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蜜很甜, 甚至吃多了容易齁嗓子。
这是季晨河来送瓜的时候交代的,让谢梨慢点吃,一次别吃太多。
谢梨记住了, 每次只吃半个。剩下的放在冰箱里。
阮宁兮晚上终于有时间和谢梨视频了,给她看自己的住处。
他们现在住在伊犁边上的维族村落里, 有网络, 有室内的卫生间, 条件已经算不错了。
“虽然热,但是好吃的水果特别多,”阮宁兮调整角度, “给你看,各种哈密瓜葡萄西瓜无限量供应,我晚上没吃晚饭, 就吃了小半个哈密瓜。羡慕不?”
谢梨撇嘴,“我也有瓜。”她说着拿起手机, 给阮宁兮看果盘里的羊角蜜, “我晚上吃了大半个。”
“你们小区的超市东西还挺全。”谢梨之前就在微信跟她抱怨过平城的高温,说自己这两天就在小区的超市买东西,懒得走远。
“是季老师送我的,”谢梨抿了抿唇角, “他送了我五六个, 我吃了一大半了。”
“哟……”阮宁兮意味深长地拖长音调,“我怎么闻到了一股酸臭味儿……”
谢梨:“……你又想哪儿去了, 季老师就是单纯照顾邻居而已,我也礼尚往来给了他一大罐酸梅汤呢。邻居之间互相送点吃的不是很正常吗?好像你的瓜不是人送的一样。”
阮宁兮:“行行行, 就你最有道理。”
谢梨哼了一声, 问起阮宁兮的工作, 她也很向往新疆,对于人类学工作者来说,这些地方就天然带着强烈的吸引力。
阮宁兮跟她分享拍摄纪录片的过程和当地的风土人情,谢梨听得认真,已经蠢蠢欲动期待接下来的田野了。
不过平大不会组织没有田野经验的学生们去太远的地方。这次田野调查的地点在平城隔壁省的某个古城。
谢梨只知道地点,田野调查的具体内容要看带队老师的安排。
还有十天就要出发了,季晨河应该已经安排完了,她于是给季晨河发了条消息,【季老师,这次田野的主题是什么呀?】
谢梨快睡了才收到季晨河的回复,只有三个字。
中元节。
对于刚入门的文化人类学研究生们来说,以节日为对象进行观察研究是比较容易上手的主题。
但也没必要选中元节吧,听说有几个女孩子参加,别被吓到了。
谢梨于是试着跟季晨河打商量:【确定要这个主题吗?研究中元节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至少要对中国传统的鬼神文化有了解,要了解鬼神文化,还得有一定的哲学基础和佛、道相关知识。谢梨到现在都没搞懂十殿阎王和丰都鬼王的关系。更何况师弟师妹们。
谢梨记得四个人里有两个本科还是工科的,另外两个,一个是英语,另一个#J时G 是汉语言。
让他们短时间补齐这些知识着实有点难度。
很快季晨河回复:【我明天把具体的活动安排发给你,里面列了提前要看的参考书。】
好吧,季晨河就不是那么容易心慈手软的人。
第二天谢梨刚醒就收到了季晨河发来的文件,是这次田野调查的具体安排,从田野目标到田野流程,最后还有一个应该准备的物品清单和应该预习的参考书单。
谢梨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不只是单纯带着学弟学妹们去做田野的,这些书她也要读。
否则到时候大家讨论起来她都没话说。
谢梨从沙发上坐起来,抓了抓头发,平白多出这么多学习任务。
虽然包吃包住包路费,但要看这么多书,咸鱼了半个多月的谢梨突然有点不情愿。
可是答都答应了,怎么说也是一次学习的经历。她还没去过那个古城呢,对中元节正好不了解。
借着这个机会补一补也没什么坏处。
她努力用理性劝自己,支棱起来!
因为是去研究中元节的,田野的时间就定在中元节前三天出发,离现在还有大半个月。努力努力,这些书可以看完。
谢梨建了个群,把这次要参加田野的四个学弟学妹还有季晨河都拉到里面。
梨子:【@所有人大家仔细阅读这个文件,这段时间好好看书,该准备的东西也可以准备起来了。】
有季晨河在,学弟学妹说话都小心翼翼的,挨着回复“收到”就不敢在群里说话了。
谢梨刚暗暗庆幸这四个学弟学妹比较好带,手机就连着振了几下,她被拉到了一个群里。
里面是那四个学弟学妹,没有季晨河。
孙浩云:【谢师姐,[大哭]怎么是中元节啊,我好怕鬼!师姐救命!】
言敏:【我没看错吧!这么多参考书!我还有两篇期末论文没写,看不完了啊啊啊啊!师姐救命!】
冯雪:【参考书看民俗史我能理解,《礼记》是什么鬼,我不想读文言文。师姐救命!】
吴成飞:【刺激!!!】
谢梨:“……”
她只能安抚大家:【还早,最近开始看,来得及。我和你们一起看,如果有要问的随时问我。】
她导把这四个人交给她,她就得负责好。
这四人中言敏和吴成飞是徐青柚的学生,也就是谢梨的直系师弟师妹,平时接触比较多。
言敏于是没客气,当天晚上便向谢梨求助:【师姐,有两本书我找不到,你那里有电子版吗?】
谢梨也正在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