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5章 流言(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长缨换秘书的事情很快就传播开。

    消息传到乔军辉那里时, 乔副市长也没当回事,随口问了句,“小陈去哪了?”

    “听说被下放到公社里。”

    乔军辉手里的钢笔一顿, “哪个公社,去问问。”

    很快秘书就回了来, 听到红旗公社这四个字的时候,乔军辉脸上笑意荡然无存。

    她可真敢啊。

    “咱们这位小傅主任可真是大胆,地主家后代都敢用。”

    秘书冷不丁的听到这话有些拿不准, 领导说这话什么意思?

    是想要人去查一查吗?

    “那我让人去查查看?”

    乔军辉不置可否,只是笔触远不如之前那般流畅。

    市里来的调查小组让徐立川有些不安,他最担心的事情莫过于此。

    自己就光脚汉一个倒不怕什么,可要是牵连到长缨, 那可真就是罪过了。

    这边徐立川刚被喊过去还没坐下,这会议室的门就被推开了。

    市里来的两个人看到来人站起身来, “长缨同志,我们只是例行问话而已。”

    “我知道, 我就过来听听看,下次用人的时候好注意些,省得再给市里头添麻烦。”

    这话怎么听都透着几分嘲弄。

    市里来的人对视一眼, 这个工作可真是吃力不讨好。

    虽说市里头有监督权, 可谁都知道,领导身边的秘书往往都是熟人。

    这几乎是不成文的规定。

    人家还是县里的一把手, 用个使唤惯了的人怎么不成?

    “说一说你家里的情况。”

    徐立川咽了口唾沫,不想当着长缨的面丢人, “我家里就我自己, 父母都已经去世多年。”

    “你父亲什么情况?”

    “他爹是地主,不过建国前家里的土地都被分了, 连他父母的婚事都是组织上安排的。”长缨看着市里来的人,“这事可以去洪山公社那边调查,公社里的人都知道。”

    若是让徐地主直接孤独终老,这世上大概也不会有徐立川。

    偏生这门婚事还是组织做的主,现在又来清算徐立川,这算哪门子的道理?

    市里来的人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么一重关系,只能打电话回去请教该如何是好。

    可巧乔军辉去下面视察工作人都不在,请示的电话到了程主任那边。

    程主任的声音透着几分不快,“糊涂,地主后代都能被咱们的同志改造好,帮忙为经济建设做贡献,这不该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吗?”

    要是再听不懂这弦外之音,这俩人就是傻子。

    程主任俨然是傅长缨的后台,再跟长缨过不去那就是和市里的领导闹别扭。

    一把手和二把手在斗法,站谁还用说吗?

    调查工作很快就结束了,“希望你跟在长缨同志身边认真工作提升自我,不要辜负组织和长缨同志对你的信任。”

    说完和长缨打了个招呼便离开了,倒是没了来时的那几分气焰。

    徐立川送人到门口,回来的时候脚步都轻快了些,到了长缨的办公室门口这才又稳重起来。

    不能太轻浮,显得沉不住气。

    “长……主任你……您……”徐立川忽然间觉得自己不太会说话了。

    长缨被憋红了脸的人逗乐,“不用学陈秘书,你是你他是他,你们不一样。”

    这话让徐立川如释重负,“陈秘书真厉害,他怎么做到的?”

    其实人也就比他大几岁而已,怎么就能这么稳重呢。

    他大概一辈子都学不会。

    “多看多听就行了,虽然不要求你学得像陈秘书那样面面俱到,不过也得上点心。”

    “我知道,小薛说了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得有点样子不能给你丢人。”

    长缨莞尔,“他都会讲大道理了,成了你这两天辛苦下,把陈秘书留下的工作熟悉下,哪里不明白的就来问我。”

    徐立川继承了陈秘书留下来的那间办公室,准确点说是那张办公桌还有一系列的工作。

    刚过来得忙活好一阵子,长缨也没指望他立马上手,反正这会儿事不算多,慢慢来就是了。

    徐立川看着埋头处理文件的人,也没再多说什么,他尽快上手这些工作比什么都强。

    只是秘书工作到底和他之前所有的经历都截然不同,下午的时候徐立川就已经看得头昏脑涨,这么多文件,怎么都要处理。

    而且还有接不完的电话,关键是每一通电话说的事情都还不一样。

    来到这间办公室才两天,徐立川已经数不清自己到底办错了多少事。

    “长缨,要不换个人吧。”

    长缨头都没抬,“谁说你什么了?”

    “没有。”就算说也不会当着他的面,背后说他他就当做没听见。

    “哪里有问题?”长缨看着顶着黑眼圈的青年,“是公文不会写,还是不知道怎么回电话?”

    长缨很是耐心,一如当年在大湾村带着孩子和村民们读书认字一般,一字一句的教徐立川怎么来解析公文,接到市里、公社、县里其他部门电话时,又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应对。

    她是良师也是益友,手把手的教学让徐立川迅速的进入了工作状态之中。

    但也引来了流言蜚语。

    单身的青年男女走在一起原本就容易有传言,何况安排陈秘书下基层,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