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玉软花柔(清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38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胡氏年轻的时候长得颇有几分姿色,才引得柳清菡原身的阿玛在原身额娘去世不过三个月的时候,就娶了胡氏,哪怕现在胡氏已经年老,脸上的皱纹层层叠叠,头发也黑白参半,还是能依稀看出她年轻时的几分影子。

    虽是请安,可胡氏的态度不甚恭敬,甚至抬头直直对上柳清菡的视线。

    柳清菡瞧着胡氏有些阴冷的目光,不知为何,突然有一种心惊胆颤的感觉,那种感觉,并不是她自己的,仿佛像是原身本就有的恐惧感。

    一时间,被柳清菡压制在内心深处的记忆,突然之间如浪潮般翻涌而出,在进宫之前,原身的回忆,都是吃不饱穿不暖,动辄就被打骂,直到入宫后,才极力的忘却这些不好的事情。

    柳清菡被原身记忆影响,一时有些愣神,面色也不大好。

    皇后神色悠闲的欣赏着柳清菡的失态,红唇轻启:“淑贵妃这是怎么了?难不成是见了额娘太过高兴,连叫起也忘了?”

    胡氏闻言,忙抹了两把泪,满脸慈爱,声音哽咽道:“自从淑贵妃入宫后,奴才和家里人便从未见过淑贵妃了,仔细算来,也有二十多年了。”

    这番话说的情真意切,可落在宗室命妇的耳中,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淑贵妃得宠,众人皆知,且宫中规矩,哪怕不许嫔妃随意召见母家,但淑贵妃两次生子,若是有心,于情于理,也该召见一番,聊表心意。

    可现在,她们听着这胡氏的意思,怕是淑贵妃很不待见自己母家。

    只是,再是不待见,二十年不曾召见,难免有些心狠,也有些……不孝。

    那些资历深厚的命妇眼中立时带着不赞同,但碍于淑贵妃的面子,谁也没有不识趣的提起,只是窃窃私语是不可避免的。

    皇后满意的看着眼前的一切,优雅的端起面前的果酒,仰头一饮而尽。

    柳清菡深吸一口气,正欲说话,自己的手却被和瑾给握住了,她只听和瑾小声的说:“额娘,别怕。”

    柳清菡心头一热,原来她刚刚的失态,就连和瑾都看在眼里,觉得她是怕了,怪不得皇后如此得意。

    永琋在此时站起来,温润的走到胡氏身前,亲自弯腰扶起胡氏,嗓音如同细雨,润物舒缓:“夫人请起,额娘因为一时高兴,难免失态,还请夫人莫怪。”

    胡氏顺着永琋扶她的力道起身,仿佛被龙子凤孙亲自搀扶,是得了多大的荣耀一般,不断的点头笑道:“奴才怎么敢怪罪娘娘呢,哪怕娘娘多年来都不曾给家里去过一封信,奴才们也不敢有丝毫怨言,甚至还担忧极了,生怕娘娘哪里过得不舒坦,如今奴才亲眼瞧着娘娘风光无限,这心呐,才算是安下来了。”

    对于胡氏的一番唱念做打,柳清菡微微蹙眉,在她的记忆里,胡氏可不像是这么有心眼儿,会说话的人,像刚刚这种明褒暗贬,明着担心,实则句句都在指责她。

    她不着痕迹的侧头瞥了眼笑意深深的皇后,心里有了计较。但她不准备亲自和胡氏纠缠说道,不然只会愈发给人留下把柄,多说多错的道理,她还是明白的。

    思及此,柳清菡朝永琋点了点头,永琋会意,扶着胡氏在自己身旁落座:“夫人请坐,您与额娘母女情深,爷都知道,待午宴结束,私下无人时,再叙一叙闲话家常。”

    胡氏应了一声,犹豫了半晌,又从袖口里掏出一个木盒子打开,好让人们一眼就能瞧见里面的东?,那是一支金灿灿的簪子,做工不算精细,甚至极为平凡,若不是值些银子,许是宫里的常在答应都看不上眼。

    她冲柳清菡讨好的笑了,两只手似无处安放一般,略有心紧张:“娘娘生辰,奴才也没什么好东?能送,家里的情况您也知道,所以奴才便凑了些银子,给您打了支簪子,还望娘娘不要嫌弃。”

    多贵人接到皇后的示意,捂着嘴笑了笑,声音清晰可闻:“夫人一片心意固然是好,只是淑贵妃什么好东?没见过,吃穿用度无一不精,这簪子,却是有些俗了。”

    话落,胡氏的脸色当即显露出几分难堪,多贵人顿了下,又适时的添了句:“不过嘛,本小主瞧着夫人的打扮是极为简朴的,想来这簪子也是费了夫人好大一番力气才得来的,许是淑贵妃会感念夫人的心意,这会儿便把这簪子簪上呢。”

    柳清菡冷冷的瞥了眼多贵人,倏地笑道:“多贵人也是心思灵巧,竟知晓本宫的心意,本宫要是不赏你些什么,怕是对不住你这颗善解人意的心。不若这样吧,你说了这么多话,想必也口渴了,本宫再多赏你一壶果酒,也能好好儿的润一润嗓子。”

    说罢,紫罗立即叫人送了一壶果酒过去,给多贵人满上,多贵人骑虎难下,只得喝下,然而这所谓的果酒一进嘴,一股火辣的滋味儿直冲她的大脑,舌头都被辣的麻木,面色瞬间烧红,如同涂抹了大红色的胭脂一般。

    紫罗心中暗笑,让你多嘴。

    这果酒可是非同一般,她特意让人在里面加了红辣子粉末,这刺激的味道,定然能让多贵人难以忘怀。

    受了教训,多贵人自然而然的闭了嘴,柳清菡这才对着紫罗道:“既然是额娘的一片心意,本宫自然不能忽视,去把礼物拿过来,给本宫簪上吧。”

    “是。”

    这支金簪戴在柳清菡原本梳的极为华丽的发鬓上,与一众精致的首饰放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

    皇后笑着点头:“果然是亲母女,情分就是不一样,那本宫就再给淑贵妃你一份恩典,准许夫人多在宫中留两日,有什么话,私下里也尽够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