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目标,先当个世界第一[竞技]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3章 十几年前(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所有人凑在两个小小的手机前, 聚精会神地竖起了耳朵。

    “你们知道吗,吴青柏算是苏海重的师兄,当然也算是我的师兄。”

    “诶?“苏元惊讶地睁大了双眼。

    “吴青柏比苏海重总教练只大三岁。”徐黎昕悄悄地凑到了苏元耳边轻声对他说。

    啊?只比他爹大三岁吗, 看着不像啊。

    穆向明也听到了徐黎昕说的话,一转头就看到了苏元眼中一闪而过的惊讶之色,他耸了耸肩笑道:“你是不是觉得吴青柏看起来像快要退休了?哈哈, 可能是操心太多了头发才白了很多。”

    “咳咳。”手机里传来两声轻轻地咳嗽。

    苏元三人听到立马正襟危坐,不再跑题, 摆出了一副认真听讲的模样。

    许元纬说的故事并不长, 他有意省略了很多不必要的部分,但尽管如此,所有人也依然能从他平静的语气中感受到当年的暗潮汹涌。

    十几年前国乒还处于鼎盛时期, 鼎盛时期是什么样的呢?——那是一位包揽了所有奖牌的常胜将军。

    以前通信技术还没有现在那么发达, 但国乒之所以被大家称为国乒, 就是因为他在众人印象中足够强大。

    96年的奥运会,00年的奥运会, 04年的奥运会,国乒用自己强大的实力, 让奥运会乒乓球的领奖台上一次又一次升起三面属于华夏的红旗。

    每一次奥运会, 都是一场全民参与度极高的盛会,乒乓球赛事颁奖仪式时场馆上方飘起全属于华国的旗帜那一刻, 乒乓球这项运动也深深刻入了从前没关注过的观众脑海中。

    国乒就是最厉害的, 不可能输,那时人们是这么想的。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

    08年的奥运会在自家门口召开,那是华国第一次承包奥运会, 在全世界各种各样的目光注视下, 华国一个完美的仪式, 给世界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华国什么最强?所有人都知道乒乓球最强,所有人都在期待乒乓球比赛,甚至很多人已经开始提前庆祝。

    而举国同庆,全民狂欢的时刻,谁也不知一场变故正在悄然酝酿。

    也许每次奥运会国乒出的风头都太盛,也许是因为国乒长期垄断乒乓球运动各项奖杯而导致别的国家参赛热情降低不利于乒乓球赛事的发展。

    总之,国际乒联认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于是他们开始了改革,而且不是小改,是大刀阔斧地改。

    此前国际乒联也做过试探性的改革,但也仅仅是改动了比赛分制,从每局比赛21分制改成了11分制,而这一次,国际乒联的改动是方方面面的,足以体现他们的决心有多么坚定。

    第一是小球改大球,乒乓球赛事规定使用的乒乓球从直径38毫米的小球改成直径40毫米的大球。

    可不要小看这几乎看不出来的两毫米,普通人可能感受不出差别,但对于专业运动员,尤其是对于打了十几年球的顶尖球员,这看似毫不起眼的两毫米,对于他们几乎是致命的。

    直径大的球,速度和旋转都弱于直径小的球,对运动员的要求更侧向于“爆发”和“大力”,而华国运动员相较于欧洲的国家更倾向于通过技巧和战略来赢下比赛,因此小球改打球,实际上削弱了华国运动员的接发球优势。

    这是国际乒联改革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但不仅仅只改了这一个地方。

    第二,推行无遮挡发球,在发球时,不可以用身体和抛球的手、手臂及衣服遮挡对方球员的视线。

    第三,实行“禁胶令”,比赛中禁止使用有毒的可挥发性有机胶水,而改成使用无机胶水,进一步降低了球拍的弹性和击球速度。

    第二点和第三点出于对比赛的公正和对运动员健康的考虑无可厚非,但无法否认的是,国际乒联这一套连招下来,几乎可以说是一下子毁了不少球员十几年的心血。

    乒乓球是一项无比精细的运动,球拍哪个部位接触乒乓球的哪个部分往哪个方向带动球拍会打出什么旋转的球,差一点点角度结果就会不同。

    正胶反胶长胶,涩胶粘胶,不同的胶皮对于球速和旋转的影响都是怎么样的?怎样才能利用球拍和球短时间的接触打出更精彩更刁钻的旋转?

    每个运动员都通过十几年血与泪的汗水总结出了自己的一份宝贵经验。

    他们对于之前的那一套规则,对于使用有机胶水的球拍,对于38毫米的乒乓球,都是刻进本能的熟稔。

    而国际乒联这么大刀阔斧一改,对于这些运动员来说,不亚于吃饭的铁饭碗被直接干碎,他们拥有的精神宝藏就好像直接变成了一抔黄土消散在时间的洪流之中。

    也不知道是国际乒联有意还是无意,宣布这些改革和实施的时间正是当年奥运会召开的前几个月。

    奥运会四年一届,国际乒联宣布改革正是在奥运会年的四月份,而奥运会开始的时间是八月份。

    这些改革规则一出来,直接有一批资历老实力也强的老将直接宣布退役,甚至都没留下来当教练,无他,他们的心血被毁,太失望也太难过了,更何况年纪也到了快退役的年纪,没有人去指责他们。

    跟着老将退役的还有一批国家队里实力中上游但也快到退役年龄的球员,其中就有吴青柏,当时他29岁,退役后选择留在了国家队里当教练。

    于是没有了前辈们顶天,小将们只好强行顶上,还好国家队当时的一哥没有选择退役,也就是当时26岁的苏海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