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朝小食店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89章 两熟鱼(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瑞雪兆丰年, 这已经是十月以后下的第三场雪。

    汴京落雪,正是祝陈愿从明州参礼回来时,她去看陈怀和祁秋霜成亲了, 两个年少就相识的人, 终于在一起了。他们的婚事没有在陈家办,而是在军营, 在海上。

    头一次看别人成亲, 会有格外不一样的感想, 大概是因为她的婚期也将近了吧, 等过完年,等开春。

    祝陈愿年前很忙,腊月得备各种过节的吃食, 而裴恒昭也忙得焦头烂额, 一时两人有段日子没有碰面。

    到了大年夜,祝家宅院里香气扑鼻,直往外冒,年夜前祭祖, 又忙着打扫家里头, 里外都清扫干净,才赶在日落之前吃饭。

    桌上正中间摆了五辛盘, 还有百事吉,它不过是在一个盘子里放了柏枝、柿子和橘子, 只不过汴京天冷, 柿子和橘子都不好买。

    便买了小贩绣的绸子, 上面绣着这三样, 再打成结。

    年夜饭前得先一家人拆开这个结, 大家便人挨着人, 凑在烛光前拆开。

    临了到快拆完时,陈欢按在那解出来的绸子上,垂头说道:“今年挂绸子,让岁岁来挂,年后就要成亲了,有个百事吉的兆头也是好的。”

    她的声音略微有些低落,祝陈勉瞅瞅阿娘,又看看阿姐,显得也不是很高兴。

    “对对,让岁岁挂,阿欢你帮忙扶着些。”

    太婆拍拍她的手,上前拿过这绸子交到祝陈愿手上。

    百事吉得挂在房梁上才算数,祝清和搬了个梯子,祝陈愿不怕高,下面全部都扶着,眼睛一溜盯在她身上,等爬到中间,她举起手把这个绸子从房梁上抛过去,稳稳挂在上头。

    “哎,快些下来,这以后好彩头算是有了,我们岁岁明年一定会顺风又顺水的,家里人也百事大吉。”

    太婆嘴里说着吉利话,又赶紧扶着祝陈愿的手腕让她走下最后几步。

    挂完了百事吉之后,大家才算是正式开始吃年夜饭,除了必须要吃的馎饦,还有几叠干果子,酿肉、山煮羊、假煎肉等,还有太婆做得最拿手的两道菜:两熟鱼和炉焙鸡。

    炉焙鸡是先将整鸡烫熟后,再剁成大块,先翻炒一遍,再放料到砂锅里煮到收汁。

    鸡块色泽诱人,祝陈愿正准备夹的时候,祝陈勉站起来身来,先伸出筷子,稳稳夹了一只个鸡腿,放到她碗里。

    老气横秋地说:“阿姐,今晚你要吃什么,我都给你夹。”

    “哎呦,那可多谢我家勉哥儿了。”

    祝陈愿摸摸他的头发,当着他的面咬了一口鸡肉,煮到酥软的肉,都无需用多大力气咬,便骨肉分离。

    吸足了料汁的鸡皮十分有韧劲,而鸡肉细腻幼嫩,肥而不腻,一点都不柴,口感咸香,十分下饭。

    她吃完了鸡腿后,祝陈勉又很有眼力见地给她夹了一大块鱼肉,专门挑刺少的鱼肚子夹。

    两熟鱼做法极其复杂,是裹了山药、乳饼炸制而成的鱼,其中数十道工序就不一一赘述。

    鱼身上裹的粉衣还能拉出细长的丝,煎到表皮微微泛黄起皮,咬下去能听见粉衣簌簌落到的响声。

    奶香气很足,口感微酸,鱼肉在粉衣里被焖出丰沛的汁水,又有蘑菇熬出来的汤头,鲜嫩的鱼肉多几分浓甜的味道。

    这一顿饭吃得一家人很满足,太公还摸出了他自己带来的老酒,给每人倒了一杯,喝着小酒,吃着小菜,才着实是最美的。

    从初一到十五的日子,祝陈愿一直在家里陪着长辈,又得被教授婚前礼仪的事情。

    过了年,开春后,祝家的信件从汴京先发,而后发向明州、杭城、宿州多地。

    春日天晴好,宜婚嫁。

    裴家送过催妆礼的第三个晚上,就表示祝陈愿明日得出嫁了,送别了外祖母、外祖父还有各个哥姐好友,最后一晚,是陈欢跟她一起睡的。

    娘俩从她八岁学厨后,再也没有睡到过一起。

    祝陈愿躺在陈欢的怀里,直到这个日子临近了,才越发感伤。

    “岁岁,阿娘也没什么好能教你的,等嫁到了裴家,好好过日子,别跟含章吵闹。你婆母是个好的,便是日后她不跟着你住在一起,你过年过节都得送些东西去。”

    说着说着,陈欢有点哽咽,“只要你在汴京,想什么时候回到家里来都成。要是含章对你不好,别忍着,回来跟阿娘说,阿娘会帮你出头的。”

    “阿娘。”

    祝陈愿眼眶泛红,陈欢摸摸自己的女儿的脸,养了这么大,现在要亲自把她送出去了。

    “睡吧,阿娘今晚抱着你睡,就跟小时候一样。”

    跟小时候那样就好了。

    五更天的时候,母女两个便醒了过来,等洗漱完后,陈欢抱出自己绣的嫁衣,放在床上。

    “岁岁,我帮你穿嫁衣,也让阿娘好好看看,跟我年轻时候一样不一样。”

    这件嫁衣陈欢绣了半年,青绿的嫁衣,边缘满绣,针脚细密。

    她帮着祝陈愿一件又一件穿上,等穿戴完,看着自己女儿身着嫁衣,眉目艳艳,跟她当年那么像。

    一时有些悲从中来,大喜之日不好哭,她又挤出个笑,直说道:“我们岁岁,比阿娘当年还漂亮,我瞧着天也快亮了,你的几个姐姐,朋友定也想来给你道喜,我去外面瞧瞧,顺便叫喜婆来给你化个妆面。”

    出了门,眼泪才落了下来。

    祝陈愿也没有出嫁的喜悦,想着以后再回来,这就是娘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