琴岛影视产业园, 《第十个撤离地》剧组拍摄片场。
灾难电影一般分为三大类型:
第一种是自然灾难,如地震、陨石撞击。
第二种是人为灾难,如病毒、丧尸。
最后一种是外来物种的入侵,如外星人。
《第十个撤离地》属于第一种, 自然灾难中的陨石撞击。主要讲述的是两年前, 各国首脑就知道有一颗小彗星会从地球旁边擦过, 华国提出离地球太近了,为安全起见, 提议想办法飞往太空炸毁这颗彗星,遭到了各国反对,担心炸毁后的碎片会影响到地球, 只是经过,对地球不会遭成任何伤害,为什么要故意惹事。
结果两年后,小彗星偏离了方向, 往太平洋撞击而来,大爆炸引发的沙尘遮住了大气层,整个地球三年内都将陷入黑暗。
更严重的是彗星撞击地球引发了地面的下沉, 世界各地发生了大海啸、休眠的大火山爆发、地震等各种毁灭性的灾难,无数的人类在灾难中失去了生命, 地球变成了人间地狱,不再适宜生存......
华国早在两年前提议被否时,就为有可能发生的灾难作了准备, 偷偷修建了地下庇护所,紧急组织人们撤离到地下庇护所。
但容纳的人类数量有限, 能够进入地下庇护所的只有区区90万人,30万个名额留给科学家、工程师、医学家、军人等, 对国家、对未来的家园建设能够有贡献作用的人才,其余60万人谁先赶到地下庇护所,谁就能优先进入。
不过,还有一项硬性条件:年龄不能超过50岁。
裴杞扮演的角色“白纸”是一位退役军人,他所在的城市发生了地震,整幢楼都崩坍了,回来晚了一步,没能救下父母,救下了一个小女孩,带着小女孩开车赶往邻市虹城。
国家为要去地下庇护所的人们,划分出了十个撤离地的通道,幸存者将在军队的护送下分批次的赶往地下庇护所,其中一个撤离地就在虹城。
灾难电影有着不少的大场面,并且涉及大量的特效镜头,拍摄上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对导演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尤其是对第一次拍灾难片的导演来说。
裴杞进组拍了半个月以来,能感受到曹安和导演身上的压力很大,每天皱着眉头,人在片场几乎没有笑的时候,十分的严厉,也特别的投入。
前一周拍摄的进度虽慢,但每一场戏,每一个画面要求都很高,也看得出来曹安和导演在开拍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功课,所以开机后整个剧组的运作,很流畅,导演并没有因为好几年没有拍戏而生疏半分。
对演员的挑战也很大,拍了半个月,都是在室内的绿幕棚里拍的,每天都要往脸上化“脏脏妆”,早上一般六七点就出门了,拍到晚上七八点收工,见不到太阳。
粉丝也见不着偶像了。
以往每次裴杞拍戏都有站姐到前线蹲守,这一次也不例外,可裴杞每天开工从地下停车场直接坐车去的片场,不走酒店的正门,到了片场后工作人员打着伞挡住了视线,护着进去了拍摄的内场。到了晚上收工回来酒店,车子也是直接到的地下停车场,坐电梯上去了。
半个月以来,只有两次晚上收工回来,走的酒店正门,可裴杞戴着渔夫帽,脸上戴着口罩,穿的一身黑衣,看不见脸,身上有一种生人勿近的气场,没有回应他们的“晚安”。
特别神秘!特别冷!
二月下旬,快三月了,俗话说阳春三月。可粉丝觉得开拍新戏的裴杞,不知道是不是他们错觉,感觉裴杞进入了一个自己的世界,屏蔽了外界似的,被众人包围却有一种孤独感,背影看起来都变冷漠了。
进组拍了一个月后。
裴杞身边的团队工作人员也觉得老板变冷了,变得沉默了不少,一开始觉得是因为沈计不在,一时不习惯,后来猜想可能是他们跟裴杞的关系没有熟络到什么话题都能聊的程度,毕竟老板还是老板,大家没有什么共同话题,所以裴杞才没什么开口说话的欲望?
这段时间的相处下来,王萍跟王明的关系倒是混得很熟了,特地来问了王明,“你觉不觉得裴哥最近话变少了,笑变少了,人变冷了?”
王明点头,也有同感:“确实!我跟裴哥说话,他一般就回我一个字‘恩、哦’、或者两个字‘不用、谢谢’!”
“不过,这很正常啊!”
问王萍,“上周拍摄的那一场地震戏,你当时也在现场围观,你有没有一种好像真的要地震的感觉?”
这跟裴哥是不是变得高冷了,有什么关系吗?
不过王萍还是认真回想了一下当天的拍摄,点了点头,拍摄地震的戏有导演在把控,地面剧烈摇动的效果是由演员和摄像机、再加上道具的配合,制造出来的。
当时灯光在剧烈的晃动和闪烁,紧接着有块天花板塌了下来,报警鸣笛不断在响,现场环境到处一片狼藉,确实有令现场的人跟着陷入恐慌的情境中。
王明低声道:“咱们这部灾难片,地球到处发生各种灾难,城市都变成一片废墟了,有无数的人失去了生命,裴哥扮演的角色死了父母,连最后一面都没来得及见,多虐啊!他得一直陷在这个悲伤的情绪里,共情角色,所以现实生活中,受到点影响很正常。”
王萍恍然大悟的点头,“你的意思是说裴哥入戏太深了!可我陪着裴哥拍了两部戏了,《不可思议的爱情》和《末日游戏》,每次在片场我看裴杞演得很投入,导演一喊卡后,很快就能出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