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魔头重生后躺平了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7章(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陈白薇一边构思孟榆长多高会穿什么衣服,一边帮孟榆改衣服,陈雨彤则是挑起了屋子里的一应杂活。

    以前在长云村小院,这些杂活都是孟榆做,现在孟榆虽然也要做,陈雨彤和陈嘉树却觉得不应该,一有功夫就主动抢着把活干了,什么洒扫洗衣清理食材,她们都会做。

    本来还想包揽做饭的活,但是做了两次,厨艺实在比不上卢子安,再加上卢子安喜欢做饭,最后厨房还是属于卢子安的。

    而且因为六个人吃饭,饭菜的量会大很多,卢子安更有发挥空间,做七八道菜,每样菜的份量少一点,不会浪费,而且每一次都吃得所有人特别满意。

    卢子安也很开心自己可以吃那么多道。

    孟榆忍不住伸出罪恶的爪爪:“你有考虑过开饭店,做厨子吗?”

    卢子安默默地转头看她,不说话。

    “……”孟榆,“好的,我明白了。”

    新的商机中断。

    蘑菇长得很快,七八天过去,整个生产厂房已经大大小小长满了蘑菇,那些成熟的,已经可以直接拿来下锅吃了。

    孟榆登时就决定打开大门,弄一个蘑菇宴。

    清炒蘑菇,蘑菇汤,油辣蘑菇,碳烤蘑菇……各种各样的蘑菇,弄成菜肴端上桌,香飘十里,顿时引来无数人的注意。

    因着不知何时会出现的邪修,大家不太敢出门,能在家的都尽量在家,只是难免探出头来看。

    这一看不得了,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附近楼层高的客栈老板,更是跑到三楼看这边的情况,大声问:“你们哪里采到的这么多蘑菇?”

    问完,他突然反应过来,自己失礼了。谁家找到蘑菇窝,肯定都要当宝贝一样自己藏着偷偷吃,哪里会拿出来叫被人知道?

    问这种话也特别没眼色。

    老板叹气,道了声谦,摸着干瘪的肚子望蘑菇止饿。

    谁知,这个问题居然收到了回复。

    陈雨彤大声道:“老板,这是我家姑娘带着我们*T种的。”

    老板登时精神了:“种的?”

    “对啊!今天这是种出来的第一批,我们来尝尝鲜。等后面种多了,就可以卖给大伙儿吃了!”

    陈雨彤的声音很大,从小练出来的嗓门儿穿透性很强。

    而站在楼上的客栈老板很兴奋,兴奋之下嗓门儿更大,而且因为站得高,传音也更远:“什么!!要卖?多少钱一斤!开个价,我全包了!”

    一潭死水一样的镇子,突然有些躁动。

    原本只是在窗口张望的镇民全部忍不住走出家门,想要把不远处的隔空喊话听得更真切一些。

    陈雨彤比了个“五”。

    客栈老板眯着眼睛看不清楚,有些急地问道:“多少钱?五百文一斤?”

    陈雨彤摇头,用小了好几个度的声音说:“五十文一斤。”

    老板怀疑自己听错了,喊到:“多少?五十文?”

    陈雨彤点头,大声喊:“对——五十文!”

    这个价格非常离谱。

    当然,不是说高得离谱,而是在这个一点粮食就要命的世道,是低得离谱。

    要知道现在的粮食可是有市无价,你拿出几十两银子出来买,有粮食的也不见得会卖!

    谁会把自己的性命当儿戏,称斤算量地卖出去呢?

    换作平时,蘑菇五文钱一斤估计都有很多人嫌贵,可是现在,五十文,真的太便宜了!

    “我我我!我要买,我们全包了!”掌柜忙不迭道。

    其他听到声音的邻居坐不住了,也顾不上惧怕未知的邪修,冲出家门直奔孟榆家:“我!我也要!”

    “我也是!我能买!”

    喧闹声越来越大,紧接着,越来越多的人冲上街道,往孟榆这边聚集。

    孟榆预料到这种场景,适时放出灰狼。

    一声巨大的狼嚎响彻街道,把所有人都镇住了。对食物的迫切渴望被灰狼的压迫感覆盖。

    孟榆慢条斯理地取出布,擦拭嘴角,不疾不徐地走出门。

    肩膀上颇具灵性的猫头鹰跳了跳,小翅膀扑闪了一下,带起一阵绒毛飞舞。

    孟榆不动声色地摸摸猫头鹰,顺便敲了下它的头,在门口站定,朗声:“现在蘑菇还在栽种中,数量不多。过两日才会正式售卖。”

    “每个人每天只能买一斤,这样才能尽可能让需要的人都可以买到。”

    “虽然我们卖的价格比去年贵很多,但也是灾情之下的无奈之举,希望大家理解。”

    这时候没人敢说价格贵。有的已经饿慌了的镇民恨不得原地给孟榆跪下,叫她菩萨。

    孟榆道:“过几日赈粮到了,我们会根据大家的需求,以及我们蘑菇种植的速度,为大家适当调整价格,相比现在只低不高,所以大家也不用急切地在现在就多多囤积蘑菇。一切以适量为主。”

    孟榆把话说在明面上,你情我愿,童叟无欺。

    一时间所有人听闻都有些激动。

    听这话,蘑菇是人家种的,而且可以一直卖?

    镇民没有村民那么多存粮,活到现在,要么是客栈老板*T、饭馆老板或者贩卖粮食的老板,日常屯粮就很多,要么是确实有人脉有门路,在旱灾的还可以从其他地方弄到粮食的。

    不管是哪种,都比普通村民有钱,见识也更多一些。

    哪怕是没什么钱的镇民,能活到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