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皎娘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66章 梁惊鸿的仇家(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李顺儿这一句话如兜头一盆冷水浇下来, 两人瞬间清醒过来,皎娘更是慌急,也顾不得衣衫凌乱, 伸手便抓住了梁惊鸿的肩膀:“寿哥儿不见了, 他怎会不见了,他去了哪儿,为何会不见……”

    心神大乱的皎娘已是语无伦次, 梁惊鸿也急可到底是男人,心知这当口急也没用,先找人要紧,把皎娘拢在自己怀里安慰她:“你放心, 寿哥儿不会有事的,你别瞎着急,我先去问问是个什么境况。”

    皎娘却疯了一般, 一把推开他:“我哪里能放心, 你没听见李顺儿的话吗, 寿哥儿不见了, 我, 我,我就生了寿哥儿一个,梁惊鸿,我告诉你, 他是我的命, 要是他,他有个三长两短, 我, 我也不活了, 一并随了他去。”说着扑在枕头上唔唔的哭了起来。

    算上五年前,梁惊鸿也没见过皎娘这般撒泼大哭的样儿,一时有些呆愣,直到窗外李顺儿又说了一句,五皇子也跟着一块儿没了,梁惊鸿脑袋嗡一下,彻底清醒过来,急忙下地,慌乱拢了拢衣裳,便出去了。

    见李顺儿正提着灯在廊子上打转呢,可见是急着跑来的,梁惊鸿:“倒是怎么回事?寿哥儿五皇子不是跟冬郎去了别院吗。”

    李顺儿忙道:“具体的尚且不知,正是同贵儿骑着快马来报的信儿,只说人不见了。”

    梁惊鸿眉头皱的紧紧:“同贵儿人呢?”

    李顺儿:“奴才怕嚷嚷出去惊动了老太君,便让他在书房里候着了。”

    梁惊鸿点头,迈脚便往外走,却刚下了台阶,后面的门却开了,皎娘快步走了出来:“我跟你去。”

    廊灯昏暗却依然看得出她双眼通红,头发也有些蓬乱,想是随便挽的,衣裳倒是换了,梁惊鸿知道干系寿哥儿安危,把她自己留在屋里不定怎么胡思乱想呢便上来,帮她拢了拢鬓发道:“你去也行,却要答应我,不许哭也不许着急,皎娘你信我,我保证寿哥儿不会有事。”

    梁惊鸿语气坚定,皎娘想起他的手段,慌急的心略定了定,点点头:“好,我不哭不急 ,走吧。”

    梁惊鸿微微叹了口气,知道即便答应自己也是嘴上说说罢了,好在不哭了,两人匆匆来了前院书房,同贵儿一见噗通便跪在了地上便要磕头,梁惊鸿道:“设么时候了,还跪什么,底细说来怎么回事?”

    同贵儿忙道:“明儿便是蹴鞠赛,今儿那些文人名士便早早到了别院中,因那些都是燕州府颇有名声的饱学之士,索性趁着今儿开了园子,请了戏班子,在园子里置的彩灯投壶等游戏,以供人们玩耍尽兴,小世子跟五皇子跟着我家公子一到别院,便跑去园子玩去了,公子嘱咐了跟着的人,便去席上待客,半截还吩咐小的去瞧了,世子跟五皇子正投壶□□呢,小的去回了公子,谁知席散了却怎么也找不见人了,世子跟五皇子的身份非同小可,公子这才遣了小的过来送信儿。”

    梁惊鸿暗叫糟糕,这潘明成还真是好心办坏事,他开园子是没错,可出了事儿找起人来岂不麻烦,若只那几个客人,便加上戏班子跟陪席助兴的歌姬舞娘,也是有数的,且举凡能住到别院的客人,必都是有名声有来历的,查问起来也容易。

    可他一开园子来的人就杂了,游园的做买卖的,都进了园子,还有半截走的,便都盘问一遍,也不一定能问出什么来。

    还有冬郎,让他带着两个小的去长长见识,他倒好把人弄丢了,想到此,不觉气上来,一拍桌子:“你家状元公平时不是挺厉害的吗,怎么连两个小子都看不住。”这话说的着实有些迁怒,状元公再厉害也不能那两个小子拴在裤腰上,尤其两个小子正是皮的时候,瞧见热闹好玩的,哪有不往前凑的,就算想拴也拴不住啊。

    可人的确是跟着冬郎走的,如今人没了别说迁怒,便揍他一顿也得挨着,同贵儿一个下人更不敢吭声了。

    梁惊鸿又问:“各处可都找过了?”

    同贵儿点头:“我家公子跟潘家少爷蓝东家周少爷,把别院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翻了几个过子,也没找见人。”

    梁惊鸿:“那些人呢?”

    同贵儿:“我家公子已下令,今儿只来别院的不管是客还是逛园子做买卖的都留在原处不许动,小的来的时候,正挨个盘问。”

    正说着,外头看门的小厮跑进来禀告潘少爷来了,梁惊鸿跟皎娘都是一喜,这深更半夜的,潘明成跑来,必是问出什么了。

    忙让李顺儿把人带进了书房,潘明成颇有些狼狈,头上的发冠都歪了,想是快马加鞭赶过来的,进了书房还喘呢,却也顾不上了忙道:“有人瞧见他们跟着画糖画的出了园子。”

    画糖画的老汉,梁惊鸿跟皎娘都是一惊,从冀州府头一回遇到那个画糖画的到燕州街上又遇过两次,那日从潘家巷回梁府的时候碰过一次,昨儿带着两个小的去潘家巷又碰上了,两个小子还把糖画都包圆了,怎么晚上又在别院里遇上了,这是不是太巧了些。

    梁惊鸿:“ 我记得举凡进园子的不管是游玩还是做买卖,只要是燕州府人应有官府的户籍凭证,便是外乡人也该有牙行或保人具保,这画糖画的可有保书?”

    潘明成道:“我正是为此而来。”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保书来,凡进院子都要出具保书是官府历来的规矩,就是怕人一多,难免闹出个什么事儿,就算闹事的跑了,有保书也能找着人。

    这保书本地人用不着,只需拿了自家的户籍凭证押在门房哪儿,待走的时候取回便可,若是外省人便需费些周折了,得去牙行不止得花钱,还需寻个有户籍的本地人作保,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