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之前,李府的一位马倌吃醉酒摔倒在马厩里,第二日一早起来便已没了气息。照理也不是什么大事,可府尹领人在尸检时却发现他身上带着许多细长的划痕,便把此事告知了这位马倌的儿子。马倌的儿子与儿媳便认定父亲是受了李府的虐待而死。
缘由是之前这位马倌曾因养死一匹李太傅心爱的马匹而被李太傅斥责了一顿。
这事被一些眼红李诚业的大臣知晓,便递了奏折状告李诚业私设刑堂,营私枉法。碍着李诚业的太傅身份,刑部不好出面,所以皇帝才让林揽熙查此案。自然,皇帝也有更深一层的安排在里头。
林揽熙经手此事不足半个月,其实已经把事情查得七七八八,只是他总觉得李诚业不是个没缝的蛋,所以才特意来李府走一趟。
一来探探虚实,二来看看还能不能有其他发现。
说实话,李府比林揽熙想得还要干净。一草一木也好,珍宝玉器也罢,那徐氏竟都能拿出账簿来一一说出来源,连府里每月赚得多少银子,有多少开销,都分文不落的记在上头。
刑部的人查了半晌也查不出究竟,林揽熙便把注意力又放到马倌这个案子上来。他先是去了一趟马厩,然后又把与马倌有来往的人都叫到正厅问话。这事本可在刑部做,但林揽熙为敲打李家,特意在李府做。
……
李清婳把上课要用的一本书落在了家里。等到回府的时候,已见所有人都站在院里,正厅门口更是站在两位身材高大手持佩刀的兵士。
她心里一惊。
徐氏瞧见她进门,赶紧上前道:“婳婳?”
“我把书忘在家里了。娘亲,这是怎么了?”李清婳指了指院内众人。
徐氏倒没有担心的意思,只是怕她害怕,特意慢下语气道:“太子领着刑部的人来查之前那位马倌的事。你不必担心,因你爹是朝廷大员才有这般大的阵势,其实咱们清者自清,由得他们查去。”
李清婳点点头,才发现那正厅的门大开着,像是里头的人并不在意外头的人是否听见。林揽熙着一件深瑰紫色素面杭绸锦衣,眉眼不怒自威,贵气天成。在他下首跪着的,则是府里的厨娘,亦是那马倌的妻子孙氏。亦是晨起杀鸡为李清婳特意做鸡丝粥的那一位。
孙氏之前已去过刑部一趟,可彼时的刑部官员却也没让她感到眼下这般紧张畏惧。她近乎是抖若筛糠地答着林揽熙的话。
偏偏林揽熙似乎觉得她并不老实,语气越发肃然。那孙氏的头紧紧贴着地面,越发不知所措了。
李清婳有些担心,反问徐氏道:“孙厨娘会是坏人吗?”
“不会。”徐氏凭着直觉道。
李清婳也觉得不会。
可林揽熙似乎并不做如此想。李清婳远远看着,但见他忽然拍案而起,眉眼浸染着刑部的人都有的一种煞气。她甚至能听清他说的话。
“你若再不老实,全家都活不得了。”
他的嗓音一如既往地低哑,只是此刻多了明晃晃的威胁在里头,与从前一道读书的少年简直是天壤之别,更与那位琴艺夫子截然不同。
李清婳从来没有想到,他会有这样的一面。那孙厨娘口口声声喊着自己说的是实话,又咣咣在地上磕着头,把额头都要磕烂了。
但林揽熙依然不肯罢休。他声音里的嘲讽更浓,对孙氏的耐心也愈发少了。
孙氏惶恐地恨不得缩成一团。
李清婳很是心疼孙氏,毕竟是在府里呆了几十年的厨娘。李清婳小时候就喜欢读书,这位厨娘每回都要给她特意去寻对眼睛好的一些食疗方子来。
“娘亲。”李清婳的眉眼显得担忧而急躁。这样下去,岂不是出人命了吗?
“太子查案,我们不可干涉。”徐氏柔声劝道。李府规矩并不小,此刻所有下人都在园子里垂手低头站着,并无人敢多看里头的动静或者听主子说话。
“可是……”李清婳看着在里头依然使劲磕着头的孙氏,心里不免愈发不舒坦。孙氏这般良善的人,太子究竟想从她口中得知什么?难道怀疑是她动手脚害死了那位马倌?
“我……”李清婳很想凑近过去安慰孙氏几句。可门口站着刑部的人,一脸铁面无私的模样,让李清婳发自内心的害怕。
偏巧这会,正厅内的两位兵士将孙氏压了出来。林揽熙抱着肩一脸慵懒地跟在后头,笑意里带着沁人骨髓的凉意。“苏大人,这位厨娘很不老实啊。”
苏大人正是与林揽熙一道来的刑部侍郎。他心里其实并不赞同林揽熙的说法。这厨娘虽是那马倌的妻子,可她并不知晓那日的事,与那日的事也没有半点干系。苏大人不明白太子爷为什么要揪着这个人不放。
不过,太子的面还是要给的。他微微一福身道:“既然如此,那就加大刑吧。”刑具他也带了一些。
林揽熙正要启唇,忽然听到院内不远处软糯柔美的一道声音。“娘亲……”
他心里一紧,抬眸向远处望去,果然见那小妖孽此刻一脸怯懦地站在徐氏跟前,湿漉漉的双眸正噙着担忧望向那位厨娘,又间或用那畏惧的眼神看自己一眼。
林揽熙暗里咬牙。坏了,这下坏了,自己的身份恐怕瞒不住了。
可案子还在眼前呢。林揽熙啪得一声拍了一下惊堂木,努力让自己回过神来。可没想到,那边的李清婳吓得浑身一抖,湿漉漉的双眼里愈发紧张。
……
林揽熙好生无奈。他想劝人把家眷都请回去,可若是请走李清婳,自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