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嫁帝王家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7章 、还治其身(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氤氲的水汽里, 臧宓的额发尽湿了,眼眸微阖,眼神迷离而潋滟, 红唇微启着,显出几分待人采撷的意味。

    她肤色洁白如新剥的荔枝,峰壑起伏之间,令人旖旎沉醉。一把纤腰如美人觚,线条袅娜, 刘镇尤爱掌下弱柳不胜, 楚宫腰瘦的宛转姿。

    因凑在她耳边,声音暗哑, 与她调笑道:“阿宓亦如皎皎上弦月,只是这般美景, 一月只得瞧见一两回。”

    臧宓于此事总是羞涩的多,若是夜里,并不许他点灯。见刘镇调侃于此,臧宓羞红了耳根,只抬手捂住他眼睛, 凑上前噙住他的唇。

    呼吸交错间,刘镇伸手掐住她腰身, 将头埋进她锁骨间。

    夜半里窗外忽有雷鸣,不多时狂风大作, 骤雨降临。室内, 臧宓亦咬住刘镇的肩头,一只线条精致流畅的脚搭在桶沿上, 趾头紧紧蜷成了一团。

    等云散雨歇, 刘镇也并不急着走, 果真留宿于此。只道自从数月之前往军中赴任,便再无机会与她这般厮守在一处。

    外头虽下过雨,但室内仍有些闷热。刘镇每每精力旺盛,身体也如一只小火炉一般。臧宓冬日里喜欢紧挨在他怀里,夏日里却有些嫌弃。因此另为他备了一床薄衾,隔着他一尺远,想与他保持些距离。

    只是睡不多久,却觉刘镇靠了过来,紧贴着她的背,将她揽进自己怀里,脸颊轻蹭着她后颈侧,十分依恋她的模样。

    他这般粘人,臧宓亦不忍再将他推远些。想着等成婚之后,屋里总要置上冰盆,不然谁能消受得住他这般“热”情。

    ==

    臧宓与刘镇的亲事定在六月十二,本也没几天就到了。可就在臧宓大婚之前,李沅娘与徐闻的婚期却往前挪了挪。日子恰定在臧宓婚期的头一天。

    原本那两人定的是八月底的婚礼,却因着一桩变故,迫不得已需得提前办。

    李沅娘的姨娘缠绵病榻大半年,前几日愈发不大好,好容易请了郎中进府,那郎中只道薛姨娘的脉相如鸡啄,瞧着十分凶险,应没多少日子可活。左右不出十天的光景就需得治丧,让家中应有所准备。

    母丧需守孝三年。旁人家中因怕耽误了儿女婚事,或许还会允许趁着热孝赶紧发嫁,可李承勉的夫人心头最憎底下一帮庶出的东西,哪里能指望她发这个善心呢?到时才有借口冠冕堂皇地再磋磨李沅娘三年,将来这婚事会不会再生变故,那就玄而又玄了。

    这十日之内,吉日就那么三五天,太近的,只怕徐闻赶不回;太远的,只怕她姨娘熬不到那时去,又不好与臧宓的婚期选在同一天,不然旁人还以为旧时光整理,欢迎加入我们,历史小说上万部免费看。她要与刘镇打擂台。因此择定了六月十一。

    只是这因由自然不能拿到外头讲,只说请了高僧来看过,说原定的婚期对女方有些妨害,所以当初才一定婚,就出了些灾子,需得改期,方才能逢凶化吉。

    她家的婚期这一提前,徐氏就有些忧心。两家是亲戚,徐家李家总比臧家刘家根基深厚,婚期这样近,亲朋之间难免会比较议论。哪家的嫁妆聘礼多,哪家的宾客更有头脸,哪家的酒席更像样些。

    而臧宓原先本是下定给了徐闻,婚事上又难免被拿来与他家的相提并论。若到时处处被压过一头,心头难免添堵,往后在亲戚间也有些抬不起头来。

    只是徐氏这般要强,顾惜脸面,臧宓却是浑不在乎的。大婚虽重要,却也只是个稍有些不同寻常的寻常日,人生又不是只过这一天日子,何必处处与人攀比,自找不痛快呢?

    且她与李沅娘本有龃龉,又理应与徐闻避嫌,因此徐家的婚事,她当日并未前去,甚至连礼也未备一份。

    徐氏心里虽有些芥蒂,但她自幼教养在老夫人名下,与兄长侄儿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亲,面上的人情却仍是要做的,这日还是备下了厚礼,亲自上门去恭贺。

    如今臧钧的事情爆出来,衙门里的差事自然丢了,因为是人赃并获,人也在牢中羁押着,等待候审。旁人见了她,面上虽不说,但背地里哪个不议论纷纷?

    明眼人一瞧,便猜测这桩事情背后或是郡守李承勉为报复刘镇先前抓捕李沅娘所致。虽只是捕风捉影,并无实据,却也讶异于今日徐氏仍会登门来。

    这当中纠葛甚深,臧宓先前被李郡守强行发嫁,而后刘镇抓捕李沅娘,近日李郡守又报复回去。如今李家嫁女,徐氏登门,倒不像来贺喜,怎么瞧都别有意味。

    尤其婚礼上竟出了一桩闹剧,徐氏的居心叵测又更被坐实了几分。

    原来徐闻如今仍在虞县为令,这婚期突然提前,本应紧赶慢赶地赶回来。可谁知不巧,县中前两天突降暴雨,冲垮了不少民居,淹没良田无数。

    出了这般大的事故,徐闻自然不敢怠慢,舍下县中亟待解决的庶务,赶回宜城结婚。且两人婚期原就定在八月底,这般突然改婚期,又勒令他务必放下手中庶务,数日内赶回城,无异于折腾人。

    前去催婚的下人来了两三拨,徐闻也起了气性,不论是李家的下人还是徐家的下人,一概轰走,统统未再见。自己每日里倒是披蓑衣戴斗笠,与衙中一群仆吏撑着船,亲自往险情起处赈灾。

    虞县水灾情势严重,到第三日,连县中几百年的拱桥亦被冲垮。几个下人原本留在此处,原待还要再劝说徐闻,这时倒被困在县城里,无法及时回返报信。

    李沅娘原本赌徐闻看重这桩婚事,必然不敢违逆自己。徐家眼见婚期将至,而徐闻仍未回还,家中派出的下人又杳无音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