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后宅不宁的御史(十)(第1/2页)
投鼠忌器的感觉不太美妙。
一想到那不知名的对手挟持着二十多个人质,万一惊动他们还会生出更大的事端,蔺洵就气的恨不得穿越回一天之前,禁止三个孩子出门!
地面上草茎折断痕迹越来越多,还带着马蹄印,他甚至还在草丛里寻找一个荷包,一看就是之前镇上买的。
“停!”蔺洵招招手让其他人站住,“前面的芦苇荡很可疑。”
“那就赶紧去找人呐!”管家急道。
“我们还没靠近,对方先发觉了!”这芦苇荡附近连个躲藏的地方都没有,人还没靠近对方先发觉。而且里面的情况没人知道,万一狗急跳墙呢?还得先进去看看。蔺洵对着管家耳语一翻,又把令牌交给他,让他即刻去找兵马司增援。
而蔺洵自己决定悄悄的潜伏进去,事不宜迟,等到天黑更难以寻人!
管家点头后一刻不敢耽误,立刻报信去,剩余人手都留在外面增援,蔺洵的身影很快悄悄的没入芦苇中。
可千万千万要顺利啊!管家临走前祈祷。
其实等别人看不见蔺洵后,他反而自在许多,从靴子里拿出匕首,还在地上捡了石块备用。他偏头听着芦苇荡里的声音,朝着没有动静的那方去了。
人多的地方,必定没有鸟叫。
他一个人小心谨慎,也没有惊动旁人,寻了大概两刻钟,很快发现前方芦苇倒了一大片,就是这里了!
人声隐隐传来,蔺洵每挪动一次脚都竟然不发出声响,也许对方觉得这里很安全,竟在商量着怎么混进京城。本身蔺家的车队加上车夫也有二十来人,全是青年男子也不会显眼,只要那几个姑娘配合不喊。
“留一个在车里装成嬷嬷,刀架在背后,敢喊吗?”有人嗤笑。
很好,我记住你长什么样子。蔺洵把出主意那人的脸记在心里。
“可咱们还有兄弟要进城呐!二十多人,不够使。”
“这不是还有那户人家吗?家丁能有四十来人,再挟持一个倒霉鬼,人就齐了。”
“要么还是挟持女眷好呢,不敢喊不敢叫,生怕玷污了她们所谓的清白,哈哈哈!”有人笑道,然后转头去问:“是不是啊小姑娘?”
蔺洵这才看到三娘缩在角落里一声不敢吭,却还努力拖着两个妹妹,章嬷嬷躺在一边生死不知。
怒火轰一下冲上天灵感,他想冲上去一人一刀结果这帮匪徒。不行,对方加起来有一百多人,他一个就算能料理了他们,也难免让三娘她们受伤,那就不太妙。
蔺洵抬头看天色,这时候管家应该已经到了兵马司吧?只要再等候一个时辰就行了。蔺洵看着贼人似乎安静下来开始啃干粮,于是缓缓倒退出去,绕到另外一头去,打算接近三娘的后背。
三娘从中午饿到现在,肚子早就咕咕叫,四娘也直咽唾沫,白面馒头看起来不好吃,可她们饿呀。
四娘看三娘盯着她,连忙摇头,示意自己不饿,就是不饿。
五娘指了指章嬷嬷,嬷嬷还没醒怎么办呐?三娘只能小幅度挪动去探探鼻息,章嬷嬷虽然晕了,但应该没事吧?
三娘挪回原位,发现背后的芦苇又密了些,刚才有这么密吗?她这么想,然后背后突然多了一只人手,三娘霍的挺直背来,僵硬地手脚不知道该怎么摆。
背后那只手继续在背上划拉着,三娘逐渐分辨出来,那个字是“爹”。
真的是吗?三娘细细感知着,闻到一股笔墨的味道,是的,爹常年跟纸墨打交道,这个味道是最明显的。三娘把四娘挪过来,让她瞧一眼后面,四娘兀得瞪大眼睛。
这么惊讶,想必是爹无疑。
背后还在继续哗啦着,已,求,援,待,三娘努力分辨着字迹,提起的心放下一半!
爹真的找来了!那一刻,三娘从来没感觉这么开心过,爹的身形也前所未有的高大,她强行忍住眼泪,神情却放松。
她们有救了!
蔺洵写完字后缓缓退出,顺着原路返回,待了一个时辰后,兵马司的人手终于赶来。
带头的是一个副指挥使,人马带了一百来号,管家在后面气喘吁吁跟着,跑的快断了气。
“你先歇着,我跟几位一起进芦苇荡指路。”
副指挥使颔首见礼,轻声问:“里头有多少人?”
“至少七八十人,大人不必忧心,我们瓮中捉鳖,只需要多带几面旗帜让对方摸不清虚实即可。”
“妙计妙计!”副指挥使连连点头,“只是大人还记得他们方位吗?”
留下就是为了指路,蔺洵记的清清楚楚,他让兵马分成四路,一点点包围进去,结果那些人愣是直到人都杀到家门口才发觉,想动脖子就架着钢刀一把,想跑就是一脚。
确定自己脱险,五娘眨了眨眼睛,这才哇一声哭出来,“爹!我好怕!”
蔺洵忙拍着,“不怕不怕,爹来晚了,受惊了。”
三娘起身,“看章嬷嬷!”章嬷嬷可躺了许久,这对她来说才是无妄之灾啊!
已经有人去看望章嬷嬷,她是砸晕的,等到好好休息醒来就没事。
三娘又指着旁边蜷缩的小孩,“他的家丁全被杀了!”小小的少年硬是没有哭闹一声,一直瞪大眼似乎要把贼人的模样记住。
蔺洵蹲下看那小孩,小孩抬手就是一拳,蔺洵握住他的手掌,“没事了,看,那是五城兵马司的人,我也不是坏人。”
小孩一言不发。
可别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