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贫穷将军的土豪娇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六十九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就叫它圆圆吧!”

    苏茗雪这话一出, 一阵剧烈的呛咳声引得大家转过了视线。

    一直尽职尽责跟着苏茗雪的林一在后头扶着门框一阵猛咳。

    苏茗雪疑惑问道,“祁大,你没事吧?”

    林一咳顺了气, 摆了摆手, “没事没事,我就是被口水呛了一下, 圆圆……圆圆这名字挺好的!”

    苏茗雪展颜一笑, 薅了几下怀中小白狗的脑袋,“是吧!这名字很适合我们的小乖乖。”

    林一面无表情地看着苏茗雪臂弯中吐着舌头愣头愣脑的小狗崽, 心中替自家少主担忧着:

    少主,有人……不,有狗和你争宠了!

    小狗圆圆正式成为了雪玉商行的新成员。

    苏茗雪在每日的忙碌中又多了个养狗崽的任务, 用吟霜的话说,她以后绝对是个宠孩子的“慈母”。

    言下之意,“慈母多败儿”。

    苏茗雪第二十一次从吟霜的气急败坏下搂过圆圆柔软蓬松的身子, “我们圆圆还小呢, 吟霜你对它这么凶做什么?”

    吟霜一口气都快梗在了胸口,“我凶?!我教它去门口的树底下方便都教了八百次了!它还是盯着铺子里货架翘后腿,我能不急嘛!”

    吟霜是真的气极了,商行里的货架都是上好的楠木做的, 给它这几泡尿一泡, 要是泡烂了柜脚她可得心疼死。

    “姐姐, 圆圆也算是你的崽, 你倒是自己好好教教啊!”

    祁源今日踏进雪玉商行大门时, 正听到吟霜对着苏茗雪说了这么一句话。

    他心头“噔”了一下, 一时没理解什么叫“圆圆也算是你的崽”, 伸出去的一条腿就这么悬空停在了门槛上方。

    吟霜瞧见了他站在门口, 敛了怒气和他招呼,“祁镖头来啦,你也帮着说说她,棍棒底下才能出孝子,一贯宠溺是会把孩子宠坏的!”

    孝子?孩子?谁家的?

    祁源抬眼望向背对着自己的苏茗雪,脑中纷乱如麻,自己这回不过就三日不在,怎么孩子都有了……

    难道是她之前在荆都和人鬼混搞出来的?人孩子千里迢迢找妈来了?

    祁源倏地握紧了拳头,这孩子以后要叫自己什么?小爹?

    苏茗雪此时转过了身来,笑颜如花地唤他,“祁镖头,快来看看我儿子。”

    祁源脑中的思绪瞬时炸成了一团五颜六色的烟花,是个男孩,可以随自己学习带兵打仗。

    随后,他的眼睛就对上了两颗圆溜溜的黑琉璃似的眼珠子,那双眼来自于苏茗雪怀中一团雪白的小狗。

    那小狗吐着舌头圆睁着眼和祁源互瞪着,率先打破了这莫名尴尬的沉默,“汪!”

    祁源那条悬在半空的腿终于踏实了地面,他皱着眉开口道,“圆圆?”

    苏茗雪小跑到他面前,献宝似的把怀中小狗捧给他看,“我的新儿子,叫圆圆,兄长带回来给我的礼物。”

    祁源心下松了一口气,半眯着眼挑剔地打量着面前还没有自己巴掌大的小奶狗,

    微卷的蓬松毛发,吐着舌头喘着气,只有一只小指长的尾巴尖欢快地甩出了残影,又对着自己“汪”了一声。

    拿这小玩意儿当儿子……

    算了,她喜欢就好。

    只是“圆圆”这个名字,听了属实有些不太得劲。

    祁源想起今早出门时林一一脸复杂地看着自己,欲言又止,恐怕就是想和自己说这事吧。

    祁源在心底冷哼了一声,他把自己当什么人了,堂堂一届定远军少将军,还能和一只小奶狗不对付不成?

    杨之行与人签订的沙羽果酒订单定得是一个月后交货,时间很充裕,足够童娘酒坊的第一批果酒泡成。

    酒坊那头没有什么需要苏茗雪操心的,城北耕地里除了土豆以外的其他夏粮也快收获了,不能让好好的田地空闲着,苏茗雪坐在桌案边,在册子上写着夏耕的计划。

    祁源已经不知道自己这是第几次用脚轻轻推开贴着自己鞋靴直转悠的小白狗。

    圆圆似乎很是自来熟,明明是第一次见到祁源,苏茗雪一把它放下地,它就围着祁源直摇它的小尾巴。

    苏茗雪还笑着打趣他,“祁镖头,没想到啊,你还挺招圆圆喜欢的。”

    祁源板着脸立在铺子门边,努力释放着自己身周的低气压。

    这一招对人很有用,到圆圆这里却失了效,圆圆不仅没被他吓跑,反而还趴在了他的鞋面上,垂着毛茸茸的小脑袋昏昏欲睡。

    见圆圆睡着了,祁源不再用脚推开它,就这么僵着腿不再动弹。

    苏茗雪一边写着夏耕计划,一边时不时地朝门口瞟几眼,这一人一狗的互动实在有趣的很,一个拉着个俊脸一脸嫌弃地推拒,一个腆着个毛脸硬是要往上凑。

    她憋着笑,瞧见春日的暖阳从屋檐边斜斜地落下,洒在祁源和圆圆的身上,这画面竟意外的和谐。

    过了五月,天气逐渐的热了起来,周泰在老铁匠韩师傅的规划和帮助下把城北的井渠修到了城南,当然其中还少不了朱有节朱大人在井渠流经之路上家家户户地打过招呼。

    如今丹砂郡的百姓再也不用跑上老远去打水,有的甚至出了家门就能用上沁凉清澈的井水,城南耕地上的作物浇水也方便了许多。

    丹砂郡今年的春耕获得了大丰收,种出的粮食不仅足够家家吃饱肚子,还能销往别处,不少人家甚至能时不时地在饭桌上添个荤腥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