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见殿下少年时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7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李弗襄的时间算得很准, 他刚走没多久,高悦行走出那条偏巷,迎面便见郑千业一脸严肃的堵在外面。

    高悦行停了下来。

    郑千业:“见到他了。”

    她瞒不过郑千业, 在他面前撒谎也没有必要,于是高悦行欣然回答:“见到了。”

    郑千业问:“他人呢?”

    高悦行轻轻巧巧地回答:“走了。”

    狼毒和夏天无一脸关切地把她拉到身边:“没事吧?”

    高悦行摇头。

    只听郑千业又问:“他和你说了什么?”

    高悦行:“他说啊,让我在京城等他回去娶我。”

    正往这边跑的郑彦听了这话,差点跌一跟头, 郑千业更是一言难尽, 扫了一眼周围, 压低声音皱眉道:“小丫头, 这么多人呢!”

    高悦行知道人多,她不在乎了。

    郑千业快气死了, 他撵着李弗襄这一路, 和撵兔子似的, 还没逮着。郑千业忽然间, 十分能体谅当初在萧山,皇帝用高悦行做饵,抓李弗襄回宫的离谱行为了。说句实在话,他现在也有种效法皇帝的冲动。

    于是,他把高悦行调到了自己身边放着。

    郑千业从马商的口中打听到,李弗襄那群人在此弃了马, 卸下了盔甲, 全部换作了商队的打扮, 几日里, 已经分批再次深入胡茶海了。

    而且, 蓟维和詹吉肯定是最先离开的那一批, 假若他们还在城中, 郑千业在此,他们不会避而不见。

    郑千业展开地图:“顺着这条路,我或许能猜到他想干什么了……”

    高悦行问:“您要撤回京城吗?”

    郑千业望着她,说:“我不能撤,但是如果你想回去,我一定派人将你安全无虞的送回你父亲身边。”

    高悦行:“我也不想回。”

    许多上辈子至死未曾见到的奇景,今生有幸都一一见过了,她想循着李弗襄的足迹,继续向前,她心知挣脱樊笼不易,天大地大,好歹要再飞得高一些。

    郑千业折腾了一晚上,意料之中没有任何收获。

    李弗襄早溜了。

    此日清晨,郑千业也命人乔装打扮,卸去了战甲,扮成商队的模样。他们不再深入胡茶海,而是正经走商道,往狐胡的方向去,毕竟他们人少,低调点总能昏过去的。

    京城。

    比战报更先一步传到皇帝手中的,是由锦衣卫带回的那封血书。

    正在陪皇帝用膳的贤妃有幸再见到了龙颜震怒的场景。

    皇帝手里攥着血书,桌案上的其他东西全部扫到了地上:“胡茶海?踪迹全无?他活生生一个人!郑家军三千骁骑!怎么能说失踪就失踪?!去找了没有啊?”

    锦衣卫头磕在地上:“回陛下,郑帅已亲自带人深入胡茶海,预计不日便有消息传回。”

    贤妃命人收拾了地上的残局,又呈上解火的凉茶,劝道:“陛下须冷静,现在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咱们小殿下后福无量自由天佑,更何况有郑帅亲自去寻,不会有事的。”

    皇帝早年走过西境,他知道胡茶海是个什么地方,若非退无可退,他怎么会往胡茶海里走呢?

    皇帝挥手遣退左右,只余下贤妃守在身边,他小心拖着那封血书,铺在桌案上:“……他明明那么胆小,朕还非要把他往军营里塞。”

    贤妃:“陛下也是盼着他能成才,再说,也不成想,有郑帅坐镇,竟然能让他出了闪失。”

    皇帝眼神一凛,贤妃心里咯噔一下,后知后觉自己说错话了,他们这位皇帝骨子里尚武,比起文臣,他更偏爱武将。

    贤妃刚刚的那番话,无心也好,有心也罢,都难逃影射郑千业的嫌疑。

    皇上没有与她计较,话却不留情面:“郑千业是一军之主帅,不是朕一家之私卫,朕失爱子,是朕之哀,郑帅得胜而归,是国之幸。郑帅三守西境,功在社稷,彪炳千秋。大军不日还朝,朕要亲迎。”

    大旭朝与狐胡几十年的纠缠,始终是横在他心里的一根刺。

    狐胡简直就像那除不尽的野草,割了一茬又一茬,非得连根拔起才能消停。

    不当皇帝不知道,百年难遇一将星。相较而言,进士一年五十人,倒显得没那么宝贵了。

    先帝爷重文轻武,郑千业这一批老将在边关啃了近二十年的沙,直到当今登基,才给了他们应有的殊荣。

    郑千业一行人走商道,唯一的弊端是在人烟稀少的戈壁上,常有劫道的沙匪出没。沙匪远比他们更熟悉大漠深处。郑千业此行低调,并不想横生事端,引起狐胡的警惕。

    狐胡与大旭之间隔着胡茶海这道天堑,狐胡的侵犯却一次比一次猛烈,究其原因,和这些劫道的沙匪脱不开干系。

    高悦行呆在郑千业的身边,经常见他谋算至深夜,神情凝重,且行进的速度一日慢过一日。

    此时,距离她和李弗襄上次一别,已经半月有余了。

    晚上,他们的就地扎营休息,高悦行在火上烹了一杯药茶,钻进郑千业的帐里。

    郑千业把烛台压在地图上,借着昏黄的光,看了高悦行一眼,忽然间,百感交集。

    高悦行敏感地察觉到他目光有异,问道:“郑帅?怎么了?”

    郑千业挪开目光,说道:“一晃将近二十年啦,我女儿若是投身轮回,现在应该比你还要大几岁。”

    李弗襄今年十七岁。

    郑云钩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