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当骤雨初至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1章 薄荷糖(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连续当好几天无业游民, 经过层级报备与考核后,徐嘉宁总算是赶在中秋节前入职江城音乐学院。

    入职后第一个月,学校没有给徐嘉宁安排任何教学任务, 而是专门找一位老师带着她听课。隋教授这学期正好开一门必修课,就主动把徐嘉宁要了过来,拉着她的手,说是要亲自带着她。

    上课的是刚入学的大一学生,性格跳脱开朗, 带着少年人的稚气与意气。徐嘉宁第一次旁听, 隋教授上课前把她叫上台给学生们介绍,当后排即便有几个不安分的男生, 笑着吹口哨起哄。

    “小徐老师好漂亮啊!”

    话音一落,有些蠢蠢欲动的女生也跟着闹腾起来, 倒是把本就昏昏睡睡的早八课程搞得热火朝天。

    对上一双双好奇又热切的眼睛,徐嘉宁倒也不怯,自我介绍落落大方,坦然接受学生们的赞赏,甚至莞尔开了个玩笑, 唇角梨涡浅浅凹下去。

    一旁的隋教授满意得直点头,借着徐嘉宁的这场预热, 这节课课堂氛围较之从前好上许多,原本打瞌睡的学生也清醒不少, 隋教授讲课讲得格外尽兴。

    下课后, 徐嘉宁跟在隋教授身后回办公楼。

    “小徐啊,我们系国庆有个支教活动, 想不想参加?”

    一堂课下来, 徐嘉宁疑问不少, 耐心给她讲解完后,隋教授接着问她。

    支教活动?

    徐嘉宁愣住,一时没有说话。

    “现在不是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嘛,”回到办公室,隋教授拉过一把椅子,让徐嘉宁坐下,又给她倒了杯茶水,“这‘美’里面不就有音乐?于是我们今年联系了海市的一个小学,打算在系内开展一个音乐知识宣传活动。”

    已经临近国庆,支教活动相关事宜基本上办理妥当。无奈有一位带队老师家里老人身体不适,需要陪床照顾,只能临时退出活动,就留下一个空缺。

    隋教授原本还在愁如何填补空缺,今天看到徐嘉宁的表现,当即心里有了主意。

    “知识普及涉及的内容不会太难,”见徐嘉宁有些犹豫,隋教授极力说服,“食宿和交通全部由学校承担,你只需要和其他老师一起带队就行,不麻烦。”

    盛情难却,想着国庆期间也没什么要事,徐嘉宁只考虑一晚,第二天就答应当支教活动的带队老师。

    定下参与支教活动,徐嘉宁一边跟着隋教授学习,一边又抽空参加支教相关培训活动。月底要开展教学考核,她写教案、做课件到很晚,忙得昏天黑地,虽然有些苦但终究还是快乐更多。

    不同于跟随乐团表演,大学终归是多几分活力与生机,熟悉工作后办公也相对轻松些,个人空间不会被压榨得太死。

    徐嘉宁对这份工作很是满意。

    入职一周多后,中秋节如期而至。节日当天,齐牧开车带着徐嘉宁回了趟家,和谭曼云他们一起吃了个团圆饭。

    对于女儿放弃著名乐团席位,转而在大学任教这件事,谭曼云始终不能释怀。晚上过去吃饭的时候,她看见许久未见的女儿,冷着脸随意打声招呼,就揪着偷懒多闲的齐朝回房间学习。

    齐朝今年上初二,学习成绩还算是不错,基本稳坐班级前五,偶尔能碰碰第二、三名。但谭曼云并不满意,她总觉得自己儿子就该是拿第一名的命,一直止步不前无非就是不刻苦,于是逮住机会就摁着齐朝往死里学。

    他本想趁着齐牧和徐嘉宁来的时候浑水摸鱼松口气,可谁知谭曼云眼睛尖,一眼就看到偷溜出书房的他,直到晚饭开始五分钟后才让他出来。

    “小牧,你什么时候给奶奶带个孙媳妇回来啊?”

    赵玉华前年搬去养老院住,养老院风水好,环境养人,连带着脾性也好上许多。她虽然和徐嘉宁关系还是不远不近,但终究不会想从前一般说话刻薄,至多不太爱搭理她。

    想着中秋团圆,齐正南和谭曼云一合计把老人家接出来一起过节。给心爱的孙子夹一筷子菜,赵玉华笑得开心,望向齐牧的眼神殷切。

    无奈苦笑,齐牧应了声:“忙着工作呢,再说我过年也就才三十。”

    餐桌一静,大家一脸震惊望着齐牧,早对他一堆话术了如指掌的徐嘉宁则在旁边偷偷发笑。

    齐牧一脸正经:“三十三四舍五入可不就是三十吗?”

    “再说,”他看向身边笑得眉开眼笑的徐嘉宁,转而将炮火转移,“嘉宁不也单着吗?别光拿我说事啊。”

    终归不是亲生的,谭曼云对齐牧顶多算是客套客套,提起徐嘉宁的终身大事却是瞬间来了精神。

    “你哥说得不错,”谭曼玉看向徐嘉宁,语气严肃,“嘉宁,你年纪也不小了,该好好考虑考虑了。”

    “你要是找不到,不想找都没关系,妈认识几个青年,很不错,到时候帮你联系。”

    被念叨一个多小时,徐嘉宁离开餐桌是时脑子里满满当当都是“相亲”、“结婚”,望着幸灾乐祸的齐牧,她没忍住狠狠瞪他一眼。

    齐牧和徐嘉宁晚上都喝了酒,索性决定留宿一晚。徐嘉宁喝得头晕乎乎的,正瘫在床上发呆时,手机疯狂震动。

    “宁宁!”许柚喊得兴奋,周围听起来格外吵闹,隐隐传来宋砚叮嘱她小心看路的声音,“那个同学聚会你参加吗?”

    同学聚会?

    无怪徐嘉宁不知道,她当年出国前几乎把所有联系方式换得一干二净,除了关系亲近的亲友几乎没人知道。再加上她常年在国外留学,故而从来没有收到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