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青云路(科举)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一百零四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再后来那天的事, 阎棠芝就记不清了,因为到后面,她的脑袋一直晕晕乎乎的, 乖巧地跟着爹娘问好,行礼。

    在他们跟鲁家人一道跟着沈大人她们一道来兴化府的路上,母亲时不时地就会带着自己去陪沈夫人说话。

    沈夫人当然也是很好的, 她温柔大方,待人可亲, 懂得也很多,听说还是京都中一位很有才名的夫人的弟子,这也是为什么她虽然出身低微, 但却极少有人议论她与沈大人并不相配的原因。

    真是羡慕沈夫人。

    若是自己也能离他更近一点儿就好了。

    阎棠芝托着腮想。

    ……

    沈伯文自然不知后面的马车中还有人在惦记自己,他此时正在跟老何说话。

    “以往官府遇到这种情况,都是如何做的?”

    老何想了想,道:“大部分时候,都是修理堤坝桥梁,疏通沟渠, 以及修固水库等等。”

    沈伯文颔了颔首, 心道《荀子》之中亦有:修堤梁, 通沟浍,行水潦, 安水臧,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 司空之事也。[1]

    他心下稍稍叹了口气,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 人们面对天灾的时候, 往往都是渺小的,但在现代时,除了人们坚强的意志力之外,还有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帮忙,而在古代,却只有前者。

    自己不能将希望都放在不知道能不能起到作用,或是不知能多大作用的堤坝水库上,回去之后还应当盘点一番衙门库房的存粮,若当真发生旱灾,及早把控市场价格,对商人们严加管制,然后向朝廷汇报,希望能及早赈灾才是。

    在天灾面前,个人的力量是极其有限的,但却并不能因为如此,就什么都不做,他们这些人,既然手中有这样的权利,身上自然也肩负着责任,所以才要尽更大的努力。

    他们两个说了会儿话,就进了城。

    老何原本想让他们住在自己家中,但沈伯文思及自己这一行人的人数并不算少,便婉拒了,找了间客栈住下了。

    等用过晚饭歇下之后,已是夜色沉沉,星子高悬。

    大家都舟车劳顿,脑袋一沾到枕头就睡着了,一夜无梦。

    翌日,阎棠芝为了避免被自家父亲送回去,早早地就等在沈伯文的门口。

    “吱呀”一声,房门从里面被打开,沈伯文穿了件天青色的道袍,姿态闲适地走了出来,自然而然地也瞧见了候在自己房门口的人。

    脚步顿住,正当他在想是装作没看到直接走过去呢,还是应当找阎师爷聊两句的时候,阎棠芝忽然往前走了一步,不伦不类地对他拱手行了一礼,然后不好意思地道:“草民……见,见过沈大人。”

    她还在努力维持着自己身上那一戳就破的伪装呢。

    沈伯文却不想配合她,他们此番出来,是做正事的,并不是带着小姑娘玩闹的,于是他正了正面色,看向对面之人,态度良好地开口问道:“侄女寻我有事?”

    他自觉态度和语气都很温和,然而小姑娘一听他这话,脸色霎时变白,眼神控诉地看向他,脚下甚至都有些不稳,泪光涟涟的,忙不迭地抓住了走廊的扶手。

    沈伯文耐心地等她说话,然而半晌过了,她还是一言不发,他的耐心终于耗尽了。

    他礼貌疏离地道:“若是无事,我便让阎师爷早些送你回去吧,想必令堂在家也很是记挂你。”

    说罢,便直接了当地下了楼。

    哪怕是不用脑袋想,都知道她肯定是偷偷从家里溜出来的,阎夫人怎么可能放得下心,说不定把家里都翻遍了。

    还有许多正事要做,无心再在她身上多花时间,沈伯文下楼之后便让唐阔替自己给阎师爷带话,暂且给他放两天假,让他带着女儿先回府城,其他的事便先不用操心了。

    阎师爷在收到这条传信之后,面色登时就不大好看了,不是对沈伯文,而是对自家这个不知轻重的女儿。

    然而他自诩是个君子,从来没有对儿女动过手,饶是现在气得吹胡子瞪眼,也只是指着阎棠芝又把她骂了一顿,然后带着不知为何看上去失魂落魄的女儿上了马车,立马回城。

    老何的老家在这里,自然不会跟他们一道住客栈,鲁师爷下楼之后没有见到阎师爷,不由得问起来,唐阔便替自家老爷答了,只说阎师爷家中有急事需要赶回去,并没有说别的,鲁师爷也就识趣地不再多问了。

    一道用过早饭,与老何在客栈门口回合之后,他们继续实地走访调查。

    走完四个县,前前后后总共花了十天时间,结果却不大乐观。

    四个县情况都差不多,只是或轻或重的区别,虽然这种结果在沈伯文的预料之中。

    时隔数天回到家中,周如玉一见到他便吓了一跳,一边上前来亲自替他更衣,一边话中带着一丝心疼地问道:“怎么才出去了这么几天,就瘦了这么多?”

    不光是瘦了,每天都在日头底下,还黑了许多。

    好在人长得好看,哪怕被晒黑了也不丑。

    沈伯文不欲把外面的情绪带到家里来,闻言便同她开了个玩笑,“前些日子我还觉得胖了些,现在倒是正好了。”

    周如玉又哪里不知他是在宽自己的心,没有多说什么,只亲自去了趟厨房,晚上整顿了满桌子的好菜,要替他补一补。

    在外面的时候的确没有吃好,沈伯文很给面子,一气吃了三碗饭,最后还舀了一碗汤慢慢地喝着。

    一边喝,一边听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