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反派女将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03章 双方的阴谋阳谋(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李黎想的办法就是利用竹竿这种细小又不容易被瞧见的目标, 将火器用防水袋绑着在水里漂流过来。要么利用弩机投射在同一个地方。可以完成运输。

    两个人有办法运输。新天京确实送来一批新式火器,火器的威力虽然不如胡匈的,但待机时间短。而且数量也庞大。总共一千把。

    他们用投掷的方式将火器用防水皮革绑好, 投进一番的淡水湖里。番兵就下水去捞, 捞了不少武器上来。

    火器有了线段就很容易学会射击。

    谢氏内部本来就有不少练过的火器手。一千把空投过来,只损失了五十把。剩下九百五十把, 还有上万火子都保存完好。

    一番收到火器后, 对面突然停止攻击。炮也不打过来。谢集和李黎两人不敢松懈。

    这一千把火器是工部日赶夜赶,花费两年时间才赶下这一批稳定性的火器投入战场。听说华阴国之前就有五十把投入使用,用的效果一般。得靠量取胜,但总比没有好。

    洛川的谢氏商人开始陆续出事。谢氏商人纷纷出逃,去往一番。

    谢集收到自己族人被人袭击的消息,他去接见族人, 听见族人说洛川商人趁机夺走他们在北域的财产。谢集怒不可遏。

    李黎听说洛川商人趁火打劫, 他立即派一番的使者去和北域交涉。北洛得到消息命令洛川商人将财产还给谢氏, 抓的人也速速放了。

    谢氏的人带着财产纷纷逃到一番,现在回天京又不方便, 所以只能留在天京。

    他们一番还没直接跟匈兵对上, 就要面临自己的背刺。

    这让谢集感到十分不满, 对北域彻底失去安全感。李黎无法依据事实说服谢集,他只能尽量自己的私库弥补谢氏。

    谢集看在李黎那么有诚意的份上,也只能让一步。

    “眼下我们不能被后方牵动。否则将对战局不利。”

    谢集叹气道:“太子, 本将军岂能不清楚。就算我相信你,并不代表存在背后的隐患会消失。”

    李黎觉得不是办法。他派人希望北洛在战时能够管好后方。

    北洛本来已经处理几件类似这样的事, 现在一番不过是打个仗。还没打就一直要求不断。

    让北洛也有点不满。鉴于只是些小要求, 他也就满足了。

    之后又发生洛川商人的被一番流民打劫的事, 而且商人押送的还是北洛本该享受的贡品。贡品被抢, 北洛立即动怒。派兵堵在一番与洛川之间,房子流民再作乱。

    很快别的地方又出事了。这次是鹿儿渠,鹿儿渠旧势力举兵投降了城关。耶律文直接派兵将人剿灭,还搞了一出连坐制。将旧势力的亲属一一斩杀。制造了屠戮。

    其中还杀了一些无辜的人。将城关的百姓都往洛川那边赶。

    北洛顿时懵了。他这个儿子什么操作?他立即派人去确认,耶律文却找借口说是为了保证鹿儿渠能够安稳对各国开放。是国之利益不可侵犯。然后耶律文还送去这个月的关税,总共三十万。

    比洛川一年收支还高。

    北洛收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只是提醒儿子继续维持秩序就行。一番那边他会处理,对待李黎完全是两个态度。

    北洛与耶律文的一举一动都被两方所知。

    单雨候在鹿儿渠,满意地看着为母国开放的二个港口。现在二皇子的人都在修路,修一条长达十里的路,可以直通城关。

    他踩着脚下干硬的水泥,面对如此造价实惠又耐用的水泥地。他都不由赞叹道:“南中原果然还是人才济济。我国都未发现的东西,竟让他们提前发现了。”

    “待此战过后,我也要在这里开个水泥厂,让母国子民都能用上这便宜又耐实的大路。”

    旁边的二皇子耶律文还坐在太师椅上,他喝着茶,笑呵呵道:“此番一战,输得只有他李黎。”

    “可怜我北域的太子还蒙在鼓里。”却一点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两国之间垫脚石。

    单雨候见他优哉游哉的样子,他提醒道:“洛川除了你我的人,还有别人在作怪。”

    “二皇子可别大意了。您的八部将就是个刻骨铭心的教训。”

    此话一出。耶律文表情瞬间阴戾万分:“这次绝不会让吃里扒外的东西,损害本皇子的利益。”

    单雨候看起来并不相信耶律文。因为他已经被着过一次道。

    耶律文派去洛川的人,抓了不少暗中散播消息的暗桩。大多数还是中原人。耶律文将人全杀了。然后抓到一个说书先生,说书先生被指定为幕后主使人,让耶律文拿来与单雨候讨价还价。

    “这次使者该相信我,我绝不会犯第二次错误。”

    “希望如此。二皇子,我们王在你身上可是下了很大的血本。”单雨候勉强相信他的实力,因为他确实抓到不少挑拨洛川和胡匈的眼钉子。

    洛川再也没有散播谣言的人敢顶风作案。北洛为此耳根子清静不少,再加上他听说一番已经收到天京的火器。他就睡得更安稳了。

    来日他和胡匈谈判的筹码将更多。届时新天京看在他抵御胡匈的份上,也会着重考虑一下与北域的相处。

    他就不信现在的时局,新天京相对朋友,肯定不想再多个敌人。到时凤宁肯定会向北域低头,从而拉拢北域。

    他和儿子只要分头行事,就能轻而易举在两国之间获得好处。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他转头协助一番打胡匈。获得新天京的另眼相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