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不出阁◎
“殿下, 过关者的名单已然送来了。”宫女落意端上来一壶茶水,一边为霍雪宁倒茶,一边说道。
霍雪宁“嗯”了一声, 继续盯着眼前的医案,“放着吧。”她那日亲眼看过他们的比试,重点关注的对象都已然了解了。
“对了,安心还没回来?”她放下书卷, 端起茶杯饮了一口,问道。
落意退到一边, 摇摇头:“还未回来。”
“好。”她表示了解,便没再多问。
事实上,身边的安心曾受了她的命令去出宫办一件事。不过如果顺利应该也回来了,除非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果然临到傍晚,安心的身影这才从庆兰阁的门前出现, 急匆匆地进了屋找霍雪宁禀报。
“殿下, 您让安心派人去盯的那几个都……”说到这里, 她似乎脸上闪过一丝愠怒, 话语也顿了一下。
“不用生气,”霍雪宁朝她笑了笑, “既然我会安排,那就说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安心瘪瘪嘴:“您说的是。”接着才收敛了情绪, 将宫外所见所得一一汇报。
听完她的话, 霍雪宁夸奖了她几句便让她好好休息,毕竟接下来的几场比试, 她们作为公主贴身宫女也有的忙。
第一场的比试考了射艺, 第二场的便有许多人猜测是考文书。待参试者到了被临时征用为考场的京郊行宫, 便知道猜测不假。
这场比试雪宁公主并未到场——这倒是使得有些未曾见过她的人熄灭了一睹芳容的心思。只是这出的考题倒是中规中举, 无非就是考察一些诗文,顺便刷掉了一部分平日学业不擅者。
北凉的皇子厉到底只是略懂天宋的文字,还没能厉害到通读诗书的程度,因此草草答完题,便收了心思,转而观察起考场的众人。
这里头愁眉不展者很多,但成竹在胸者也有。
比如那位听说是状元的曹景丰——皇子厉之所以记得他,只是因为前两日,他去春凤楼喝酒时,曾见过他。只不过那时候的曹景丰见到他,虽说是恭敬客气地行了个礼,却没有多少攀谈的心思。
皇子厉倒是对其有点兴趣,不过也不强求。他这次来天宋打的是促进两邦商贸的旗号,贸然主动接触一个管天宋皇家文书的官员,怎么看都不算合适。况且对方虽然看着与他志趣相投,但若是爬不到该爬的位置,也不堪大用。
于是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场中其他的人。皇子厉对于这位天宋公主办的这场比试还算有点兴致,除了最初凑热闹的心态外,这种场合最是能汇聚他想要结交者。
不过他的算盘没打完,场边的监考官员便宣布已答完者请出去,将率先交卷的他请了出去。
随后出来的便是逸王宋天忱,依旧是那副冷淡至极的表情,被侍从推着轮椅出来。
皇子厉瞬间便快步迎到他身前,行了个天宋的礼节:“逸王,考得如何?”
宋天忱抬起眼望着他,回了个礼:“北凉皇子是特地在本王?”
“自是。”皇子厉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
“那边借一步说话吧。”出乎他的意料,看起来冷冰冰的宋天忱却主动提及了此事。
皇子厉自然求之不得:“好啊。”
一旁的考场里出来的还有陆陆续续几个参加者,曹景丰也在里头,朝着这头望了一眼,随着人群离开了。
“不知逸王想与我聊些什么?”虽然这行宫被暂时用作了公主设立的比试之地,但逸王带着皇子厉绕了些路,便到了另一处风景秀丽的宽敞楼阁里。
宋天忱没有请他喝茶的打算,因此两人在此处也没有闲话家常的必要,皇子厉看准了他的脾性,开门见山。
“两邦商贸之事,父皇应该会应允。”宋天忱靠在轮椅里,并不看他,语气也十分淡然。
老皇帝对于北凉使团递交上来的通商国书其实还没有给出明确回复,不过不管怎么看,最后都应该会同意。虽说天宋和北凉曾经打过那么多年的仗,但如果可以,百姓都会希望保持和平的状态。
通商一事如果经由国书敲定,那么在承诺的效用上就比口头协定要大一些,即便是后期仍有可能出现撕毁的情况,却也不会那样轻飘飘。而老皇帝一旦答应,那么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几年里,也许北面就没有战乱了。
如今老皇帝不过是因为其中的具体条件还在斟酌,因此没有立刻答应。
“此事我们北凉心中有数。”皇子厉对于这么一句话,自然不会有太多表示。
“那么厉皇子在京城做的这些,又是为了什么呢?”宋天忱用不咸不淡的语气问道。
皇子厉挑挑眉,佯作不解:“……这些?逸王殿下口中的这些,又是指的什么?”
宋天忱这才抬眸看了他一眼,摆摆手,身边跟随推轮椅的侍从便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信件,自顾自地展开,按着上头的字一一念出。
所书所写,都是皇子厉到达天宋京城后去的声色场所,和他一路试图结交的人名。
这一桩一件的念下来,皇子厉的面色倒是变了变,但脾气倒是没有上来,只是挥挥手制止了侍从的话:“行了,不用念了。看来天宋的情报事务比我想象的还要出色。”
宋天忱对他有些阴阳怪气的话并不在乎,只是实话实说:“如若只是为了天宋和北凉的通商一事,便是没有皇子试图结交的这些人助力,也能达成。”
不用把话说到底,在场的人也能明白,皇子厉的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