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锦鲤七阿哥是团宠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72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不止是吐槽, 康熙更是撩起袖子将这个丢脸玩意丢出门外。

    胤佑脸皮很厚。

    他一点都没丢脸的概念,被丢出以后他非但没拍拍屁股走人,而且在众目睽睽之下开始搔门战术, 凄凄惨惨的哀叹声响彻整个干清宫的同时, 自然也引来不少宫人侍卫们好奇的目光。

    刚关上门的康熙:…………

    他面无表情的打开门, 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胤佑再次提进东暖阁——胤佑不觉得丢人, 丢人的就是自己了。

    康熙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偏偏胤佑还赖在地上:“带儿臣去嘛!去嘛!去嘛!”

    康熙一脚踹在胤佑屁股上。

    他气急反笑:“你要是再躺着胡闹, 朕就真的不带你去了。”

    胤佑立马闭了嘴。

    他一骨碌爬起来, 坦然自若的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乐呵呵的笑道:“汗阿玛最好了!”

    就连胤禛都得点点头。

    可不是嘛?他都觉得汗阿玛的脾气太好了,自己看着都想揍人了。

    康熙额头青筋乱蹦,偏偏还拿这个厚颜无耻的胤佑没办法。他目光一转,刚好落在偷笑的胤禟身上。

    胤禟有点感觉不妙。

    还未等他开口告退,试图逃跑, 胤禟就听见汗阿玛分外和蔼的声音:“既然你们来了,朕就顺带考考你们吧。”

    胤禟当即爆炸了。

    他急得跳脚:“汗阿玛,惹火您的明明是七哥,您拿儿臣出气做什么?”

    康熙当没听到。

    甚至他还把跳脚的胤禟第一个揪到面前:“瞧胤禟你这么激动,就从你开始吧。”

    胤禟:…………

    他刚怒目看向七哥,手心就挨了一下。

    康熙:“朕问你话呢。”

    胤禟泪目:“是……”

    半个月后, 车马一路奔向天津港。

    宽阔平整的沥青路大大提高了马匹奔驰的速度,即便走走停停, 抵达天津卫也不过用了两天时间。

    天津卫作为漕粮运输以及盐运之地, 本就要比其他城市来得富饶许多。加上距离京城颇近,在多了海运港口以后, 整个天津卫一跃成为大清交易最频繁, 最兴盛, 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官员也非常骄傲。

    他们铆足了劲要在皇上面前展示一番,却未想到康熙的心思大半都在天津港口上,别说在天津卫里停留,更是直接吩咐队伍绕过天津卫,继续往港口的方向奔袭而去。

    车马的速度太快。

    以至于一行人来到天津港的时候,天津港的官员们还没得到消息,压根不知道皇上驾到这件事。

    整个天津港口热闹非常。

    这里的码头分为军用和民用两种,不熟悉位置的队伍抵达的是民用码头。

    康熙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而是绕有兴趣的四下打量起来。不说还未看到的军用码头,民用码头这里也让人眼前一亮。

    这还是康熙第一次看到天津港的真实模样。

    水泥建造的建筑物和道路清爽整齐,长长的码头竟是感觉忘不到头,更不用说那数不清的,不知停泊了多少的船只。

    这些船只除去一部分自于罗刹国的、日本和朝鲜等国以为,大部分都是大清国内的,精壮的汉子们赤|裸着身体,背着大宗大宗的货物被往船下走去,放置在双轮车上,再由负责运输的汉子们送走,所有的双轮车都在同一条路线上行动……这是怎么做到的?

    带着这个疑问,一行人索性走下马车。

    他们在侍卫们的簇拥下走近参观,惊讶的发现这个固定双轮车的奇怪装置居然是轨道?

    双轮车的轮子是铁制的,倚靠轮缘和轨道的接触,只要推动的汉子们稍稍使出一些力气就可以将其向前移动。

    如果货物非常大且沉重的话,则会放到另外一边的轨道上,这里虽然同样摆着双轮车,但是前面还有拖货的马匹,有马匹在前面拖拉足以拖到好几车的货物。

    货物被运输到最外面再进行分装。

    因为双轮车都在固定轨道上运行,所以它们路线统一,节约空间的同时也避免了混乱,让整个港口看起来更加一目了然,忙中有序。

    胤佑忍不住哇了一声。

    他惊奇的看着眼前的设计:“这可真是厉害了。”

    戴佳英善刚好赶到。

    他擦了擦汗珠,冲着胤佑笑了一笑,随即带着官员们跪倒在地。他们迎出来的急切模样早已落入不少人的眼中,这些商人和仆役们纷纷也跪倒在地,不敢去看眼前到来的一行人。

    戴佳英善起身也来不及说话。

    他使人打发了还在工作中的商人们,随即领着皇上一行人往里走去,一边走一边细细介绍着天津港的各种设施和安排。

    除去独树一帜的运输,在运输入港的货物管理上戴佳英善也做了许多改革。运输入国的商品会经过严格的核查,需要登记货物名称、用途以及经手人的名字信息等等,以便在出现问题时最快速度找到负责人。

    康熙扬了扬眉。

    他随手抽查了一条信息,不出半盏茶时间就有官员来禀告经手的货物和商人,运输的船只等信息。

    不少大臣目露惊叹。

    康熙更是惊喜非常,好好将戴佳英善给表扬了一通。

    戴佳英善也很是骄傲。

    民用的改变巨大,更何况军用的。等一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