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阿哥咸鱼日常(清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7章(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要说胤禛不好说话吧, 但在小安子等人眼里,他是个极好说话的,就连沉默寡言, 极其老成的张廷玉都觉得四阿哥这人不错, 哪怕一开始知晓皇上的旨意后,他内心是绝望的。

    可要说胤禛好说话吧, 乌雅瑾瑜一点都不这样觉得。

    她在家时也是娇娇宝贝,被一个小娃娃这样说,当即就红了眼眶。

    但胤禛却像是没看见似的, 只道:“该说的我都说了,姨母好自为之,额娘能够平安诞下弟弟妹妹还好,若是有半点闪失, 姨母也脱不了干系。”

    话毕, 他更是头也不回, 转身就走。

    独剩下乌雅瑾瑜眼泪簌簌落下, 当即就要冲进去与德妃告状, 身边的丫鬟是拦都拦不住。

    正拉扯的时候,章佳常在正从一旁路过, 只问怎么一回事。

    宫里头的妃嫔, 便是再不得宠,那也是个主子。

    乌雅瑾瑜心里虽瞧不起不得宠的章佳常在,可想着额娘的叮嘱,面子上还是恭恭敬敬的, 将方才胤禛的话一五一十说了。

    饶是章佳常在好脾气, 可听闻这话心中也带着几分火气:“……难道乌雅姑娘觉得胤禛这话有什么不对吗?德妃娘娘这一胎如今才稳固了些, 若是真有个什么三长两短, 谁都担待不起!”

    说完这话,她也是头也不回就走了:“还望乌雅姑娘想想清楚,可别因为这点小事儿闹到德妃娘娘跟前去了,您虽是德妃娘娘的妹妹,却也是好些年没见过面的,胤禛却是德妃娘娘的儿子,孰亲孰远,想必乌雅姑娘心里也是有数的。”

    这下,乌雅瑾瑜的眼泪是掉的愈发厉害了。

    但她得章佳常在这番话,却是回过神来——是啊,德妃又凭什么站在她这边?

    故而接下来的几日时间里,她是乖觉极了。

    并不是她认命了,而是她在等一个机会,一个皇上瞧中她的机会。

    胤禛这几日依旧是忙着去上书房念书,不忘叮嘱小安子与小全子盯着乌雅瑾瑜与东偏殿那边,但凡有个什么风吹草动都要与他说一声。

    好在这几日这两人都乖觉得很。

    不过胤禛却又有了烦心事儿。

    前几日刚进上书房的时候,天气还好,不算太冷,但这几日不知是倒春寒还是什么,大雪不断,书房内像冰窖似的。

    他这才知道皇子们读书冬日不得点碳,夏日不得放冰,就怕皇子们养成骄奢淫逸的习惯。

    但如今坐在书房内,胤禛身后只传来络绎不绝吸鼻涕的声音,觉得想哭又想笑。

    他自己手脚已经冷的没了知觉,翻动书页都费劲儿,更别说提笔写字了。

    眼瞅着前头的太子每写几个字都将笔放下来,哈几口气再继续下笔,胤禛只觉得大家都是可怜人啊。

    这般冷的天儿,哪怕不能坐在烧着地笼的屋子里舒舒服服吃锅子,哪怕躺在床上裹着被子也是舒服的啊!

    但是上首的师傅们却是半点都没有放松,依旧严苛。

    胤禛却是半点劲儿都提不上来,只觉得寒气刺鼻,想着御书房冬暖夏凉的,很是羡慕。

    虽说他也要学习满文和蒙古文,但如今还是以汉字为主的,虽说繁体字与简体字有点差别,却是差别不大,所以很多字他是看一眼就会了,学习起来也不算吃力。

    再加上他身体里装的是大人的芯子,学习能力比小孩子强的不是一星半点,也就不需要太费心。

    那些师傅们最开始也不是没想过好好教导胤禛,毕竟这样一个顽劣不上道的皇子若在他们手上“改邪归正”,岂不是大功一件?

    可后来他们发现好像四阿哥当真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可他每日也是早早过来,也不迟到早退,也就师傅们授课时喜欢神游太虚,练字时那字儿写的像鸡爪子挠似的,背书时虽不溜顺,却也能磕磕巴巴背下来……

    怎么说了,就徘徊在罚不罚哈哈珠子的边缘蹦跶,若罚吧,说不过去,不罚吧,他这边又差点东西。

    皇上近日不甚繁忙,对皇子们的学业是愈发上心,每日都要问张英一番。

    旁的师傅们是左顾言他,含含糊糊的,却唯有张英实话实说。

    说什么了?

    无非说胤禛好像对读书不大上心,说白了,就差直说胤禛不是读书这块料。

    皇上一点不意外,只要张英与师傅们潜心授课,对太子等人严加管教,到了胤禛这儿,他顿了一顿,只道——至于胤禛,这孩子在念书上面没什么天赋,你们平日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罢了,朕不求他成材,只求他知书达理,成人知事。

    皇上话都说这份上来了,张英等人就算是棒槌也该明白其中的意思。

    胤禛却一点都不觉得自己这日子好过。

    更叫他难受的是前几日太皇太后带着皇太后与纯禧公主等人去了五台山,不光纯禧公主不在了,就连五阿哥都一并带走了。

    虽说五阿哥舍不得胤禛,但显然大清的大好河山对他的吸引力更大,临走之前还不忘高高兴兴与胤禛道——四哥哥,等我回来了给你带好吃的。

    胤禛还能怎么样?只能噙着眼泪说谢谢五阿哥啊!

    他也很想出去走走瞧瞧的!

    五台山,可在山西啊!

    从前他都没去过了!

    再加上繁重的学业,日日早起晚睡,让年仅四岁的胤禛面上笑容是越来越少。

    就连德妃瞧见儿子都觉得十分心疼,这日见儿子刚下学回来,就忙道:“……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