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把农场系统上交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八十四章(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万家庄那边有蝗虫了, 还没聚飞,也不知道这次能不能控制住……”

    “聚飞前的还能控制,争取减少农户损失了。”

    ……

    八月五号下午三点, 张国海和几个农业人员一起前往长水县南郊。

    张国海是陕安农业局主任,现在陕安的蝗灾越来越严重, 农业局决定配合研究组工作的同时,开展蝗虫自救行动。

    蝗虫属于生物链的最底层, 有鸡鸭鹅蛙等生物克星, 这些克星能在聚飞前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

    “唉, 怎么就蝗灾了。”张国海叹了口气。

    现在农业技术发达, 蝗虫在聚飞前就能通过科技监测出来。这次酸雨过境, 大量动植物腐蚀死亡, 根据农业部门检测,蝗虫不具有发生灾情的条件。酸雨环境不具备灾情条件, 哪想蝗虫直接酸雨变异了……

    农业局这次的目地就是将暂未发生的区域控制, 将农户损失减少到最小。

    “张主任,是不是这里?”

    半小时后, 众人来到一处废弃的工厂前。这是一个占地三十余亩的老旧工厂, 厂区红砖水泥地,大门挂着一个白色牌子:星月养殖场。

    “就是这里!”张国海看到后果断下车。

    他此次的工作是走访长水县养殖场, 看看能不能凑一万只鸭子,把长水县周围的蝗灾预防住。

    其他人跟着下车。

    “谁啊?”众人刚到门口,一个上年纪的门岗探出头问。

    “县农业局的,之前跟厂长联系过。”小助理递上工作证件。

    “你等等。”门卫看完后拨打内线电话。

    半分钟后,从厂子里走出一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 男子皮肤黝黑, 看到张国海后热情的伸手:“张主任!”

    “赵厂长。”男子是星星养殖场厂长, 张国海以前下乡考察时见过几面。

    “安排的怎么样了?”双方简单寒暄,张国海直接开门见山。

    厂长道:“有五百只鸭子,之前的肉鸡都卖了。”

    县农业局确定蝗虫自救行动后,就跟全县的养殖场拨打电话。县农业局想借一批鸡鸭,因事发突然,可能涉及到赊账问题……县农业局认真解释原因,谁知各厂子一听,必须借啊。

    现在蝗灾是陕省的头条新闻,这与其说政府工作,更是他们生存的家园。

    就这样,农业局打了一天电话,联系了五千只鸭八千只鸡,张国海负责鸡鸭运输和后期的整理工作。

    半小时后,县工作人员来到养殖厂房,养殖场的笼子都是空的,只是南侧有一些鸭子嘎嘎的叫着。张国海看完鸭子,接着将鸭子赶上专门的运输车辆。鸭子味大,但他们没一个感觉鸭子有味,相反,这是最淳朴纯真的生命味道。

    三点五十,鸭子们被赶到到车上。这个是一批两岁左右的成年鸭子,鸭子灰褐乡间,每只脚上都绑了一个红丝带,这是星月鸭子的记号。

    “唉。”中年厂长看着自家鸭子叹气。

    星月养殖是长水县最大的养殖场,巅峰时有三万只肉鸭,两万只蛋鸭。

    随着全球危机,养殖场的规模不断缩小,因买不了上饲料,他只能买一些生菜小麦喂食鸭子,这些饲料比不上专业饲料,为了维持成本,只能不停的卖鸡卖鸭……现在半年不到,养殖厂只剩这五百只蛋鸭了。

    中年厂长看着运输车发呆,张国海以为他担心鸭子数量问题,向他保证:“这群鸭子肯定会一个不少送回来。”

    中年厂子有些不好意思:“不是担心数量……支援国家抗灾,随便用!”

    现在时间就是粮食,在接下来的十小时里,张国海又连夜去了七个养殖厂。经过一晚的东批西凑,八月六号,县农业局终于凑足了一万两千只,这也是长水县80%的鸡鸭数量了。

    八月六号下午,张国海直接带着鸡鸭大军来到了长水万家村。万家村临近王家庄,三号开始出现蝗灾。现在蝗灾没有王家庄的厉害,但地里和玉米杆上已经出现不少蝗虫幼虫。

    “遭虐了,这么多蝗虫!”

    “大夏天的,太恶心了。”

    …… …

    此时万家村村民和王家庄一样,都在用风扇农药驱赶蝗虫。万家村的蝗虫没有王家庄厉害,但一根玉米秆上爬五六十只小虫子,密密麻麻的看着十分恶心。

    张国海下车。他这两天见过不少蝗虫灾景,但每次都是触目惊心的十分难受。

    工作人员将运输车辆停在路边,待全部准备好后,一个工作人员看向张国海:“张主任?”

    “放鸭子。”张国海果断吩咐。

    鸡群鸭群盲目的下车,它们先是迷茫地看向四周,接着一股脑地跑向山中的玉米地里。一只鸭子每天能吃二百只蝗虫,一只鸡七十只。鸡鸭作战勇猛,不一会,远处蝗虫感觉少了一层。

    “看着少点了。”

    村民的认真看着鸡鸭大军。

    他们是地地道道的陕省农民。除了偶尔去城里采购,一般家家户户都会养一些农家鸡农家鸭,大家养了一辈子的鸡鸭,现在看鸡鸭大军,第一次感觉鸡子鸭子也这么可爱。

    “我家里有三只鸡,我去带过来。”

    有男子回家抱鸡。当前粮食危机,市面上的鸡鸭减少,这些鸡鸭全是靠一些糠面菜叶活下来的。

    “我家有三只鸭子。”

    “我家五只。”

    ……

    村民们见男子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