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母后做出来的这份糕点很松软,萧兰宛手上又用了些力气,才夹起糕点,连忙送入口中。
刚一入口,萧兰宛本想草草嚼几下便咽下去,再配合地夸几句。
“……”
印象中的甜腻没有如期而至。
清甜自然的桂花香和薄荷叶的清凉相互碰撞,这不像是醇厚的糕点,更像是夏日吃的冰点——只是她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吃过了。
从十二岁双腿瘫痪后,她一碰凉的东西就痛不欲生。
但这不是她最担心的。
疼一点没关系,她更担心这份疼导致她的腿进一步恶化,这才是她最害怕的事。
所以六年来,哪怕是最炎热的酷暑,所有餐食也都是热菜,萧兰宛还要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用冰量少之又少。
这种冰凉的口感,萧兰宛已经很久没有体验过了。
萧兰宛拿着筷子的手顿了顿,很快夹起第二块。
林默松了口气,看着她细细品味的模样,弯着眼笑道:“喜欢?”
萧兰宛毫不掩饰地点点头:“很喜欢。”
林默:“往后想吃了就差人告诉我……罢了,我把做法写下来交给小厨房,你让小厨房照着做就好。”
林默虽然有一己私欲想让萧兰宛多与自己联络,但对阿宛的疼惜还是战胜了这份心理。
谁做都一样,只要阿宛能吃到就好。
萧兰宛轻抿着唇,点点头:“好。”
林默将她推回殿内,和她聊了几句,不久便离开了。
萧兰宛目送着林默消失在门口,视线又落到空盘子上。
秋黛注意到萧兰宛的目光,端起了盘子:“公主还想再用些吗?奴婢去吩咐小厨房一声。”
萧兰宛却摇了摇头,又看了看一旁桌子上对着的木盒,大大小小,哪一件放在宫外都能换普通人家一辈子的开销。
“本宫只是在想,母后给了本宫很多,但本宫似乎什么都没有给过她。”
秋黛温声道:“您觉得皇后娘娘缺什么呢?”
“……缺什么?”
“是啊公主,皇后娘娘给您首饰、衣物是因为您平日里不出门,衣物首饰都太少了。娘娘又给您做糕点,因为您从没尝过这种冰凉可口的点心。”
“这些都是我缺少的。”萧兰宛喃喃道。
所以她才会觉得高兴。
那……母后缺什么呢?
萧兰宛想不通,只好转移注意力看向秋黛:“明日可是去尚书房的日子?”
秋黛低头:“是,皇太孙刚才差人传口信来,说是很想念公主姑姑。”
萧兰宛眼中闪过一瞬温柔。
萧瑜,她的小侄子。
她很喜欢这个孩子,萧瑜很小的时候就没了母亲,对她这个姑姑很依赖。
萧兰宛从前能走动的时候,经常去看萧瑜。
后来萧兰宛被禁足,萧瑜就缠着奶妈送自己来看她。
等到萧瑜去年进了尚书房,萧兰宛就带着他一起学习,那是萧兰宛灰暗生活中唯一值得期待的事。
但自从半年前萧兰哲找到了她,同她说了计划,萧兰宛就开始有意识地疏远萧瑜。
她担心自己真的实施计划后,萧瑜会失望、会难过。
他才五岁,但是他很聪明,和七八岁的小孩子没什么两样。
所以萧兰宛在得知外祖父会帮助自己后,萧兰宛迫不及待踏上了新的道路。
她实在不想让萧瑜难过,如果自己要做的事一定会伤害谁的利益,萧兰宛希望,起码不要是萧瑜的。
第二天,萧兰宛收拾好东西,准备去尚书房。
离开千光宫前,坤宁宫差人送来了一包糕点,还带来了皇后的话。
“让瑜儿也尝尝。”
萧兰宛:“母后细心,替我谢过母后。”
她带上糕点,到达了尚书房。
尚书房是类似于书院的地方,分有三间学堂,分别称作“天、德、仁堂”,是按照学习程度划分的。
每一间学堂萧兰宛都待了好几年。
萧瑜就在最初始的天学堂。
萧兰宛一进学堂,只见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孩子从房里窜了出来,短小的腿飞快倒腾着,张开双臂,像一只肥嘟嘟的小麻雀一般扑进萧兰宛的怀里。
“姑姑!——”
此时的萧瑜还是一个奶娃子,完全看不出日后雷厉风行的帝王风范。
萧瑜环住萧兰宛的肩膀,在一旁侍从的连声提醒下,萧瑜恋恋不舍地松开了手。
“瑜儿在屋里就听到姑姑的声音了!”
“姑姑,瑜儿好想你!”
萧瑜圆溜溜的眼睛闪烁泪光,说着说着嘴巴就不自觉地撅起来了,很是委屈:“瑜儿都快半年没见到姑姑了,姑姑为什么不见我!”
萧兰宛又心疼又好笑。
都说小孩子忘得快,可萧瑜牢牢记着萧兰宛曾经用不同的理由拒绝过两次萧瑜的求见。
萧兰宛笑着捏了捏萧瑜的脸蛋:“姑姑这不是来找你了吗?”
“太子妃对你怎么样?”
萧瑜亲生母亲去世的第二个月太子就重新娶了一位太子妃,但这位太子妃没有容人之量,一心想生下自己的孩子,对这个继子并不好。
直到萧瑜四岁了,太子妃努力了四年都没有结果,再环顾东宫十几名侍妾,一个有动静也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