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重生后我成了国家的外挂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3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户部的进度还算快,整个户部所有官员没日没夜的忙了三天。三天之后,户部侍郎就把康熙要的五年内所有关于河南现有耕田的统计,拟好奏章放在了乾清宫的案桌上。

    奏章详细的说明了,现在登记在册的河南的人口,包含农籍,商籍,工匠籍以及官籍,总数量为九百八十万。因公务人员少,河南的总面积无法确切丈量,但已知登记在册的现有良田是六百七十万亩。所有持有者的具体姓名也有具体的典册。

    有了详细的数据,再开会时制定相关政策效率就高多了。

    康熙拿到户部上报的折子,看过之后,心里大概有数。第二日一早,就把此事在早朝上宣布,让朝臣们讨论是否有其他要补充的。

    有耳报的朝臣已经通过了一些渠道听闻,但没有的则尤其惊讶。更令众臣震惊的是,朝廷竟然允许百姓持有开垦出的荒田。

    当即有人站出来反对,认为现在默许百姓持有开垦后田地,会让百姓升起贪念导致互相倾轧,恐怕一乡或一村之人会因此而内斗。开垦出的田地应由当地府衙统一分配管理,则更利于朝廷税收。

    除此之外,反对派认为,利用当地科考学子监督政策执行这事,同样有待商榷。以科举学子作为朝廷喉舌,恐会引得学子们反感,更不利于招揽人才。

    有人反对,自然也有人赞成。赞成者认为这是为民谋利的好事,以耕田做奖励,更能激起百姓开荒的劲头。

    对于利用学子监督之事,赞成派同样认为,学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就是为了入朝为官,为天下百姓谋生计。考试之前监督官府做事,可以当做提前入官场的历练。

    这样更利于成为百姓们的父母官。

    两派之间不能互相说服,争吵程度堪比巨浪击石。到最后,还是康熙亲自发话此事已成定局,反对派才渐渐安静下来。

    没有了反对之声,众臣把此事仔细商量过,又在胤礽原来的建议上补充了数条规矩。

    具体补充如下:

    第一,现在已经耕田超过五亩之上的农户不得再参与开荒,每个参与开荒的人必须在当地官府核对,并登记好户籍之后才可以开荒。所有外省百姓,无论何籍,皆不得开垦荒田。

    第二,已有耕田或者原本耕地现已荒凉的人家,如想参与开荒,原持有田地不得超过3亩以上。原有土地也要有当地府衙所开具的书册才可以申请。

    第三,所有商籍人口不得参与开荒,所有官籍三代内宗亲不得参与开荒。

    第四,所有开出的良田全部由当地府衙进行登记,并且造册在案。所有田地从开荒之日起,不得擅自买卖或转增他人。

    第五,所有商户现有田地,不论是否隐田不报,都按照现有数量合算。如日后再发现其隐田,则按照重罪论处。

    以上种种规矩,皆由公文形式通知到各府。河南地域内所辖九府,必须以公文上的规矩作为开荒守则,若有违背,同样以重罪论处。

    之所以设定这样的规矩,一是怕因为初步尝试,步子迈的太大会导致结果并不那么喜人,二是怕其他省人员听闻有这样的政策,会通通涌入河南地界,间接使外省人口大量流失。

    要知道,去年一场旱灾,各地的人口变化之大,可要比丰年大的太多了。

    当然,朝会时除了讨论规则,顺便也确定了,开荒之后暂时先种植番薯,种植时应由府衙宣讲如何施肥等小事。

    这场朝会,同样是从日头初升,开到了正中午太阳高挂天穹。散朝后,内阁把会议讨论出的内容全部总结,预计将会在两日后,把这些公文由专人快马加鞭递到石文辉手中。

    因为一直陪着听政却又插不上嘴,胤礽从早晨站到中午。还是康熙听取意见时余光瞄到儿子不停的转换重心,才意识到孩子可能是站的腿麻了,让人搬了椅子给他,这才没让胤礽干站一上午。

    前朝事他现在因为年龄限制,参与感极低。但这次给他汗阿玛提建议的成功例子,还是给了胤礽一些鼓励。

    这件事让他明白了,他汗阿玛是不介意儿子出于公心的立场为百姓谋划的。

    同时他也在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拿捏分寸感,所有的计划必须一步一步来,宁愿慢一点,也要稳一点。

    虽然插不上嘴,但他的脑子也没闲着。做好“花瓶”工作的同时,也在默默听着系统讲今天的物理课。

    物理与化学不同,化学好歹还让胤礽能动手做做实验,有点参与感。但物理,尤其前期都是死记硬背,还要自己理解并融会贯通的知识点。

    所以胤礽的物理课程进度相对比较慢。

    更惨的是,这门课程所有的知识点,通通与他前世几十年,加上重生后几年的人生认知完全相悖。

    别的不说,就光“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这一条,就让胤礽连着琢磨了好几天。

    不是琢磨运动,而是琢磨“何为宇宙”。

    系统解释过“宇宙”的概念之后,胤礽怎么想怎么觉得,结合他之前上过的地理课程,系统很可能还是在忽悠他偷偷学习钦天监观测天象的技术。

    当然,最后他在系统的解释下打消了这个念头。但这相悖的结果,就是系统不得不把每一个知识点拆开了揉碎了,再加上动画掩饰,一遍又一遍不断重复的讲。

    这样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好歹让一贯自诩为大清最聪明皇子的太子殿下,在物理的大道上,勉强开了一点窍。

    开窍之后就好说了,按部就班的上课就是了。但比物理课还让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