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夫郎的渣男赘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099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翌日, 谢舒前去工部报到。

    正如之前所说,工部是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的部门。

    而无论是哪朝哪代,六部之中, 工部都是地位最低的, 也是最不受重视的。

    这其中的原因有许多。

    先从其他五部说起, 吏部向来为六部之首, 直接决定着官员和人才的选拔和评定, 每年年末,吏部评定官员的政绩,影响着朝中绝大多数官员的升迁, 其中的好处也是说不尽的。

    而户部管经济大权财政税收,兵部管军事力量,刑部掌全国的刑罚政令,这些都是一个王朝的立足之本, 地位不言而喻。就连职能最少的礼部也有着最为清贵的地位, 因为天子的合法性正来源于此, 不论是从思想方面还是社会角度,都不容撼动。

    所以工部在六部之中地位最低, 并不意外了。

    而从工部下设的几个职能部门, 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也可窥见其中一二。后三个职能和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有关, 但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 所以工部并没有太大的权利, 反而受制于霸占土地的豪强地主。

    至于最主要的工部司,也是工部地位低下的重要原因。

    工部司共有工匠五百户左右,他们有着专门的户籍, 即匠户。

    匠户与民户不同, 必须世代承袭, 为了更好给皇权服务,不让匠户的技能流传,他们的人身自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受官府直接管理,子女世袭其业,连婚姻都不能自主。

    因此即便他们有着极高的手艺,也受不到任何的尊重。

    谢舒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一入工部,还是为眼前的萧条景象感到惊讶。

    明明是掌管各项工程的地方,办公之处却十分简陋。

    见新任长官环视周遭,几名在旁的老吏毕恭毕敬地低着头,心中更为忐忑。

    自从前任工部尚书被抄家后,工部也受了一场大清洗,许多东西都被查抄没收了,要想刑部轻饶,那也好办,只要给够了钱。可是工部本就是油水最少的部门,银子都到上任长官那去了,哪里还拿得出来,如今工部库房里,给工匠的饷银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虽然工部众人看谢舒如此年轻,不过上上下下都知道谢舒的名声,又听说紫微令吕朔都与他有交情,更不敢轻慢,反而怕谢舒等会怪责!

    所以当谢舒接手这份新职位,还头一次如此顺利。

    之后一连好几天,谢舒都在查阅工部的各项工程事宜以及明细章程。

    工部众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只等谢舒发作,可谢舒只让他们将这些数据整理,编纂成一本又一本的书册。

    一开始工部众人任劳任怨,不曾问过什么,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谢舒也不曾开展过别的工作,众人实在是忍不住了。

    工部侍郎硬着头皮找上谢舒道:“大人,工部一向以务实为本,拙于文字,大人要我们制册成书,却不告知原因,还请大人明示。”

    也无怪乎众人不解,谢舒一直有着诗名,加上有史以来第一个连中三元的状元,又是正经翰林出身,无论学识和才华都无人能比。工部的大多数官员本来就不擅长文字工作,平日也差人一截,如今更感觉到和文官出身的谢舒有着深深的鸿沟。

    而谢舒之前治河的功绩,他们毕竟未曾亲眼得见,因此便以为谢舒实际上并不擅长工部的管理和工作。

    见下属质疑,谢舒面色如常,淡淡问道:“先帝在世时,工部奉命建造乾元殿造价几何,所用什么耗材,又有多少名工匠工作?五年前,工部建造同样的主副殿,花费的东西又有什么不同?”

    工部侍郎努力回忆,五年前的工程他大致还记得,可几十年前的他哪里记得清?

    但当谢舒一问,他只要翻阅才编纂的工册就可以对比出来数据,电光火石一闪,顿时由衷地生出一种佩服来。

    只是他心里还有不少疑问,见谢舒并不倨傲,于是恭敬地询问道:“工部还有许多难处,下官要请教大人......”

    过了许久,工部侍郎才出了内堂,他进去时还是满脸愁容,出来后,却一脸春风。

    工部众人面面相觑,心中更为好奇,不等他们开口询问,这时副长官便召集他们进去。

    谢舒将这些日子自己思考的一些政令细则拿了出来。

    一个国家的治理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即便是和平年代,国家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选用人才,解决问题,是制度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谢舒是参加科举出来的人,他对科举制度了解和熟悉程度比任何人都要深。

    不可否认的是,科举制对这个时代来说是一种公平公正,也更为先进的制度,到了后世,科举制的核心规则依旧在社会运用着。

    而科举制的弊端也很明显,一个人熟读儒家经典,能写诗作赋自然不错,但他们钻研的学问无关乎国家的实际治理,更多的是一种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素养。

    他们也许能够写出一篇好文章,可却不能挽救人民百姓,也不能做出实际上的贡献。他们之中也有人出过一方为民的好官,可是本质上还是为了维护皇权的存在,为了当前政权的延续,而大部分的人读书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走上官场,成为统治阶级。

    因此后来才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俗语。

    简单来说,要改变现状,谢舒要做的,就是解决实际上的人才问题。

    科技和发展才是社会的基石,他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