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妃她福运绵绵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4章 搂腰(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王爷志向高远,何必自谦。”说这句话时,谢清玄的语气极为笃定。

    玉妩闻言,心中暗自诧异。

    须知太子被废时,朝堂上许多人便嗅到苗头,猜测元后的这双儿子彻底失了帝心。

    后来淮阳王受责重病,卧床等死的小道消息满天飞,更是坐实了猜测。

    上次玉妩回府时,钟固言虽只是粗浅说了几句,玉妩却也知道,朝臣中几乎没人觉得淮阳王能东山再起。就连钟固言都觉得,淮阳王虽性情倨傲,到底有将帅之才,落到这般下场着实可惜。

    谁知谢清玄却会这样说?

    玉妩下意识看向周曜,就见他默然不语,只管拿目光打量着谢清玄。

    从头顶到脚尖,徐徐审视。

    好半晌,他才道:“既是投奔,可有见面礼?”

    “兵部的那个李盛,有把柄在信国公手里。”谢清玄稍稍凑近,低声说道。

    周曜的脸上分明露出错愕。

    李盛这个人,周曜实在是太熟悉了!

    从前公事上的往来姑且不论,这回周曜因所谓的贪扣军资、勾结重臣而获罪,李盛便是其中攀咬最紧的人。为踩死周曜,李盛甚至不惜抖出自身罪行,以曾与周曜勾结合谋为由,捏造出许多罪证,将他为别人办的脏事栽到周曜身上。

    乾明帝原本对李盛极为器重,见状岂能不怒?

    依律处死李盛之余,亦听信诬告,重惩淮阳王府上下。

    周曜原先想不通李盛为何舍身攀咬,让狄慎去查时也没多少头绪。听谢清玄这话,李盛的背后竟藏了个信国公府?而这两家的往来太过隐蔽,即使是狄慎竭尽全力,拜月门鼎力相助,也没探到半点蛛丝马迹。

    那么——

    “你是如何得知?”他问谢清玄。

    谢清玄终于露了点笑,却颇觉无奈,道:“高门贵户的内院里常常藏满了秘密,有些事情的关窍,也可能藏在不起眼的仆妇丫鬟身上。贫道凭着这点虚名出入内宅,从妇人口中,有时反而能探到蛛丝马迹。”

    但在那蛛丝马迹前,必定已有了些眉目,才能有的放矢,揪住幽微而有用的线索。

    否则,谁会傻到泄密?

    谢清玄在入京之前必定已查到了些东西

    但再问下去,谢清玄却不肯说了。

    周曜虽说脾气不好,却也不至于无缘无故地对人刑讯逼问,见谢清玄捂紧了不肯说,便暂且作罢——反正这道士进了王府,除非他点头放行,否则插翅难逃。此人究竟是何来意,如何推断出这些隐藏极深的秘密,有的是时间慢慢查。

    遂带了玉妩动身离开。

    临行前,又当着谢清玄的面,极散漫地将手臂搭在玉妩肩上,是搂着她前行的姿势。

    这自然是故意的。

    来客院之前,周曜便觉得谢清玄在他跟前的态度着实古怪,方才带着玉妩一番试探,心中更是诧异。

    明明居于淮阳王之位的是他,玉妩只是一介孺人,但谢清玄对他吝于行礼,待玉妩倒是恭敬有加,便连说话时的态度语气都迥然不同。

    周曜甚至觉得这人之所以来王府,八成跟他的小孺人有些干系。

    难道是暗中倾慕,故而寻机靠近?

    不知怎的,周曜无端又想起了信国公府的那个陆凝。

    所谓的青梅竹马,总角之交。

    他不自觉收紧手臂,揽着玉妩靠在他身上,察觉谢清玄投来的目光后,更是将手臂下挪,揽在了玉妩的腰肢。

    少女纤弱,细腰如柳,隔着夏日里单薄的衣衫揽上去,柔软之极的触感令他指尖都似有些酥麻,一路蔓延到心底。

    夏日拂过的暖风里,鼻端也嗅到了少女身上的淡香。

    娇躯在怀,满目柔旖。

    周曜的心跳在那瞬间微微停顿。

    而男人收紧的臂弯里,玉妩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他搂着她做什么?

    回到映辉楼后,周曜便命狄慎传消息出去,让拜月门深查李盛跟陆家的事。

    信国公府里,潘氏这两日也在念叨他。

    自打在梵音寺碰见玉妩,潘氏最初的愤懑屈辱平复后,心里不免犯起了嘀咕。毕竟,据她所知,玉妩自从嫁进淮阳王府,就跟进了监牢似的,整日里困在内宅,想必跟那半只脚踏进坟墓的淮阳王一般,死气沉沉的。

    直到后来,才强撑着回门、赴宴,到人前露面。

    潘氏一直以为那是她在虚张声势。

    但梵音寺里碰见后,潘氏又觉得不像那么回事。

    毕竟,钟家女眷都没什么心机。

    像玉妩那种自幼长在乡野的姑娘,除了长得还算出挑外,并无过人之处,论心机城府,更是半点儿都不及陆幼薇这种高门贵女。

    小门小户的孩子未经历练,总归傻里傻气的,喜怒哀乐全都写在脸上,也极容易分辨。

    那天狭路相逢,玉妩的气色明显很好。

    若淮阳王当真重病不起,只剩半口气吊着命了,玉妩为前路发愁都来不及,哪还有心情说笑?若不是知道背后有淮阳王做倚仗,她一介任人揉搓的小官之女,哪来的胆量刁难与皇后交好的公府夫人?

    潘氏觉得,淮阳王八成是有了转机。

    若果真如此,那可大事不妙!

    毕竟信国公府早就跟乔氏上了同一条船,淮阳王病愈对陆家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

    因信国公和陆凝都不在,潘氏跟前没个能商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