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反派亲妈自救指南[快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99章 、十一只暴君(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林默回宫没多久便直奔书房, 默写下了安神镇静的药方。

    写完药方,她又拿起昨天留下的食谱。

    她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比起改变食谱,或许改变菜肴的制作方式会更好一些。

    她想着, 便随手写起了菜肴的制作新途径。

    等她连着写完几张, 兴冲冲的劲头儿一过, 才终于感觉有些累了。

    昨晚赵怀宁紧紧拉着她的袖子,她想让赵怀宁睡个好觉,就趴在床边陪了他一晚。

    现在看来, 这幅身子骨还是不能多折腾。

    林默回寝宫小憩了会儿,午膳之前起来, 精神已经好了许多。

    正巧殷竺茗找上门来,她呈上了自己的药方。

    “这副方子是竺茗多次试验后才成的。”

    只是殷竺茗看起来多少还是有些紧张。

    昨晚她回到太医署,跟爷爷说了这件事, 爷爷不但没有责备她, 反而陪她熬了一宿改善药方,可这却让殷竺茗更加忐忑。

    这是她第一次独立在太医署提出新方子, 还是给皇帝用的,如果成了,她以后的路会好走很多。

    可如果不成……

    所以尽管她知道这个方子经过她和爷爷的研究和百般试验,已经是能做到的最好,但她还是不放心。

    林默拿起方子,上下扫了扫,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殷竺茗不知道太后能不能看懂,只以为成与不成都要凭借她的心情, 这种不确定性让人更加紧张不安。

    林默很快放下方子, 在殷竺茗以为她要宣布结果时, 林默又提起了笔,在方子上勾了几处。

    殷竺茗的心再一次被提了起来。

    林默再次拿起方子,对着窗子,待上面的墨迹风干后,递向书桌对面的殷竺茗。

    “还不错,是个很好的方子,不过哀家勾起的几处,要换成药性温和的。”

    殷竺茗不知道太后娘娘居然真的懂这些,连忙接过方子,看了看上面被勾起的几处,顿了顿。

    她微微蹙眉:“可是……太后娘娘,虽然这几味药性稍稍烈了些,但这个药方里有与这几味药性相抵的,并不会损伤龙体。”

    林默摇头,又将自己的安神方地给她。

    殷竺茗再次接过林默手中的纸张。

    林默说道:“这是给皇帝安神的方子,要长期服用,如果跟你那方子中的几味药材一同用,怕是要相冲。”

    殷竺茗震惊于林默写出的安神方,一些药材配伍禁忌是她完全没有想过的。

    林默又说:“有一些比较难找又很少用,怕是宫里也不曾有,你命人去民间高价收集一些,会有的。”

    殷竺茗连忙应声。

    她攥着方子,迫不及待地告退,想要回去好好研究一下药方。

    林默也没多留她,自己还要准备午膳呢。

    等林默忙活完午膳,赵怀宁如期而至。

    睡了一上午的赵怀宁感觉自己的精力前所未有的充沛,一醒来就匆匆地赶来慈宁宫,生怕错过什么一样。

    迎接他的是一桌子佳肴。

    赵怀宁满足地用完了午膳,林默没有让他吃太多,但每一样都让他吃到了,确保了营养均衡,也不会给他的胃造成太大负担。

    林默嘱咐他身边的顺喜:“下午备些小点,但是也不能备太多,让皇帝吃个三分饱就好。”

    顺喜笑着应道:“奴才记下了。”

    自从昨晚林默三两下就让陛下乖乖安静下来后,顺喜对太后佩服得五体投地。

    即使之前对太后看不顺眼,但现在只要太后有想对陛下好的做法,顺喜都双手赞成。

    赵怀宁用过午膳,林默又拉着他去御花园散步消食。

    从登基以来,需要他做的事情太多了,赵怀宁没有闲心也没有时间逛御花园。

    夏日百花争艳,芬芳满园,今日气温宜人,晴空万里,微风正好。

    赵怀宁突然觉得自己偶尔地“附庸风雅”一次也不是什么坏事。

    不过这样的美景是不足以让他忘记目前困扰他至极的事情。

    他提起今早母后说过的话。

    “儿臣想听听母后的想法。”

    赵怀宁在一丛牡丹前停下脚步,盛放的牡丹在百花之中艳压群芳,任谁来了都挪不开眼。

    林默也随着停下。

    “母后没什么想法,只觉得,你该听从自己心里的声音。”

    即使现在没有赵怀逸在场,林默听不到赵怀宁的心声,但她很确定赵怀宁想做什么。

    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会希望自己受制于人。

    赵怀宁自然也不例外。

    赵怀宁望向林默。

    林默弯下身子,捧起最大的一朵牡丹花,笑了下,用指甲将它的茎掐断,递给身后的嬷嬷:“拿回宫里赏玩。”

    她抬眼对上赵怀宁的视线,浅浅一笑:“子忍知道母后为什么会挑中它吗?”

    赵怀宁不言语,等着林默的解释。

    “因为它本就处于御花园中最夺目的一丛,而在这一丛中,它又是绝对拔尖的一朵。”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林默淡声道,“谁让它一定要这么突出呢?”

    同样的道理,于朝堂又何尝不是。

    户部侍郎本就是朝臣之中主张跟皇帝对着干的一批,而在其中,他又是格外显眼的一个。

    连他的小儿子都去做了赵怀逸身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