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之土著不好惹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1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嬷嬷, 你说,荣妃娘娘是不是不喜欢我啊。”

    宁安一屁股坐在床上,嘟嘟囔囔就开始问奶嬷嬷。

    张嬷嬷是从小照顾宁安长大的, 她十几年前因为年纪正合适, 刚好生下一个儿子后宁安就出生了, 就这样进府做了董鄂家嫡女的奶嬷嬷。

    她长久不在家里,她家的那口子在庄子上又养了一个女人, 拿着她的银子去养别的女人,就连儿子也被养的只跟奶奶亲。

    明知道花的是他的银子也不愿意跟她亲近,只拿她当钱袋子看, 就此她就死了心。

    宁安自小是喝她的奶长大的, 看着护着长到如今这样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又走了大运被指婚给三阿哥做嫡福晋。

    反正她在外面也没什么牵挂了,干脆就跟着姑娘进宫,她拿宁安当亲闺女看,自然是格外心疼她。

    但是张嬷嬷也明白, 从来没有儿媳妇挑剔婆婆的道理。

    知道宁安自小娇生惯养,性子单纯,恐怕想不明白, 张嬷嬷脚步一顿,从桌上捧了碗甜汤过来。

    “福晋趁热喝的, 这酒糟丸子趁热才好喝,若是凉了糯米丸子就不软了。”

    宁安接过碗,舀了一颗糯米丸子放进嘴里, 粘着牙齿又有嚼劲, 眯起眼睛专心吃甜汤。

    张嬷嬷寻摸了一个绣凳, 坐在一侧, 笑眯眯看着自己奶大大小主子吃东西。

    将前因后果掰开了揉碎了告诉她。

    “福晋,你也知道,咱们家老爷之前犯了错,都关进了刑部大牢,这还是因为您和三爷大婚才出来了,荣妃娘娘略有不满也是应该的。”

    宁安有些不明白,“怎么就应该的了,我们俩是皇上赐婚,阿玛出事也不是我想的,也没有影响三爷什么啊。”

    张嬷嬷叹了口气,“福晋,您想想要是有一天你买了一套头面,各色宝石镶嵌好看级了,但是偏偏卖头面的金银铺子的老板犯了事情。

    但是您实在需要这头面,为了带着它出席宴会不被嘲笑,只要叫人放过了那老板,但是仍然有其他家的格格因此嘲笑您,您想想,您会高兴吗?”

    宁安神色一黯,明白了,“所以我就是那个头面,叫荣妃娘娘丢了脸的那个头面。”

    宁安在回到阿哥所的时候就把事情告诉了张嬷嬷,张嬷嬷年纪大,后宅里的事情自然比宁安清楚许多。

    荣妃虽然没有恶意,但是显而易见的对宁安也不是那么喜欢。

    就算是再担心自己儿子,也没有再大婚之后的第一天请安就如此叮嘱的道理,怎么也要夸赞一下儿媳妇,说些贴心话,站规矩那都是以后的事情。

    可是荣妃第一天就如此仔细的叮嘱,倒不像是真心担心三阿哥,更像是害怕宁安闹出什么错事。

    进宫之前,张嬷嬷就被家里面的福晋和老爷托付过,董鄂家如今需要低调些避过这一阵风头,所以宁安最好也要在宫里默默无闻,没人注意最好,千万不能有什么事端。

    不仅是对董鄂家不好,对荣妃娘娘更不好,宫里总会有那么几个讨厌鬼去荣妃面前说风凉话。

    宁安听了之后,怏怏不乐的趴在床上,连吃饭的胃口都没有,实在是心里不痛快。

    难道这就是跨越阶级的婚姻吗,怎么感觉那里都很难。

    可是没有时间给她伤春悲秋,底下奴才很快来问,晚间的宴会怎么布置。

    她虽然不是那种爽利的历害人,但是管家理事是没有问题的,在身边嬷嬷和三阿哥身边太监的帮助下,很快就上手了。

    荣妃在钟粹宫听着阿哥所那边三福晋管的还不错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勉强放心一点。

    “老三家还算是个听话的,不然本宫恐怕也要早早给胤祉选个侧福晋了。”

    大宫女凑上来笑着道:“三福晋是咱们三阿哥自己个看中的,皇上和皇后娘娘都同意了的,娘娘您以后就等着抱孙子享福吧。”

    荣妃松了嘴角,笑的婉约,也是想着以后含饴弄孙的好日子。

    但是啊,这人和人相处也是需要缘分的,也许是宁安和荣妃缘分不够。

    即使她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但是荣妃也是对冷淡许多,远没有惠妃和大福晋之间关系好。

    要知道惠妃可是因为大福晋连生四女,对她态度微妙的很。

    可是荣妃这样作态就叫人难以理解了,荣妃也自有自己的原因。

    实在憋不住,在某次坤宁宫请安之后,便留下了。

    荣妃说起来那些事情就觉得胸口憋闷的很,额头青筋直跳。

    “老三家的,亏我以前还觉得她是个乖巧的,谁成想竟是这样一个性子,好妒又跋扈,不过是派过去照顾胤祉的宫女,她竟然叫人家做粗使宫女。”

    荣妃也是气的很了,那个皇子没几个妾啊,偏就她三附福晋特殊?

    荣妃跟玉瑶之间没什么冲突,利益上也没有什么需要争夺的,朝堂那些也不是荣妃能管的,因此多年下来,荣妃跟玉瑶之间也算是有几分情谊。

    她们这些早就看淡了的后宫老人,只要是曾经没跟皇后有过恩怨的,如今也没有什么好胜心的,跟皇后关系都不错。

    隔三岔五还能凑一起摸一摸叶子牌,京城里新流行起来的麻将,她们玩的也不错。

    今个就是凑在坤宁宫这里打起来麻将。

    一桌四个人,玉瑶、安妃、荣妃还有过来凑数的荣宪。

    这一桌子那可是三福晋的嫡母婆婆,亲婆婆,庶婆婆,还有一位大姑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