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45章 三干(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副主任闻言呵呵一笑,“那你好好干,别忘了你们之间可还有赌约。”

    赢了老梁,漂漂亮亮的赢下来,届时才能不受掣肘。

    这是傅长缨最需要的。

    “我知道,不着急,这还没开春呢。”

    着什么急呢。

    ……

    立春刚过,乡下跟黄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就听说了小道消息。

    不外乎是今年夏种的事情。

    “听说市里头要弄一个酒厂,要提倡咱们种高粱。”

    “万一不是呢?”

    这种消息,真真假假的。

    金城本来就有酒厂,哪还用再建设?

    市里头这是从哪里发大财了吗?

    有脑子的一分析就知道,这消息做不了真,肯定是假的。

    实际上也的确是假的。

    农业种植一向存在无脑跟风的情况,曾经被取了各种诨号的农副产品,背后莫不是国际期货市场翻云覆雨,真正赚到钱的农民又有几何?

    被金融市场收割了而已。

    你说他们无脑?实际上谁不想挣钱呢。

    城市的白领金领老教授遭遇诈骗的不也比比皆是?骗子才是最该被唾骂的人。

    只是沾了个农字似乎就变得脏兮兮,不埋汰几句都没办法划清界限显得自己高人一等似的。

    谁还管祖上数三辈也是泥腿子出身呢。

    再者说,农田里的确种不出多少钱来,消息又滞后。

    利好落地就是利空。

    农民哪懂得这些个道理?

    如何正确的引导农民种植,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

    长缨当扶贫村官的时候,为了这事没少想。

    不过眼下倒是没那么麻烦,毕竟还是公社为单位的集体生产,处理起来就方便多了。

    按照金城市的惯例,三干会并非在春节前开,反倒是安排在年后召开。

    反正还没开春忙活呢,一样能够总结去年的工作,顺带着展望下今年的情况。

    今年过年晚,春节后没两天就是雨水。

    等三月初开三干会时,已然惊蛰。

    市里、县里以及公社三.级干部齐聚一堂,开三干会。

    公社这边跟往年墨迹磨蹭不同,今年十分积极主动,主要是惦记着种甘蔗的事情。

    农场才多大点地,公社就不一样了,动员起来就能种甘蔗,他们虽然不懂怎么种,但有人教就能好好学。

    公社的书记们一个个的提前到来,瞧到熟悉的老伙计脸上露出憨憨的笑。

    等一打听,觉得自己这又遇到了一个强敌。

    全市都种甘蔗的话,那糖厂能收下这些甘蔗吗?

    自然不成。

    五县一区加上长缨和市里的三个人这会议室里一共64个人,除了讲话的长缨本人,其他人目光都落在她身上。

    54个公社去年的收成如何,今年有什么计划安排,长缨一个个的问,有觉得不对的地方直接翻出不知道什么时候整理出来的档案,找出来问到底怎么回事。

    上午八点半就开会,愣是看到下午一点钟都没吃午饭。

    总算雨露均沾后,说得口干舌燥的傅长缨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我知道我年轻,要是论工龄,我比不上在座的绝大多数人,比种地经验我也比不过大家。不过我也不是纸上谈兵只懂嘴皮子的主儿,我记得东固县的黄门关公社去年弄了不少的沼气池对吧?”

    黄门关公社的书记连忙回答,“是,那沼气池可真是好东西,咱们村子里现在都能用上电了,这还得多谢咱们的子弟兵和市里,听说是傅主任您和军区那边商量,让子弟兵帮咱们修的沼气池。”

    长缨笑了笑,“应该的,有了电就方便多了,我下乡插队那会儿也不舍得用灯油,花钱买灯油哪比得上吃点馒头吃口肉香呢?”

    她的话惹得在座的人都笑了起来,这位领导一贯喜欢提及自己下乡那会儿的事情。

    “有了沼气池就方便多了,这沼气能发电也能用来做饭,就连沼气池的残渣都能来施肥浇地,说一身是宝也没说错什么。”

    “咱们这时候可比我下乡时候好得多,那会儿我们可没发电机组,跟县里千辛万苦申请了几台,后来再想要就得自己用钱去买。哪有这个钱?为了这事,一起下乡的知青去工厂里帮忙干活,也有去捡煤渣的,反正没少折腾才弄来发电机组。咱们现在多省事呀,只要你们有需要,写好了申请市里头都给批。”

    黄门关公社书记感慨万千,“是啊,去年咱们小兰村泥石流,当时傅主任您也在,村里人都说要不是您坚持,指不定要死多少呢。”

    小兰村的泥石流让东固县的姜万山好一番提心吊胆,后来逮住机会把县里头那些不正规的作坊全都勒令修整。

    别的不说,现在没有那种不正经的小作坊是千真万确。

    姜万山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们东固县一共七个公社,黄门关公社的效果很好,我想着今年在其他公社推进沼气池修建。”

    指望县里给拉扯电线麻烦的很,一来花销巨大二来县里的供电厂压根供应不上。

    不过要是说让县里的机械厂做一批发电机组这倒不是什么麻烦事。

    小兰村的泥石流让姜万山想了很多,自己逃过一劫。

    那能不能再往上走走?

    想要往上走,那就得入了市里的眼。

    想明白大领导的心思,和她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