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卸甲后我冠宠六宫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2章 王师北定(中)……(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北戎的城池分布与大楚不同, 它们并不是全都连接在一起的,两座城之间,常常隔着一片茫茫草原。

    这就给大楚的围困战术提高了可能性。

    遇到难以攻打的城池, 曲红昭就命大军将四面城门团团包围, 不放出一个人。

    待到城中水尽粮绝时, 又等不到外援, 自有人会选择投降。

    眼前这座城外,楚军已经围困了整整十日, 城中的人还未屈服。

    曲红昭却表现得很悠闲, 借此机会休整大军,甚至还有时间去读一读鸽子传来的信件。

    这是徐杏霜的信, 此前, 越州传来消息, 她已然恢复了记忆, 整理好情绪后,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一展抱负,还问曲红昭的军中缺不缺军医。

    在这次出征中,徐家人帮了不少忙, 徐家家主派了十几人过来随军, 帮忙医治伤者,作为曲红昭救了他妹子的报答。

    曲红昭便没有让徐杏霜也一起过来, 只是给她回信, 言明自己在宫里有一位朋友,食不下咽睡不安枕, 请她帮忙医治。

    又过了一段时日,曲红昭收到徐杏霜从宫城中寄来的信,说她为皇贵妃看诊过, 虽然麻烦了些,难以根治,但未尝不可缓解。

    曲红昭问她在宫中是否还能适应,很快收到回信,信中写到她和几位太医偶有龃龉,不知为何他们并不愿意看到她为贵人们看诊,只想让她帮忙打杂。更有甚者,嘲讽她为何不回家奶孩子。

    但信件中也提到“但自从我偶然提到是曲将军帮我入宫之后,后宫的娘娘们都十分友好,分外照顾我,太医们也拿我没什么办法。”

    她还在信纸最末,用简单的几笔勾勒出了一个坏笑的表情。

    曲红昭一时失笑。

    她并不担心徐杏霜,经历过那般磨难却未被打倒的女子,面对小小为难,自是无往而不胜。

    邵军师掀开军帐帘子,正看到曲红昭对信微笑:“我的曲将军啊,我们还在打仗呢,你这是被哪个小妖精勾了心思去?”

    “是徐姑娘寄来的信。”

    “哦?给我看看,”军师凑过来读了信,“真好,她……”

    “邵军师!”还没等她发表更多感言,便有士兵匆匆来报,“李副将请您过去。”

    “知道了。”军师放下信件,匆匆离开。

    “二妮,”曲红昭看到在军营里忙来忙去的小姑娘,叫了她过来,“先别忙了,歇息一会儿吧,这是你徐姐姐寄来的信,你自己能读吗?”

    吴二妮这大半年来一直在军营里帮忙,干些杂活,快到午膳、晚膳时分就去给厨娘打下手,军中有了伤亡她就帮忙上药、清理伤口,她手脚勤快,军营里的人都挺喜欢这个小姑娘。

    “嗯!”她欣喜地重重点头,“军师教了我很多字,认不出的我还可以猜。”

    曲红昭笑道:“那你可真厉害。”

    看到小姑娘认真低头读信,曲红昭走出营帐,迎着初升的朝阳,看向了不远处的城池。

    在大楚所攻下的前几座城中,楚军军纪严明,并未因为以往两国仇怨就对当地百姓施加报复,更是从未烧杀掳掠。

    只有一次有人犯了禁,半夜爬进了一户普通的北戎百姓家,强迫了那家十五岁的女儿。

    被拉到曲红昭面前时,此人仍然振振有词:“将军,凭什么北戎人能在我大楚烧杀劫掠?我们却不能报复回去?”

    “因为我们不能以禽兽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曲红昭俯视着此人,“你看起来很眼熟。”

    那人闻言颇有些心虚地低了头,似乎想躲开她的视线。

    曲红昭却已经记起了他:“你是吴沟村的人。”

    “……是。”

    此人最终被依军法处斩,以儆效尤。

    这些事传出去后,有更多北戎人在选择开城投敌时少了两分犹豫。

    但如投毒官员那般激进者自然也有,曲红昭现下包围的这一座便是如此,他们已在这里包围了整整十日,此地官员不同意开城门,放出话来宁愿一城百姓陪他饿死,也绝不会便宜了楚军。

    不过大楚这边丝毫不慌乱,北戎士兵饿了这么久,就算想正面迎战也战不过了。

    只是事情的发展略有些戏剧性,又过了几日,他们还没来得及做出什么决策,城门居然开了。

    开门的人是城中的百姓,而那位拒不投降的官员,已然死在了百姓们的围攻下。

    大楚军这才知道,为了让守城的士兵保持体力,从第七日开始,此地官员就下令让他们开始食用当地百姓的肉。

    这与把大楚人当成两脚羊就有些不同了,百姓中有他们的家人朋友,士兵自然不愿。勉强服从了几日,还是受不住,想找官员说个清楚,却正碰见官邸的下人拿了吃剩的吃食打算倒掉,他们起了疑心,在官邸中乱闯,在库房中发现了堆得满满的粮食。

    这激发了所有人的怒火,杀死官员后,他们立刻开城门投了敌。

    每拿下一座城,曲红昭便会分出部分兵马驻守此处。

    有人愿意投敌,却也有人遵守拓跋澈的命令,在战败前毁了城里所有粮食和水源,让楚军得不到补给。

    这天,元衍正在曲红昭帐中议事:“再往北一百里外,有一座湖,除了城中被投了毒的水井,那是方圆千里内唯一一个能补给水源之处,北戎人必然会在此埋伏。他们等在那里,以逸待劳,我建议不要正面与这支人马对战,我们带的水还可以支撑到下一座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