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跟系统搞动保的那些年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0章 打不过就跑(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毛里求斯位于印度洋上, 非洲东边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一个岛国。

    在历史上,这里一直都是一个没有人的荒岛。

    李辞辛睁开了眼,他面前所见的就是清翠的大地。

    此刻的他,正倒挂在树上, 这一次他变成了一只蝙蝠。

    不对, 更准确的说, 是果蝠,主要靠吃植物果实为生的蝙蝠。

    有的果蝠,翼展可达两米, 在蝙蝠家族里可以说是最大的那种了。

    果蝠虽然是靠植物果实为生,可是依旧和其他蝙蝠一样,都是昼伏夜出。

    毛里求斯岛上的果蝠也不例外。白天它们倒挂在树上,晚上就出去觅食。

    李辞辛倒挂在树枝间,脑子有点昏昏沉沉地, 调出资料进行阅览。

    渡渡鸟,这个在上学的时候, 就有所耳闻的动物, 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甚至与巨儒艮一样,连个完整的标本都没有留下。

    渡渡鸟只生存在毛里求斯岛上, 同时也是最早记录的, 被人类灭绝的动物。

    渡渡鸟从发现到灭绝,大概是花了不到两百年。

    因为没有留存下来完整的标本,人们只能通过当时的画作,对它进行外表的复原。

    好在当时的绘画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留下了两幅著名的渡渡鸟画作,才得以让后人窥见这一物种的基本模样。

    后世也只有三个博物馆,保存有渡渡鸟的标本残骸。

    分别是:荷兰莱顿的自然历史博物馆、爱尔兰首都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以及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

    曾经, 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是有一个完整的渡渡鸟标本的。只可惜因为一些历史原因没有保存好。

    即使如此,这个渡渡鸟标本的残骸,依旧是该博物馆的“标志性标本”。因为它也是唯一一个保存有渡渡鸟软组织的标本,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非常的价值。

    同时也是这个标本在基因测序技术出现后,确定了渡渡鸟的大致进化方位。

    原来这个不能飞的“走地鸡”,居然是“鸽子”。

    渡渡鸟来自鸽子大家族,是属于鸽型目——鸠鸽科,与我们熟知的“咕咕咕”是一个科的。正式学名应为毛里求斯愚鸠。

    它们的祖先大概是一千万年前,从东南亚经过南亚,一路迁徙至毛里求斯。

    因为在这个岛上物产丰富,又没有任何天敌,所以渡渡鸟渐渐地就丧失了飞行的能力。吃成了这个岛上最大的陆生动物。

    也是一个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例子。

    渡渡鸟这个名字,最初来自于荷兰语与葡萄牙语,反正都有愚蠢笨拙的意思。

    这种带有蔑视性的名字,大概就是当时发现他们的人,对渡渡鸟的第一印象吧。

    其实早在16世纪初,阿拉伯人与葡萄牙人就发现了毛里求斯。

    而渡渡鸟与人类的故事,开始于1598年九月。一艘来自荷兰的商船“阿姆斯特丹”号在海上遭遇了风暴,船只受损,随波漂流来到了毛里求斯。

    船员们上岛后,饥渴难耐的他们发现了岛屿上生存的“走地鸡”。

    这种身高近一米,体重在10~20千克的巨鸟,居然不会飞,而且没有什么攻击能力,跑得也不快。

    这对落难的船员们来说,没什么比这还要容易捕食的动物了。他们开始向这些看上去呆呆傻傻的渡渡鸟举起了刀。

    毕竟,为了活下去,他们没有选择,必须填饱肚子。

    开始结果出人意料,渡渡鸟的肉,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味。在那些人的描述中,渡渡鸟的肉又老又柴,还非常油腻,实在是难以下咽。

    按理说,如此难吃的渡渡鸟应该不至于被吃灭绝。

    自从17世纪开始,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了毛里求斯。不会飞的呆萌渡渡鸟,也就迎来了灭顶之灾。

    实际上,渡渡鸟可能并不蠢。后来通过科学技术的扫描,发现渡渡鸟的脑容量,与鸽子等现代鸟类没有什么区别。

    也从这点推断,它们其实可能不是笨。就只是因为长期生存在没有天敌的地方,丢失了警惕性。

    当时,渡渡鸟主要生存的地方,是在毛里求斯西南部的森林里。

    加上它们也不好吃,所以后来者也没有为了填饱肚子而经常吃它们。反是因为开发土地,渡渡鸟的栖息地被严重破坏。

    最终导致渡渡鸟灭绝,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与之前任务的牙买加仓鼠相似,都是因为外来物种的入侵。

    当时后上岛的殖民者带过来了鼠、猫、狗,这些对渡渡鸟的威胁还不是最大的,最厉害的入侵物种竟是猪。

    猪作为一种体型巨大的杂食动物,几乎什么都吃。现代人以为猪就是猪圈里憨态可掬,过年杀了吃肉的存在,当作是愚蠢的代名词。

    其实猪并不蠢,有人做过实验,把饲养的家猪放回野外。结果一两代就野化了,比猫狗还适应环境。

    白胖憨厚的家猪,从此变成了鬓毛直竖的长牙野猪。

    这些贪婪的野化猪们,对于渡渡鸟的繁育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渡渡鸟作为不会飞的走禽,它们的繁殖自然是在地上进行,巢穴也是搭建在地面。

    鸟蛋和幼鸟也就这样沦为了野猪的口粮。

    此消彼长之下,渡渡鸟的数量只能越来越少。

    当时的人也喜欢收集奇珍异兽,牛津大学那个标本就是1638年被运送过去的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