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偏执太子的掌心娇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3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网开一面?”花鹤玉眼角含笑,笑意却不达眼底,薄薄的唇勾着淡淡的弧度,他缓缓问。

    宋太后一时语塞,捏着信纸的指节用力到发抖。

    她死死盯着花鹤玉,眼底压着愤恨,她想到了当初她给慕时漪安的叛国通敌的罪名,对她赶尽杀绝,如今才过去多久,他这个孙儿竟然能压出同样的方法,用在她的助力身上。

    “太子,做人还是得留一步退路。”宋太后咬牙启齿。

    花鹤玉扯了扯唇角:“不知皇祖母口中说的退路又是什么?当初皇祖母可流过退路?”

    那夜城门口,若不是他早有准备,带人赶得及时,花鹤玉根本不敢想象,慕时漪最后的遭遇会有多凄惨,如今她倒是有脸让他留退路,他只觉讽刺。

    靠在龙榻上的帝王,眼角闪过精光忽然淡淡道:“既然各有各的说法,依朕看不如各退一步,先把庆安拘禁在公主府中,让大理寺去查。”

    “大理寺若查出什么,庆安的罪名该什么办就怎么办,若查不出什么,太子就去给庆安赔罪吧。”

    “是吗?”花鹤玉漆黑视线落在帝王身上。

    他深深看了一眼。

    就在宋太后以为他会拒绝的时候,男人淡淡道:“那就依父皇所言吧。”

    宋太后内心忽然不安闪过,她不信花鹤玉花费的这么多功夫,真的就把事情轻飘飘交给大理寺去处理,毕竟朝中关系盘根错节,宫中真的要护下庆安长公主,就算从大理寺入手,也有的是办法。

    但不安归不安,至少目前是稳住了花鹤玉的态度,也能给她有时候做下面的布置,宋太后悄悄松了口气。

    然而她这口气松完不过一日。

    第二日清早。

    慕重云一身玄色蟒袍,进宫面圣,他身后跟着的看着极为年轻俊美的镇北王徐仰川。

    二人站在一处,那面相瞧着,若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两人是父子,越发的相像了。

    花鹤玉依旧站在龙榻前侍疾,平日里休息也只是在偏殿按了个小榻。

    慕重云面圣时,他恰巧端着汤药准备服侍帝王服下。

    花鹤玉和慕重云的目光在空气中轻轻一撞,便不动声色挪开了。

    到底半靠在床榻上的帝王,在看到镇北王徐仰川的那一瞬间,浑浊的目光死死盯在徐仰川身上。

    这些年徐仰川从他父母去世后,便一直带着妹妹徐知意生活在苍西,从未踏过堰都一步,虽然传言中镇北王俊美无比,更是颇有宣威将军年轻时候的风范,不愧都是武将出身。

    这般传言,帝王只当是气度上的相似,却从未放在心上。

    加上当初封徐仰川为镇北王时,徐仰川年岁小,加上瘦弱,丝毫看不出任何出彩的地方,却没想到也才十多年不见,这个徐家唯一的血脉竟然长成这般模样。

    就算说他是慕重云的嫡子,也是令人相信的,实在是和慕重云年轻时候的样子太像了。

    皇帝轻咳嗽一声,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他最先把视线落在徐仰川身上:“听说你还有一幼妹,可有许配人家?”

    来了!

    徐仰川心里咯噔一声,压着眼里的戾气淡淡道:“未曾,家妹年岁尚小,加上性子也顽皮,臣还想多留她几年。”

    “是么?”帝王深深一笑。

    继续道:“听闻镇北小王爷也未曾娶妻?倒是朕的不是你,宫中公主还有几个年岁尚且般配的,你哪日瞧瞧,若是喜欢,朕给你赐婚?”

    徐仰川正要开口委拒,不想帝王视线忽然一凝,冷冷道:“镇北小王爷也不要急着拒绝,朕是天子,你是臣子,这是朕的赏赐。”

    徐仰川眼中戾气压了压,才缓缓道:“陛下说得是。”

    这时候慕重云忽然道:“陛下,多年不见,你怎么还是这般喜欢乱点鸳鸯谱的脾性,我妻兄家这俩孩子在苍西生活惯了。”

    “堰都里的都娇贵些,难免不习惯,万一伤了和气,见了血可不好。”

    慕重云这话轻飘飘的,然后他忽然朝外头道:“抬上来。”

    然后立马有下属抬着许多木箱子上来。

    慕重云上前,亲自打开:“你看看,这是北留带回来的上好的皮子,臣准备给陛下冬日用的。”

    “还有千年的灵芝,还有上好的鹿茸、老参……”

    这一个个箱子掀开,里头还有成箱的金银珠宝。

    慕重云语气淡淡:“这些都是从北留东胡带回来的东西,臣都记着从苍梧千里迢迢带回来了。”

    在剩下最后一个箱子的时候,慕重云手上动作忽然一顿,下一瞬打开。

    血红的头颅,伴随着扑鼻的血腥,和令人作呕的恶臭。

    饶是倚靠在床榻上的帝王,见过大场面的,也被许久不曾见过的血腥血肉吓得脑子发懵。

    若不是花鹤玉扶着,他估计早就一头倒下去了。

    宫婢内侍的尖叫声,还有呕吐声。

    慕重云似乎也愣住了,慌忙把箱子一盖惊叫道:“这什么东西?”

    然后他一拍脑袋:“哎呦,陛下,你看看臣这记性!”

    “箱子拿错了,估计路上拿混了,这东西本来是要送到太后娘娘寝殿的。”

    “箱子里装的是太后娘娘在陛下昏迷时候送去的监军宋掌印,臣这次回堰都,自然是要把在苍梧吃苦受累是宋掌印一同带回来的。”

    “谁想到,宋掌印身子娇弱,受不住冻,就在路上病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