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婚文中的原配回来了[七零]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4章 .很晚了,熄灯,睡觉“不挤呀,娘……(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不挤呀,娘怀里暖暖的。”二妞说着往夏苒怀里拱。

    夏苒听了二妞的话,心里想笑,她轻轻拍了二妞一下:“好好睡觉,不要乱动了。”

    二妞安心的躺在了夏苒怀里:“哦,娘,我睡了。”

    小孩子睡的快,说睡,闭上眼睛不大会就睡着了。

    夏苒把被子往身上拉了一下:“你把煤油灯吹了,我也睡了。”夏苒说完也睡觉了。

    独留宋清衍,默默的看着自己的媳妇和四个孩子睡在一头,他又是一个人独自睡在炕尾。

    幸好夏天夜短,一夜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第二天,夏苒吃了早饭,把昨天做好的糕点都装在竹篮子里递给宋清衍:“你今天去早点,把糕点送供销社,再买点盐回来,家里没盐了。”

    这时候炒菜没别的调料放,只能放盐,要是再没有盐,饭就更没味了。

    “嗯。”

    宋清衍把竹篮子拎过去,夏苒看着宋清衍把竹篮子拎过去了,要把自己的手收回去,只是还没把手收回去,就被宋清衍握住了。

    “晚上睡炕尾?”

    两个孩子都吃了饭出去玩了,这会就宋清衍和夏苒在堂屋里,宋清衍微微低头,紧紧靠着夏苒,说出来的话低沉有力。

    耳边似乎还能感受到宋清衍呼出来的气息,夏苒耳根微微红:“你先去上班,再不去,你上班要迟到了。”

    宋清衍把糕点篮子放在桌子上,两只手环住了宋清衍的腰,微微低头,头抵在夏苒的额头:“嗯?可好?”

    可好!!!

    这男人最近这几天咋的,前段时间多老实啊,最近怎么总想一些有的没的。

    夏苒推了宋清衍一下,从他的怀里出来:“你快去上班,别迟到了,快去。”

    夏苒推着宋清衍往外走,被推到外面来了,宋清衍没再提刚刚的事情,把篮子放在车子上,骑车走了。

    宋清衍走了以后,夏苒舒一口气。

    这男人,最近这几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时不时动手动脚。

    她当年会嫁给宋清衍,也是相亲的时候第一眼就相中他的长相才同意的,这男人你要是心里憋着气,不看他的时候,还能啥都不想。这看着他对孩子好,对她好,心里的气慢慢消失以后,他再撩拨两句,她就有些把持不住了。

    差一点,就真应了他了。

    现在孩子还小,一家六口人在一个炕上,她要是真在炕尾睡还能啥都不发生?要是孩子听到动静多尴尬?

    夏苒想着,去厨房收拾东西去了。

    她把家里收拾好,一会喂好两个孩子,她喊大娃和二妞来看孩子,她得去学校一趟,估计小学该开学了,看看要不要提前交学费,先给两个孩子报名。

    夏苒喂好两个孩子,就出去喊了大娃和二妞过来,让他们看着弟弟妹妹,她装了钱,去了宋家村的小学。

    宋家村的小学,两间破旧的泥土房子,一间是一二三年级的学生上课的,还有一间是四五年级的学生上课的。

    夏苒到学校的时候,学校的两个任课老师正在修房子。

    校长张国新在下面扶着梯子,两个男老师在上面盖茅草。

    张国新看到夏苒从外面进来招呼了一声:“清衍媳妇,你这会来有啥事?”

    夏苒看着裂开缝的破败泥土房子,再看看被风吹走了很多茅草额的房顶,夏苒笑笑:“叔,我想问问咱们县城,一般啥时候开学?”

    这上学的环境,太差了,房子都快倒塌了,下一场大雨、刮一场大风,这房子可能就倒了。

    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上学,真的太危险了。

    夏苒默默看着学校的环境,心里琢磨着孩子上学的事情,要再琢磨琢磨。

    “上学啊,咱们走新历,新历九月一号开学,还有两天,你们家大娃要来上学吗?要送他来上学的话,得交三块钱的学费,得买课本。”

    村子里上学的少,一般都是男孩子上学,夏苒过来问上学的事情,张国新下意识以为她是为了大娃上学的事情来的。

    夏苒笑笑:“是大娃上学,二妞也上,叔,学费都要现在交吗?”

    先交学费,买课本,拿到课本以后让孩子们现在这里上学。她回去想想能不能找机会去县城住,让孩子们去县城上学。

    县城的小学,她见过,是半砖半泥土的房子,那房子刚盖没多久,半新的房子,孩子在里面上学安全。

    张国新有些惊讶:“女娃子也来上学吗?”依誮

    村里大多数人不让女孩上学,夏苒不管别人,她自己家的女孩子是要上学的。

    “上面不是说了吗?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二妞和她哥哥都一样,都是我的孩子,两个孩子都上学。”

    夏苒说着,从衣兜里掏出六块钱递给张国新:“叔,你看看,这是两个孩子的学费,您买书的时候,辛苦您帮两个孩子都买了。”

    这时候课本是不能私人买卖的,都是村子里或者学校统一安排买。她把两个孩子的学费交了,孩子能早点看书认字。

    “买两套书呀?你家两个孩子,买一套书也行的。”

    这时候三块钱也不算是小钱,好多人家不舍得,有些人家有两个孙子差不多大,就买一套书。

    在张国新心里,夏苒家的两个孩子一起上学,买一套书也是可以的。

    “叔,您帮忙买两套书吧,两个孩子上学,一人一本书方便学习。”

    “那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