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反派亲妈自救指南[快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95章 、七只暴君(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六十二次, 要比犯胃病的次数还要多得多。

    林默复又问道:“惊悸?何解?”

    殷竺茗说道:“据殷太医说,圣上常夜半惊醒,醒来后常常分不清自己是否还在梦中,尝尝又惧又怒, 难再入眠。”

    “这种症状, 在圣上幼时便常有, 随着年龄增长,次数倒是少了些。”

    林默微微蹙眉。

    次数少了,两年还六十二次, 若在从前,岂不是病发得更频繁?

    且听起来不是什么好解决的问题。

    这不由得让她想起来了赵怀宁十分凄惨的童年, 赵怀宁很要强,这辈子没什么怕的。似乎除了童年,没有什么给他的阴影如此之大之深。

    林默:“殷太医可有诊疗结果?”

    殷竺茗垂首答道:“……只得出了一个思虑过重的结果。”

    殷竺茗低头, 是因为整个太医署都没能拿出一个好的理疗方法。

    小家伙已经学会跟太医署荣辱与共了。

    林默笑道:“无碍, 你们已经尽力了。”

    “我这儿倒是寻来了几个安神的方子,你明日来时, 顺便一同拿了去。”

    “是。”

    然而林默也不是很放心。虽然她背了不少方子,可对症下药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林默不自觉地想到了一个人。

    凌白。

    她才是真正的医修,从入修仙道以来,几百年都扑在了悬壶济世的工作上,要是她来,绝对万全。

    但是林默并不确定凌白什么时候能出现。

    在上个世界中,凌白在关键时刻突然出现,原来凌白也绑定了系统。

    但是凌白的任务是“帮助林默完成任务”。

    没有明确的任务指标, 十分轻松。

    在告别时, 林默同凌白约定, 下一个世界相见的暗号是“莉拉”。

    不过按照林默的经验来看,凌白应该不会这么快出现。

    所以林默只能暂时用自己的方子先试试了。

    林默望着面前的殷竺茗,凌白最喜欢这种有慧根的孩子了,要是凌白来了,一定很喜欢殷竺茗。

    殷竺茗感受到名为“慈爱”的视线,忍不住想到刚才太后娘娘说过的那位“表妹”。

    “对了,竺茗。”

    殷竺茗连忙应声。

    “倘若皇帝日后再出现惊悸症状,你便来慈宁宫知会一声。”

    殷竺茗犹豫:“圣上此症常出现在午时,恐怕更深露重,娘娘往来劳顿。”

    林默:“不碍事。”

    “哀家从前没怎么关心过皇帝,竟然连这种事情都不知晓。如今既已知道,怎么能做到梦中酣睡、无动于衷呢?”

    殷竺茗从小没有父母,听到林默关切皇帝的话,很是羡慕,并自动忽略了上半句。

    “太后慈爱,若再有圣上传唤,竺茗一定记得来慈宁宫。”

    林默笑着点点头,让嬷嬷给了殷竺茗一把金瓜子,送她离开了。

    林默本打算第二天去瞧瞧赵怀宁,听一听他对密函的打算,没想到当晚夜里就被叫醒了。

    嬷嬷说,是殷竺茗来过了。

    林默立刻想到今天傍晚时自己嘱咐殷竺茗的话,她让对方在皇帝发病的时候来告诉她。

    只是林默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她没有耽搁太久,很快穿好了衣服,朝干清宫匆匆赶去。

    夜黑风高,乌云蔽日,若没有十名打着灯笼的宫人在前探路,在这夜里怕是寸步难行。

    林默一路来到干清宫,踏过了宫门,只见殿门紧闭,皇帝身边的大太监在殿门口焦急地来回踱步,等待殷太医到来。

    殷太医在煎药,需得至少一刻钟才能到来。

    每每此刻,大太监总要心急如焚地听着里面打砸的声音不绝于耳,却束手无策。

    或许感知到了门口的亮光,大太监抬头望过来,见是林默,不由一愣。

    “给太后娘娘请安。”大太监压下心里的疑惑,恭恭敬敬请安道。

    林默抬手:“起来吧……”

    话音未落,只听门内瓷器很狠狠掼在地上,清脆地碎成几瓣的声音。

    大太监连忙打圆场:“太后娘娘,陛下不是冲您发火。”

    “陛下应当没有听见娘娘您的声音,不瞒太后娘娘,陛下现在谁说话都听不进去,就算殷太医来了,也得挨砸几下才能近身。”

    刚开始给皇帝送药的时候,殷太医是送一碗被砸一碗。

    后来殷太医学聪明了,一口气熬出五碗的量,随便他砸。

    林默:“皇帝一发病便是如此这般?”

    大太监点头答是。

    林默又问:“你……可知道皇帝为何会时常惊悸?”

    大太监忍不住抬头:“娘娘想知道?”

    “哀家自然想知道,你尽管说。”

    大太监没有理由拒绝,他就算在皇帝身边再怎么得宠,也是个奴才,更何况他在皇帝身边伺候了多年,纵然旁人以为母子关系十分差,他却看得清清楚楚。

    陛下对太后娘娘的孝顺,从不因为太后娘娘的偏心有半点削减。

    只是太后娘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陛下小时候不曾好好待他。

    如今陛下登基,太后娘娘难免心虚不安,总觉得着太后之位坐得不踏实。

    大太监他从来只是旁观,一边暗暗叫好太后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