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海重的权力被间接架空, 吴青柏倒也没有立刻得寸进尺,而是安分了挺长的一段时间。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吴苍松进国家队当教练的那一年。
名与利之下,最考验心性。
即使还没有做出过什么出格的事情, 但手握了几年权力,在众人吹捧下,在权力无声无息的浸透之中, 吴青柏自己都没有察觉的,丢失了原本的初心。
原本, 在最初的开始, 吴青柏只是认为苏海重并没有办法做好一个总教练的工作而选择了暗中下绊子。
作为和苏海重基本同期的运动员,还是比苏海重早入队两年的前辈,相处的时间不少, 吴青柏自然无比了解他们队里的这个天才。
理想主义的一根筋, 自身有着无比强劲的实力和天赋, 也能敏锐地发掘他人的不足之处然后指出帮忙加以改进。
吴青柏承认苏海重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教练,也承认他确实嫉妒苏海重的天赋, 但当时他的嫉妒不足以让他做出排挤人的事情。
吴青柏犹豫了许久,还是选择了那么做, 只是觉得苏海重可以当主教练, 但他的性格实在不适合成为一个管理整个国家队的总教练而已。
一开始的吴青柏也无比热爱着乒乓球,也有着一腔的雄心壮志, 只是在那次换届中被打击了一次, 又在之后因为自己的小手段尝到了甜头,渐渐的,就失了初心。
吴苍松是吴青柏的表弟, 也曾是国家队的一员, 只不过退役的比吴青柏还要早些, 后来就一直在南方的某个省的省队当教练。
后来某一次调任,稍微走了点后门,吴苍松也进了国家队当教练。
上面有个表哥是国家队的主教练,吴苍松更是在国家队里混的如鱼得水。
当时苏海重已经基本不待在国家队中了,基本都在各个省队中奔波寻找新的好苗子,国家队中他能感受到大家对自己很害怕,也不自找没趣,大部分事情都交给了吴青柏和女队的主教练管理。
而吴苍松则渐渐地不满足于只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国家队教练,把主意打到了集训营里。
国家队选拔新队员基本都是从每年的集训中选拔出来的,吴苍松想要近水楼台先得月,把好苗子挑到自己的名下。
吴青柏默认了。
于是吴苍松成了管理每年集训的主管教练。
但是能成为天才的人,自然大多都有些与常人不同的脾气,很少有人会选择吴苍松。
吴苍松收不到真正的天才,便有些恼怒,和自己收的几个徒弟一合计,如同他表哥吴青柏曾经所做的那般,他也搞出了小团体,在每年的集训中都排挤起了不愿意被收入自己麾下的天才们。
吴青柏知道他们的小动作,依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说起来,他其实也不太喜欢天才,天才的存在,总让辛辛苦苦了几十年的普通人所有的努力在一瞬间付之东流。
无力又嫉妒,吴青柏厌恶那种感受。
所以,他选择视而不见。
多年权力的浸透,终究还是改变了吴青柏。
而在吴青柏一次又一次的沉默和无声纵容之中,吴苍松的胆子也越发大了起来。
天才被排挤掉了,然后呢?既然都做到如此地步了,开弓没有回头路,为何不能顺便开展个新的业务,搞搞钱呢?
一不做二不休,吴苍松在这些歪门邪道上居然颇有魄力。
于是,一个产业链便在无声无息中逐渐发展了起来。
那时候国际乒坛已经是欧美国家的地盘了,那里的奖金可不好赚,华国国家队中也没什么能在国际乒坛出头的人。
吴苍松把主意打到了国内乒乓比赛的奖金中。
头上有吴青柏罩着,新进国家队的,有点天赋有点实力的新队员们,要么屈服,要么被驱逐。
屈服了的,签订个协议,吴苍松提供国内比赛机会,提供场外指导,甚至有时候还能提供一些后门,而队员,若是获得了比赛奖金,就要与吴苍松他们分成。
不屈服的,毁灭天才这种事,吴苍松和他的徒弟们,一年比一年做的越发熟练。
当然,吴苍松和他的徒弟们,既然敢有胆子干这种事,就不可能是粗心大意傻兮兮的人,他们每次出手,都无比小心和隐晦。
同样,他们也有脑子,实力一般的队员,就算揠苗助长也长不上来,吴苍松他们根本懒得去试探也懒得去招揽这类人,也不会去傻到暴露自己,普普通通地当个教练和好心前辈,还能利用他们的从众心理摧毁一些小天才,国家队中可少不了这样的“绿叶”。
至于太嚣张的,性格太鲜明的天才,吴苍松他们自知控制不住,便会选择直接将他们毁掉。
剩下的,要成为他们的人,还需要通过多层的“考验”,心思坚定的,不要;家庭美满的,不要;实力太强的,也不要。
他们需要的,是最好能抓住把柄的,能完全控制住的人。
所以多年下来,真正被挑选的人并不多。
但是由于想要赚取国内比赛奖金一份金的想法,对于不好掌控的天才,他们更是变本加厉的出手。
毕竟天才的存在,总会阻碍他们事业的成功之路。
吴青柏一直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却也一直沉默着从未阻止,无声地纵容着他们的做法,还会在有时候给他们擦擦屁股。
他们彻底走向了一条无法回头的道路上。
“至于他们毁人的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