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娇软废物在游戏封神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1章 清醒地沦陷(第1/5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吉山灾情第40小时。

    下午时分,本就闷热的天气再度升温,断壁残垣一层层堆叠,让灾后城市的地表温度无法散热;

    饶是踩着靴子或者运动鞋,仍旧忙碌在救援一线的搜救人员们,依旧能感觉到地面烘烤着脚底板的温度。

    尚且活动在外的人已经燥热难忍,可想而知还被压在废墟之下、还没有得救的难民们,正在承受着怎样的折磨和惊恐。

    “快快快!那边起重机抬升的支点断了,去几个人帮忙!”

    京市武警大队的休息区外,两个一身尘土的搜救队员前后进来,搀扶着一个神情痛苦满头大汗的队员;

    其中一人便是队长尹常明,“老李过来搭把手,扶他去处理一下脚下的伤口,他刚刚踩了个钢筋钉……”

    等在轮休的队友们接过受伤的伙伴,帮他把脚上的鞋子脱下后,才发现伤口处已被血渍泡得发胀。

    从兜里掏出两张纸擦擦汗,尹常明没忍住骂了句脏话。

    “他娘的,这鬼迷的老天发什么疯,今年一件事接一件,马上人都要活不下去了!”

    “谁说不是呢,年前还没这么多事情……”

    过年那会儿还是安安生生的,谁也想不到新年新气象迎来的不是喜兆,而是灾情。

    早春三月提前到来的梅雨季又快又急,跟泄洪似的连下了好几天,导致许多大江中下游的新稻毁于一旦,地处低洼区的偏远地区,更是被淹得家都没了。

    无数老百姓日子刚刚好过一点点,又被打回了原型。

    当时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是某县最大的养猪场一夜涝死,上千头已定出去的猪仔和成猪被大水冲走,崩溃的场长难忍破产背债,从湍急的河流跳了下去。

    于是网上全是议论和声讨气象局的;

    但那次本就是几十年来都不曾有过的事情,气象局也并没有预测到雨季异常提前。

    好在那场大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等雨季一走,日子又逐渐恢复平稳,这段记忆也就淡出了民众的记忆。

    谁知随着春季愈盛、盛夏来临,大家又发现事态朝着另一个极端走去。

    不少田地里种田的老农民最先发现了降水异常,他们是靠侍弄农作物养活一家,而尤其是南方作物吃水量大,约大半个月不怎么降水时,他们已经慌了神。

    一开始‘旱灾’的消息在网上蔓延开来时,大部分普通民众都认为是在危言耸听。

    “这都啥年代了啊,哪儿来的旱灾啊,别传播谣言了行不行,我还世界末日了呢哈哈。”

    “一两个星期不下雨不是正常么,我们这边一个月不下雨也是正常情况好吧。”

    “看楼里的发言就知道无知者还是多的,天气旱和年代有个毛线关系,看清楚新闻上写的是哪儿,那里本来就是南方农业大省,过去几十年降水量都是本国最多的,尤其是岷江下游。现在连那边都快一个月没飘毛毛雨,本月全国降水量几乎没有,你们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真的不是危言耸听,老家是岷江的,那边的亲戚都说大旱要来临了,现在都是抽岷江河的水勉强灌溉作物,再不降水今年这批早苗要侍弄不活了。”

    后来无降水持续到一个月、一个半月后,大家才真正慌了。

    吃水需求量大的南方尚且不提,连一些北方的百姓都感受到了空气愈发干燥,城市里的植被叶子蔫头蔫脑。

    这场持续了大半个星球的旱灾,给全球经济一记重创,一些以对外出口作物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业大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赤字。

    任凭气象专家们怎么观测、猜想,都无济于事,雨水该不下还是不下;

    各种国际阴谋论、灾难论在内网外网齐出。

    无论民众们怎么恐慌、怎么哀嚎,从春4月底到现在10月,本国降水日记录最多的城市也不过二十天左右,可想而知其他地方的降水有多么恐怖;

    而这已经是国家尽力补救、人工促进降水的结果。

    若是科技尚不发达的古代,恐怕真会发生遍野焦土、寸草不生的情况。

    有不少专家学者信誓旦旦,认为这场旱灾会像异常的梅雨一样,到了一定的程度和时间就会随着季节转变过去。

    可九月过去了,十月已快到中旬,天气还如盛夏一般炎热,让许多人陷入恐慌和绝望之中。

    好在这个国家的其他产业还能正常运作,不至于经济崩溃。

    但现在网上各大论坛讨论度最高的、被顶到前排的‘末世帖’,再也没有人是抱着讥讽和玩乐的态度看待。

    一点开热议的帖子,就能看到不少网友们认真讨论‘超市抢水攻略’、‘各种天灾中该如何自救攻略’、‘简易滤水装置教学’……

    再然后,旱灾带给国民的缓慢性负面影响还未结束,便迎来了金省8.6级的吉山大地震。

    这相当于在本就焦虑恐慌的人海中,扔下了一枚炸弹,引发了热议和质疑。

    “地震第二天了,救灾工作的汇总还是昨天下午的,上面到底是怎么做事的?能不能查一下内部腐败问题,还有灾区物资的细则什么时候能放出来?”

    “为什么今年这么多灾多难,地震局气象局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吉山那边确实地震了需要物资,可把临省的淡水额度分调是什么意思?现在每家每户已经限水了,我们也很缺水的好吧!”

    “我早就说过了,这些年到处建场开矿,早晚有一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