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反派女将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9章 女弟子对女帝线(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谢兰芝从未遇到过带着孩子的女流氓。

    她想再给人一拳, 对方就高举双手投降。要是寻常人肯定会先下跪求饶,女流氓即使害怕也没有下跪,应该是没有跪礼的习惯才没有条件反射。

    毕竟墨家主张思想:兼爱非攻。于封建时代本就超前。

    此人不受儒礼束缚倒也符合墨家弟子的特征。但行举不规也未必严守墨家的纪律。

    她记得墨家纪律严明到六亲不认。

    小凤凰说此人是落榜生, 那学习自然不好。

    如今她又从北方南下, 说明小凤凰的情报很准确。

    女流氓身上确实处处透着情报上的特征。

    地上跌坐的小女孩似乎不死心,还在往身上掏瓶瓶罐罐想要反击。

    谢兰芝瞥了她眼, 微微一眯, 危险的气息滋满周身。

    墨家女弟子顿时按住女儿的手,对她摇头。

    小女孩十分疑惑,完全没察觉到危险:“娘?”

    “这个人和以往应付的不同,不要妄动。”女弟子小声道。由于她披头散发,又挨近白白嫩嫩的小女孩身边,活像个正在哄骗幼童的人牙子。

    谢兰芝屏住呼吸已快三分钟, 慎刑司地处偏僻, 巷口四通八达一灌风, 靡留的香味瞬间被吹散。

    谢兰芝重新呼吸,她指了指地上的章句命令:“将他们救醒。”

    女弟子不敢不从, 她能感觉到眼前这位浑身戾气透着股阴狠, 就算她那双眼再纯良, 可杀过人从容感是不会骗人的。而且她身上的内功...很奇怪。

    她让女儿拿出一个灰瓶子往章句身上浇,章句等人身体很快有了动静。

    一群人迷迷糊糊爬起,神志不清, 似是还没反应过来。

    这是神经性麻痹的药味。

    谢兰芝猜测女弟子手头功夫可能和化学有关。

    谢兰芝看场,母女俩也不敢使阴招。

    章句等人用了半刻钟才换过来, 但其他牢吏都有后遗症, 纷纷扶着墙根呕吐。

    章句勉强忍住, 他缓过神立马朝谢兰芝跪下:“属下, 属下无能,竟中招了。”

    “不必自责,你从开始就中了她的毒。”谢兰芝对章句的实力有几分掂量,确实比一般慎吏强。

    章句顿时警惕朝女弟子拔起飞镖。

    女弟子赶紧摆手:“大侠饶命,我都给你们解了。再者说你们殿下还需要我的情报。我的价值很大,你们就这么杀了我,很浪费的。”

    小女孩配合点头:“我娘可厉害了,没有她迷不倒的人。”

    “迷?”谢兰芝道。

    女弟子赶紧捂住女儿嘴,心想,迷不倒的人就在眼前,都怪她太宠她了,害得小丫头片子今天不像平时那么机灵。

    她赶紧补充道:“大,大人,我女儿说的那个迷不是药物,是迷人。没有我的魅力迷不倒的男人。”

    章句:“......”

    章句沉默,他怎么会输给这种人?

    男人?谢兰芝露出笑容,阴恻恻的气息:“你不是喜欢女人?还对我的女人更感兴趣。”

    女弟子一顿,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莫非这位是...殿下传说中的夫人。

    如今的南部霸主——谢英!!

    谢兰芝让章句将人抓进慎刑司,她要亲自审审。

    挑了间暗室,南边有个小窗,仅有一丝光线照进。

    母女俩似乎早熟悉这种地方,进来就跟回家一样习惯。

    外面是半敞开的牢门,里面铁一层门,外面铁一层门,专关重犯。

    慎刑司的刑具都挂在污迹斑斑的泥墙上,污黑一片,似鲜血暗下来的痕迹。

    章句搬来凳子放在地上,谢兰芝掀起长摆,坐在凳子上,两条修长的腿叠起。

    “二十年前就迁移去胡匈的墨家弟子怎么会来天京?”

    女弟子讨好一笑:“民女叫鲁晴。敢问您就是天京的新主谢元帅?久仰大名,民女都胡匈听说过您的事迹。”

    “您果然是巾帼不让须眉,人中龙凤。”

    话落,她怀里的女儿拱了拱似乎不满母亲的说法,她噘着嘴道:“爷爷和爹爹才是最厉害的。”

    她倒是勾起好奇心。

    谢兰芝让人买了串糖葫芦过来,隔着栏门叫小女孩过来:“跟姐姐说说你爹爹和爷爷有多厉害?这串糖葫芦就是你的了。”

    “切,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小女孩非常不屑地吞咽口水。

    “咔”一声,谢兰芝咬掉一颗冰糖葫芦,将目光转向她娘:“说吧,来我天京有何目的?”

    小女孩眼巴巴看着糖葫芦。

    “谢元帅应该都调查的差不多。”女弟子道:“我来,是听说九晋的凤宁殿下回天京主事。”

    “我是代父来确认旧识后代的安全。”

    “这么说来,你父亲与本帅的岳父是熟人。”谢兰芝一手冰糖葫芦,一边陷入沉思。

    早先听说西城帝年轻时收养过一批墨家子弟,后来为太上皇不喜就解散墨家子弟。本来墨家子弟可以继续留下,太上皇不知抽什么风听信佞官谗言,单将墨家无君无父无三常五纲的倡导挖出来,造谣墨家子弟试图目染耳濡影响太子,动摇国本。

    一旦太子登基便会废儒兴墨,因此墨家被太上皇忌惮。

    大晋又是独尊儒术的国度,三纲五常早已深入骨髓。

    如此反儒家之学,必然要掐死在摇篮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