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子怀中猫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8章 清明(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鸟雀啾啾, 春雾深深。

    一夜过去后,所有的泪水都了去无痕。

    明萝梦醒来之时,第一眼看见的就是裴神玉疲惫却又关切的面容。

    他如以往那般拿了一杯温水, 递到她唇边,姿态小心地喂她。她低垂着头, 借着他的手, 如小猫饮水般浅浅啄饮。

    男人望着她的眼眸,神情似乎欲言又止。

    可明萝梦却只是娇懒地揉了揉眼,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又道了一句:“好困。”

    羽帐之中薰风轻拂, 掠过她的发丝。

    只听见男人似乎一声轻叹, 可声音仍然柔和如以往。

    “那朕去上朝了,眉眉再睡一会罢。”

    裴神玉在她冰凉的额际上落下一个轻吻,又为她掖好了被子。“等我回来,嗯?”

    可明萝梦却仿佛是听见他在说:“相信朕, 好么?”

    她没有回应, 只听见裴神玉踏履接近无声地离开了关雎宫。殿外等候的侍从也跟随着离去,步声渐行渐远。

    关雎宫中又重新变得空空荡荡。

    昨夜一场哭泣, 仿佛将她所有的情绪都耗空了,如今只剩下桃花深潭水般的宁静。那些伤心与说不出口的委屈,也似乎已经从身体抽离。

    明萝梦揪着锦被, 目光怔然地凝视着床榻边的织金花鸟屏风。

    可昨夜的梦里, 她又梦见什么了呢。

    好像是……桃花雀的图样?

    宝贵妃却又开始变得倦乏, 总是长困不醒, 像是只整天喜欢呼呼睡觉的猫儿。宫婢们也将手足放轻, 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生怕吵醒贵妃。

    关雎宫再不似贵妃初初入宫时那般, 时刻盈满欢笑。

    而哪怕贵妃醒来时,也不太爱搭理人。女子玉白的面容上毫无波澜,一双琉璃珠似的眼瞳淡淡地望着人,却不怎么出声。

    就像是只娇矜非常,清冷而又高贵的猫儿。

    纵然是对天子,也爱理不理。只唯独白鸠姑姑还能说上几句话。

    昭华长公主也来看过了几次,可贵妃的精神也仍是困乏不济,并没有什么改善。

    而大臣们也都更为战战兢兢,私底下议论纷纭。只因这些时日陛下的脾气也变得冷厉许多,连驳斥奏章的言辞更为苛责。

    一时之间,神都中也开始流传起风言风语。

    紫微宫好似隐隐又变成了过去冷清的样子。

    转眼又一晃,春色满园。

    宫墙之内处处可见花树葳蕤,浮翠流丹,吐露着烂漫春意。

    关雎宫中。晨曦勾勒出男人疏朗英俊的面孔,浓眉如山清俊,却透着一丝小心翼翼。

    裴神玉的姿态半是强势,将蜷在被子里的小猫地挖了出来。而面对娇面含嗔,又想睡回去的小人儿,他只是低声哄着,却不许她逃避。

    明萝梦见左右都逃不开他的怀抱,只好闷声不吭,似乎想以沉默作为抗议。

    女子的乌发散在天子衮服之上,侧脸轻轻贴着他胸口处。水眸半阖,扇子似的睫毛投下一小片阴翳。

    好似柔弱无骨的小动物,十分乖顺一般软在他的怀中。

    可他却知道这些日子以来,她一点都不乖。

    裴神玉手臂揽着她细得惊人的腰肢,又低头亲了亲她的脸。声音温柔似水:

    “眉眉,外面春光明媚,景致很好。常闷在屋中对身体不好,朕带你出去玩好不好?”

    明萝梦的眸光朦胧而渺茫,缓缓望向窗外的景色。

    池水粼粼,折射着柔和春光。

    “那么陛下,将近上巳清明了……我也想去清明踏青,可不可以?

    她的声音轻如叶落,好似一阵风吹来都经受不起。

    上巳及清明时节,行四日休沐。神都百姓或会踏青插柳,或嬉戏于秋千纸鸢。明萝梦这样问,本并无什么异样。

    可裴神玉却瞳孔微震,忽然变了面色。

    他失控地攥紧了她的手腕,脱口道:“眉眉,朕不允许。”

    女子浅浅抬眸,睁着一双懵懂无辜的眼眸望着他,好似十分困惑。

    “为何我不能过清明?”

    裴神玉的胸膛起伏明显而激烈,他说不出话,瞬间如失言,瞳仁中也微微涣散。

    他显然又陷入了往事之中。

    该如何去说?

    那一日撕心裂肺的痛苦,仿佛又回到了他的身上。

    少女的血在地上蔓延成湖,又如红梅落在他的衣襟上。而她的呼吸声渐渐转为微弱,直至彻底消失。最后徒留一只沉睡不醒的猫儿,毫无声息卧在他的怀中。

    是他没有保护好她。

    男人向来冷静的容颜此时却有一丝皲裂,额际上添了细汗,急促的呼吸昭示着起伏如潮水的心绪。

    毫无疑问,‘清明’二字狠狠地刺疼了他。

    见到裴神玉这副如同濒临崩溃的模样,明萝梦心中也莫名如针扎般细细的疼。她却知道自己是在明知故问,而他的反应就是最好的回答。

    黛儿都已经告诉了她。

    因为那只小猫,就是在上巳节那一日离去的。

    龙朔十三年的那日,太子殿下代皇帝于杏园赐宴。白猫在宴上发现了欲要行刺的刺客,当场殒命。

    故而昭武太子登基之后,就将每年一度恩赐新科进士的杏宴改期延后,上巳也从不会出现于人前。甚至于清明之日临水垂悼,不饮不食。

    只因那一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