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病美人穿成作精贵妃后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80章 姝姝求生第八十天(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司祁脑子里嗡得一声响:“贵妃她人呢?”

    由于太后经常去禧平寺, 不可能每次出行都清路,便专门寻了一条从宫门到寺院的小路。

    倒不是新凿的道,而是几条巷子连在一起, 巷内人家大多都在街上有买卖,白日家里没人,巷子里也罕有车马, 多两排护卫, 多绕两条街,却免了兴师动众。

    这条小路已经走了无数次, 护卫们也有了经验, 什么地方有死角,什么地方要多加注意, 他们都知道。

    走了这么多趟, 更是一次事故也没出过。

    直到这回——

    贵妃和太后一起外出,护卫的人多了一倍, 巷子里的小孩也早早打发了。

    路程过半, 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有人就产生了两分懈怠,而就这片刻的分神,偏出了意外。

    一个小孩从巷口闯进来, 一边笑着一边往后面看,也就没注意迎面而来的车马。

    眼看最前面的马车和小孩只剩不到两丈的距离, 车夫只能紧急拉紧缰绳, 驱赶着马匹往侧面躲去。

    却不想,孩子避开了, 马车里的人却因为事出突然, 没有提前做好防护, 林姝姝一脑袋撞到车窗上,好巧不巧的,一枚铁钉露出边角。

    林姝姝吃痛,下意识地往旁边躲,又是重重撞在窗框上。

    等马车里传出尖叫声,护卫才冲去查看。

    却见贵妃娘娘满脸的血,捂着脑袋睁不开眼睛,尚未说两句话,就歪头昏过去了。

    马车已经行了大半的路程,从这里赶回皇宫,至少需要一个半时辰,要是继续去禧平寺,则只需要半个时辰。

    太后在后面听见动静,片刻就拿定了主意:“继续走,去禧平寺。”

    “赶紧派人回去告诉皇上,再叫太医快来寺中。”古燃方丈精通医术,每年春节都会在山脚下义诊半月。

    与其多浪费时间回宫,或者找些不知水平的郎中,倒不如尽快赶去禧平寺,请方丈给林姝姝看伤。

    如此,有人快马回宫中传信,太后等人的车架也加快速度,才到寺庙门口,就碰上早早迎在外面古燃方丈。

    更让人意外的是,方丈是带着药箱等的,等马车一停,就拎着药箱上了林姝姝所在的车厢。

    等太后从后面过来,古燃方丈已经开始给林姝姝撞破的额头清理血污了。

    古燃默念一声佛号,温声说道:“老衲暂帮贵妃娘娘将伤口包扎,后院寮房已提前备下,待伤口包扎完毕,还请太后寻人送贵妃娘娘进去。”

    说着,他又宽慰道:“贵妃娘娘伤口略深,但只额头有伤,又未触及要害,想来应无大碍。”

    太后确是担心,这一路皆是心有惶惶,不时叫护卫去看去探,就怕贵妃跟她出一趟门,反酿成什么难以挽回的大祸。

    终于听见古燃方丈的定论,她这提了一路的心可算放下来。

    “好好好,哀家这就去安排。”

    她也不多余留在这儿了,叫人把车帘掀开,防止车内光线不好,影响大师处理伤口,然后又叫了几个护卫,到寺里搬两床被褥下来,等着一会抬贵妃上去。

    正如古燃所说,林姝姝头上的伤口不算严重,止住血,上好药,再包扎后,就只剩下静养了。

    林姝姝被抬到后院的寮房里,房间里的被褥都是新晒过的,透着一股太阳的味道,柔柔暖暖的,房间亦是明亮。

    除了落梅留在屋里伺候,其余人都去外面了。

    太后也受了惊,此时精神有些不济,但她还是强撑着,请古燃方丈帮忙点两盏长明灯,一盏是给林澜的,另一盏则是给贵妃的。

    太后念着:“贵妃这身子啊,宫里多少好药养着,可一点风吹草动,就是前功尽弃,哀家也没办法了,只求佛祖保佑,让贵妃早早康复。”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古燃并未多言,应了太后的请求,只在临走前回头看了一眼,看着贵妃住的屋子,半晌垂眸一笑。

    古燃方丈走了,太后也要去歇一歇,她交待了人守在贵妃屋外,又让人等皇上或者太医来了,差人去告诉她一声。

    喧闹了半天的小院安静下来,透过窗子,还能看见屋里人走动的身影,那是落梅在准备温水帕子,要给娘娘擦擦脸。

    在就落梅换帕子的时候,却见林姝姝的指尖一颤,等落梅重新看过来时,又恢复了之前的平静。

    林姝姝意识昏沉飘荡,耳边隐约传来经文的念诵声。

    她的魂体悠悠摇晃着,不受控制地四处漂浮,一阵微风袭来,她的意识也被吹向远方,拉开一段无人知晓的帷幕。

    林姝姝好像做了一个梦——

    她看过一人一生,从呱呱坠地,到身死名毁。

    看过一家一代,从声名赫起,到墙倒众人推。

    那人也叫林姝姝,一年多前,正是为众人所厌恶的贵妃,其家族自然就是林氏。

    林姝姝仿佛附身到了原本的贵妃身上,随她快速经历了短暂却又深刻的一生,明明她的灵魂与躯体是相匹配的,但一举一动,又不在她的控制中。

    恍若看客,只能观赏,不能参与。

    幼儿时的生活不过尔尔,随着母亲四处赴宴,或者在家中读书习字,寻常女儿家都会涉猎的绣工在林家却是少见,问就是小女儿不喜欢,那就不学了。

    后来先帝驾崩,新皇登基,林家家主一跃成为辅政大臣,连带着林家上下一齐水涨船高,小女儿被养的骄纵,尤其到了家人瞧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