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德州仓被烧的粮草都没补上,贾敬自然不服。在朝会上又是一番上奏弹劾。
这回户部是真没钱了,贾敬弹劾也无用。周骏誉终于将烫手山芋交给了林如海。你林侍郎不是入职以来一直没有分配到任务吗?现在本尚书有一桩十分重要的事交给你,你千万给办妥了。
人皆谓林大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你便给京营几十万官兵变出粮饷来吧。
官大一级压死人,谁让周骏誉是户部尚书呢?林如海不得不领命。但是领命之后,你周骏誉总不能再拦着林如海查看户部账目和卷宗了吧。
得了一桩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差事后,林如海总算名正言顺的介入了户部的工作。
头几日,林如海还是要假装绞尽脑汁设法,依旧无法解决问题的。不然也显得东宫太有备无患了。
林如海为难了好几日,周骏誉见了林如海愁眉不展,心中冷笑。直到这日朝会上,林如海举着笏板走出班列道:“皇上,臣想到一解决京营预算之法,但许朝廷全力支持,臣才敢大胆去办。”
才经历了一场谋逆呢,致和帝绝不能让京营无粮饷啊,听到林如海有法子,致和帝自然极为高兴,道:“准奏,只要林卿之法既合理合法,又不增添黎民负担,朕必支持。”
毕竟为君几十年,致和帝自然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绝不加赋是底线。便是知道林如海多智,致和帝也是有前提的答应。
林如海自然不会提出加赋这种已经被驳回多少次的笨办法。只听林如海道:“臣这些时日核对户部账目,发现各部院预算拨付之后,户部确实没有余钱。但许多勋贵、士族曾从户部借了银两未还,若是各家能为朝廷分忧,将欠银还上,不但能解决京营所需粮饷,还能缓解朝中财政压力。”
这话说得巧了,还银乃是为朝廷分忧,各位欠了户部银子的大人,你们看着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