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到民国当法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2章 巧合(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卢栓子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可赵婶毕竟是自己的长辈,还是多年的邻居,他没有朝着她发火, 瓮声瓮气地说道:

    “婶儿, 家旺是被人害死的!如果不是那该死的恶人,家旺现在还活蹦乱跳的!要是让我找到那个害死家旺的凶手, 我一定把他碎尸万段!让他断子绝孙!”

    卢栓子气愤不已, 脑门上尽是青筋。

    他个子高, 常年干体力劳动,一身腱子肉, 看起来气势十足, 非常可怖。

    赵婶被吓了一跳, “你, 你这孩子, 胡说八道什么呢,什么害死不害死的, 仙灵……”

    “赵婶!你要是还想跟我们家来往,就甭跟我提什么仙灵!我要是找到那臭婆娘, 我也把她给撕了!”

    卢栓子也没再废话, 气呼呼地走出去了。

    他实在听不了赵婶说的话,兴许对方是在安慰他,可他听在耳朵里, 怎么都觉得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孩子!”赵婶楞在原地, 脸色很是难看。

    她感受到齐铭几人都在看着她,她一脸讪讪, 委屈道:

    “我这不都是为了他好吗, 这孩子真的是魔怔了, 竟然连仙灵都敢诋毁,这会有报应的啊,你们说是吧?”

    甘宏博眉头紧皱,“报应确实会有,不过不会是卢家而是害死卢家旺的人。”

    离开了赵婶家,甘宏博忍不住道:“愚昧的人真是让人气得牙痒痒!”

    作为一个医学生,甘宏博现在不只在学校里学习,还会跟着慈善机构进入村庄去义诊。

    这不仅是做善事,还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为自己的医术积累经验。

    因此,他也见过不少愚昧无知的人,虽说有些人是因为没钱去看病,只能借助于神鬼,可有一些却是因为愚昧无知。

    很多底层老百姓不信西医,甚至也不信中医,只信什么符水或者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就是不肯去看正经医生。

    有时候明明病情并不严重,因为封建迷信导致病情恶化,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白向墨却道:“我认为这个赵婶有问题。”

    齐铭点点头,“我会加派人手调查她。”

    “你们不会真的怀疑她吧?”甘宏博表情纠结,他经常跑姑姑家,因此对赵婶也很熟悉。

    赵婶在村子里口碑一直很好,是个特别热心肠的人,虽然愚昧得令人生气,但也不代表每时每刻都是令人厌恶的人。

    “她刚才的表现和你们所说的疼爱卢家旺,是个热心友善的人差距很大。”白向墨直接道。

    甘宏博也不是没有察觉赵婶的反应不对劲,可依然难以接受熟悉的人会是嫌疑犯。

    “如果真的是她做的,那也太可怕了。”

    齐铭:“有其他办法确定另外两名死者的身份吗?”

    “另外两具尸骸并没有明显的特征,看来只能利用头颅进行复原。”

    “复原?”甘宏博很是好奇。

    “利用头骨以及人的生长周期特点,用石膏进行复原。”

    甘宏博惊讶极了,“竟然还能这样!?”

    “我做得不是很好,相似度估计只有六成左右。”白向墨遗憾道。

    白向墨的工作生涯中,并没有运用到这项技术的时候,只是上学的时候练过。

    工作后他们部门已经由专门的技术人员利用电脑进行复原,要更加地先进和准确。

    因此他没有太多的实践机会,原本他这一门学得只算是还行,极少练习就更难以精进。

    “足够了。”齐铭道。

    在齐铭去找其他线索时,白向墨开始对另外两位死者的头颅进行复原。

    他一开始并不急着拿那两位死者的头颅练手,而是用教研室搜集到的头颅进行复原,感受一下手感。

    虽说法医学教研室对比其他科目,政府扶持的力度并不大,可教研室里还是搜集到不少东西进行教学的。

    白向墨借此机会一边进行复原一边教学,还通过大家的意见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在十几个学生中,有一位具有绘画功底的学生对此非常地有天赋。

    他平常就喜欢画人,因此比其他人更有悟性。

    齐铭则去调查和卢家旺差不多时间失踪的两个孩子,他们和卢家旺差不多大,两家父母都以为孩子跑出去玩的时候,被拐子拐跑了。

    乡下孩子都是散养着的,两个村庄都是四通八达,若真的有拐子,很容易被拐跑。

    凑巧的是,三个孩子的生辰八字都是一样的。

    查到这里几乎已经可以确定这三个孩子的死,是凶手为了某种仪式而杀的人,是早有预谋的。

    “我查到那两个孩子消失的当天,赵婶都在那几个孩子所在的村庄里探亲。”齐铭说道。

    几座村庄距离并不远,彼此之间都有来往,拐个弯就沾亲带故。

    再者每个村都有自己独特的货物售卖,比如这个村庄卖豆腐,那个村庄卖猪肉,因此彼此来往也就更加频繁。

    白向墨皱起眉头,“卢栓子说过,赵婶并不喜欢出村。”

    这里的村里女人大多数是不裹脚的,可她们平常也不喜欢出门,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出过村。

    顶多是外来媳妇出嫁时离开了曾经所待的地方,嫁出去之后也极少回娘家,嫁出去的女儿如同泼出去的水。

    赵婶是外来媳妇,娘家就在丢了一个孩子的隔壁村,距离不远却也只有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