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抉择 阿音隐约懂了该如何抉择。(第1/4页)
冬日积雪深重, 皇帝于年前在养心殿中驾崩。一时举国哀恸,但或许是皇帝这场病拖的时间过长,以至于朝臣们心中早已做好准备, 如今皇帝驾崩,被立为储君的靖王继位本是理所应当, 可谁也没想到,赵承誉居然翻脸拒绝, 不肯改元登基。
皇帝的丧事自然有专门负责的人操办,蒋皇后得知赵承誉不肯登基之事,在凤鸣宫发了好一通怒火。只是赵承誉心性使然, 蒋皇后在他面前怒斥大骂, 他依旧能面不改色地悠悠品茶。
就在朝臣焦灼帝位时, 纪大将军携着赵承誉贴身随侍庆云, 一路将先誉王后人、小世子赵恒护送入了皇宫。当夜赵承誉在朝臣逼压下, 将当年过往详细叙述了一遍,还将赵恒手中的先帝遗诏拿了出来。
证据充分,再加上赵承誉本就是个不受人管教的性子, 他亲口所言自己不配执掌大权, 一时间朝中闹得沸沸扬扬。
可无奈扶持赵恒的,不仅只有赵承誉一人,纪家、宋家、甄家, 以及从始至终都站立在赵承誉这一边的宁家。眼看着从前始终保持中立的几位重臣纷纷偏颇赵恒,一群皇帝养的走狗只得打落牙齿和血吞, 不敢再多说什么。
开春三月,万物生长的季节,新帝赵恒登基,改元号为景明。
加封赵承誉为嘉靖王, 一人之下,位比摄政王,纪大将军执掌虎符辅佐新帝。不知怎么在赵承誉诱惑下妥协退让的蒋皇后为太后,在赵承誉的建议之下,新帝追封已故先誉王为孝仁帝,又彻底揭下了林氏一族身上的罪名。
起初站先帝一派的朝臣还有些许不满,但赵承誉大刀阔斧,一言不发就查出罪名将人连根拔起。次数多了,朝中就发现赵承誉大抵是真的于皇位无意,无人再敢生事端。
但也有人私下议论,说新帝眼下才刚满九岁,赵承誉这是借口扶持,实际养着傀儡呢。
这些话传入赵承誉耳中,他只是轻飘飘一笑,并未放在心上。
这日在慈宁宫,赵承誉坐在蒋太后对面,笑着问道:“母后近日身子如何?搬进慈宁宫后儿臣还没入宫看过您,今日瞧着倒是不错。”
蒋太后嗤笑,没什么好脸色道:“若是你当皇帝,哀家恐怕能更好一些。”
“谁当皇帝不都一样吗,母后都是太后。”赵承誉扬了扬唇,上半身往后靠去,“赵恒的生母早早过了世,也没有外戚,那孩子乖巧听话,日后必定会孝顺。母后在担心什么?”
蒋太后抿着唇,显然是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样子。她想到新帝尚未登基之前,赵承誉说的那番话,此时都还有些心口发凉。
那日赵承誉等她发完火后,才道:“母后一心为了蒋家,儿臣自然知晓。可若是儿臣上位,眼中绝对容不得外戚干政,蒋家插手儿臣的江山,日后说不准惹得我一个不耐,蒋家自此倒台也是有可能的。”
“但新帝登基就不同了,蒋家到底是儿臣的外祖家,新帝亲近儿臣,怎么也得给一个面子。”
“母后您觉得呢。”
当日这番话唬的蒋太后一愣一愣,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应允下来的。等到再回过神,就已经是新帝赵恒登基了,可是这几日,蒋家处处被限制,蒋太后难免怒火。
她紧抿着唇角,收敛起思绪看着赵承誉:“那你为何要针对你舅舅?”
“针对?儿臣从来没有故意针对过任何人。”赵承誉的指尖轻轻在桌面敲着,嗓音带着笑:“母后难道真的不知道舅舅为何被贬职吗?”
蒋太后愣了愣,赵承誉眼神漠然:“私吞粮银暂且不说,母后就真的不知道舅舅新纳的那房小妾是什么来路?本朝向来明令禁止朝中大臣私交过甚,怎么,我赵承誉的舅舅就能不守律例了?”
闻言,蒋太后的后背出了一层薄薄的冷汗。
她当然知道赵承誉说的是真的,只是没想过他居然察觉的这样快。
等不到蒋太后再开口,赵承誉才缓了缓语气,温声道:“不过母后也不必过于担心蒋家,如今正处于风头浪尖上,被贬职也实属正常。等日后一切走上轨迹,舅舅好生办事,陛下总会将他提拔回来的。”
蒋太后迟疑:“你说的是真的?”
“自然。”赵承誉低垂着眼睑漫不经心道:“儿臣什么时候骗过您。”
蒋太后闻言轻哼,低声道:“你什么时候遵守过承诺,当初还说这皇位绝不会让给别人,如今不还是骗了哀家。既然皇位已经拱手相让,那你就赶紧成婚,此事不能再拖。”
“母后莫不是忘记了,彼时我应允的,是皇位绝不会落在楚王母子手中。”赵承誉察觉待的时间过长了,起身掸了掸衣袖,“至于婚事,儿臣自然是有打算的,母后不必操心。”
蒋太后眼睁睁地看着赵承誉离开,气得砸了茶盏。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远在南边驻守的甄家二哥也得了诏令回京述职,连着带回来的,还有因在军中表现突出被甄家二哥提拔为副手的阿野。如今林氏一族已然不再是谋逆罪臣,阿野终于也能以林殊后人的身份归来。
得知这个消息,阿音很是高兴。
纪懿淮忍不住打趣道:“你与阿野之间的感情好,但这事情总归是王爷一手帮忙翻案的,若是有时间还是得去谢谢他。”
脑海中浮现出赵承誉皱眉拈酸吃醋的模样,阿音忍不住撇了下嘴,失笑:“我知道了。”
“妹妹,你与王爷最近是什么情况?”纪懿淮打探道,“瞧着你对他的确是不太一样,昔日就算是对着宋延年,也没有时时刻刻都这么好的心情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