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公主遇草原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9章 莫不是欺骗为师(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三天后, 所有的牧民陆陆续续地都收拾好毡包,牲畜群也都集中在划分好的草场上,可以着手安排下一项任务——杀牛杀羊。

    杀羊是为冬天储存吃食, 杀牛则是为明年夏季做准备。夏天温度高,肉最多只能放两天,羊体型小还好说,几家人合起来杀一头就行,但牛不行, 一个部落杀一头牛还不一定能分完,不是所有的牧民都能吃得起肉。

    故而冬天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杀牛, 一方面是减轻冬天畜牧的压力,另一方面就是把牛肉悬挂在空毡包里将其风干,从十一月晾到第二年的六七月份,再多的血水也干透了。等天热想吃肉的时候就割几刀风干牛肉丢进锅里炖,放牧不方便做饭的时间也可以生撕了当零食填肚子。

    康宁不习惯血腥味和剥了皮血淋淋的肉块,她多数时间就躲在公主府,就是出门也只是在附近转转。但她的两只鹰对血腥味反倒十分热衷, 接连半个月都宿在楼顶上,白天在驻地“巡逻”, 哪里有杀牛杀羊的, 它们俩就上门做客, 捞一嘴生肉吃。

    “公主,您之前说跟鞑靼牧民换一千只羊养,可改变主意?”这天, 戚笠到公主府问。

    “没有, 为何这么问?”

    “卑职这段时间带人整理了盖房剩下的木材和砖瓦, 如果您还有养羊的打算, 卑职就带人搭间牲畜棚,冬天给羊住。”

    “可以。戚千户所言甚对,过些天羊定下来了本宫派人去通知你。”康宁示意他坐下,闲聊道:“听台吉说再有几日要进山打猎,你们可有意一同去?”

    “若是可以同往,必是要去的。”戚笠笑了一下,顽笑道:“之前答应给公主送野物,可是被建房耽搁了,这次必是要补上。”

    “到时候我叮嘱台吉派个人陪同你们一起,你们记一下路线,熟悉下环境,入冬下雪后要是馋肉了也可以进山转转。”康宁点了点桌面,提醒道:“冬日可不是用来猫冬睡懒觉的,铲铲雪,上山跑跑,明年开春了要是有人臃肿了,本宫可是要惩办人的。”

    “诺,卑职领命。”

    待戚笠离开,朱长吏和洪长吏随后登门,两人各递交了一份治理奏疏。

    “公主,刚刚出门的就是戚千户?”朱长吏端了杯茶,闲聊道:“戚家小公子倒是挺能吃苦。”脸被漠北的风吹得两颊通红,精神倒是还挺不错。

    “是他,是个很有能力的将士,武人的体魄,文人的脑袋。”康宁先快速浏览了两篇奏疏,发现朱长吏和洪长吏一致认为要发展商业,也就是说要组建商队常年来往于大康和漠北。

    “两位都谈及组建商队发展贸易,可考虑过交易方式?”康宁问。

    朱长吏和洪长吏互看一眼,洪长吏垂目,把先阐述的机会让给了朱长吏。

    “公主可有听说过货郎?”朱长吏看公主摇头,他抚须一笑,开口道:“臣有一堂兄,他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货郎,所以臣对货郎进货卖货的情况是有所了解的,臣提出组建商队的建议也来源于此。有名声有担保的货郎可以从杂货坊赊购货物,游街转巷卖掉货物再去付货钱。若在卖货的途中要是遇到某村豆腐豆油便宜,可在甲村进货再起卯村卖掉,从中赚差价。我们组建商队就可以以赊购方式在漠北进货,公主跟台吉做保,牛羊药材珠玉都给以固定的价钱,就如公主卖洗衣豆同理,商队收购了漠北的货物去大康卖,再用银子进货来漠北卖掉。”

    “若是有人暂时不需要大康的货物,我们可以付带有大康标记的银子或铜钱,将来接受这种铜钱银子再来商铺里买东西。”康宁抚掌,漠北的银矿铁矿她控制不了,但可以引进大康的币种,以大康的币种作为流通的交易标的。

    “公主所言极是,只要保证大康和漠北的货物价格相差无几,就算有人从大康带来的银子在漠北买东西,我们也能承担这一进一出所带来的差价损失。”洪长吏也赞同。

    康宁又想到了新问题,朱长吏和洪长吏来的时间短可能还不了解,漠北的山不少且却不是深山老林,相对而言,药材很是丰裕,将来漠北的药材进入大康的药材市场,必然会对价钱产生冲击。大康的药材商利益受损,必然会出手阻挠漠北的商队,朝廷上或许也会有动荡,这是康宁不愿意看到的。

    “这也是个问题。”朱长吏蹙眉思考,他得知漠北盐湖盛产盐时还起过贩卖盐入中原的想法,现在头脑冷静了,才反应过来这念头纯属是找死。不说朝廷,就是盐商闻着味儿若是铤而走险来偷盐,鞑靼跟大康必然会交恶,公主的境遇进而变得动荡。

    “公主明年可是要回大康?届时您同陛下商议,可以另设个商贸司专管同鞑靼的贸易,也就是我们商队把漠北货物卖给朝廷,这样就能把其中的利益争夺转嫁到大康内部。”洪长吏开口道。

    “好主意。”康宁打心眼里高兴,有人商量解决问题就是快速,她独自一人苦思冥想极易走进死胡同,联想面也窄。

    “漠北的主食颇为贫乏,常年都是糜子,本宫想着积年累月的从大康购买粮食始终不稳定,就想着在漠北找地方试种,两位认为如何?”康宁抛出另一个问题,这是她早就在琢磨的,不说鞑靼牧民,就是她的一千侍卫,她要是从大康买米面,单单是侍卫的口粮,她的食邑都要开销一半。

    “臣认为可行,若是遇到洪涝或是干旱,需要救灾的时候,漠北的牛羊在大康不太容易换得当季的稻麦。”洪长吏点头。他被皇帝拨给了公主,这意味着他这辈子的主子只能是三公主,除非公主和离归国,不然他这辈子都要留在漠北。而据他观察,三公主是个头脑清明又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