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举荣耀,化学强国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46章 报纸 相辅相成齐头并进(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堂堂户部尚书,亲自出来将他们领到一个偏厅。

    严素光简略介绍,钱晧用一双眯眯眼打量文靖安,颇为满意道:“那日在宫中便想结识文探花,失敬失敬。”

    文靖安回道:“不敢,钱大人贵为户部尚书肯纡尊见我,是我失敬才对。”

    钱晧:“不说这个。”又看了看陈崇章,说道:“原来你是文探花的表兄,怎么不早说?”

    陈崇章在户部就职也差不多一个月了,他又是交际达人,频繁参加户部的酒局,钱晧作为户部尚书自然认识他,听钱晧这么问,他回道:“部里的人都说钱大人公私分明,下官不好胡乱攀扯关系。”

    钱晧一摆手,说道:“什么叫胡乱攀扯,我们这是正经往来,联手为大盛谋福祉。”

    陈崇章赔笑道:“是是,下官眼界狭隘了。”

    严素光冷声道:“说正事。”

    钱晧那副笑容可掬的神态瞬间一收,那双眯眯眼透露出精光,先是命进来斟茶递水的小官退出去关好门,然后请文靖安等人落座,最后便没有客套话,而是直入主题了。

    “文探花,严公子在信中已经把你的来意说了,我只有一个意见。”

    “钱大人明示。”

    “我姑且相信你有办法提炼云州那边的矿盐,你说炼盐的利润户部拿三成,盐商拿七成,这点不妥。”

    文靖安:“???”

    不是户部拿五成,盐商拿五成么?怎么又变成三七分了?

    文靖安下意识看向严素光,她也学了林宁宴和萧慈祐的招数?

    严素光面无表情,仿佛什么都不知道。

    文靖安强压心中窃喜,也装作什么都不知道,问道:“钱大人可是觉得三七分成不妥?”

    钱晧道:“不!三七分成我很满意,东南那些大盐商还不到三七,只是照你这个说法,我们不成官商勾结了?办事得讲究名正言顺,你无缘无故把银子送到户部来,都察院那些御史不得天天堵我家门口?”

    文靖安一怔,说道:“是我欠缺考量,请钱大人赐教?”

    钱晧:“要是你们真有办法把云州的矿盐提炼成可食用的细盐,我专门请盐运司给你们开盐引,至于这个盐引的价格——”

    他压低了声音:“把那三成加进去便万事大吉!”

    盐引这个说法最早出现在宋朝,其实就是官府给盐商发放的销售食盐许可证,有了盐引贩卖食盐才合法,官府不会找麻烦。古人都知道盐铁之利,因此这盐引就是要花真金白银买的,价格则由官府决定。

    要不钱晧怎么能当户部尚书?人家做事就是滴水不漏。

    文靖安听了他的说法,拱手回道:“听钱大人一言,靖安醍醐灌顶,一切便依钱大人所言。”

    钱晧:“好!文探花是个爽快人——”清了清嗓子,当即以命令的语气道:“陈崇章!”

    陈崇章起立听命:“下官在。”

    钱晧:“云州炼盐厂事宜本官便交由你去筹办,另外部里会派几个人供你差遣,工部那边我知会一声,若有需要,你自行跟他们接洽。云州贫苦,海盐难以送达,如能建成盐厂,那就是造福云州百姓,增加朝廷税收的大事,本官会亲自上奏给你表功!”

    陈崇章激动道:“下官绝不负钱大人重托,不负圣上恩典!”

    钱晧转而问文靖安:“文探花,还有什么需要本官补充的?”

    这句话当然不是跟文靖安说的,他堂堂户部尚书,再随和也用不着跟文靖安如此客气,他表面跟文靖安说话,实际是在问严素光的意见。

    严素光果然回道:“有劳钱大人。”

    钱晧干咳了一声,用眼神给陈崇章示意,文靖安也注意到了钱晧挤眉弄眼,但他一时间无法解读钱晧到底是什么意思,倒是陈崇章在这方面机灵,一下就弄懂了里边的门道,赶紧压低声音道:“下官明白,盐厂一旦办成,严公子和钱大人那份不会少。”

    文靖安:“……”

    他是极度反感这种私相授受的形式的,但目前这种条件下,求人办事不可能尽善尽美,他自己做到无愧于心就行了,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接受了这种潜规则。

    如此,盐厂这件事也顺利谈下来了,与钱晧道别之后,陈崇章将他和严素光送出户部大门,陈崇章重新返回户部开始着手筹办盐厂事宜,他和严素光便一起返回各自的官署,两人边走边谈。

    文靖安:“这次多谢素光兄出手相助,我们欠你一个天大的人情。”

    严素光道:“你别误会,我只是觉得这件事对大盛有利,我是帮朝廷出力,不是帮你谋私。”

    文靖安笑道:“哈哈,不管怎么说,我都会记着素光兄这份人情。”

    严素光:“还有事吗?”

    文靖安正愁不知道怎么开口,既然她这么问了,干脆直言道:“倒还有一件。”

    严素光:“……”

    她的神情明显是在说:你还真不客气!

    文靖安道:“跟素光兄我就不客气了。”

    严素光:“那你还真不客气。”

    文靖安:“……”

    严素光:“有话直说。”

    文靖安:“我们现在做的这些事只是我们这个小圈子的人在出力,真要实现我们构想的工业社会,我们需要更多有识之士参与进来,上至朝堂高庙,下到市井江湖,我们要把我们的理念告诉天下人,我们要发动百姓,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

    严素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