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偏执王爷的火葬场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6章 谣言 时隔一个半月,来给你送花。……(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别说了。”阿音艰难地低头阻止了他,低声喃喃:“别再说了。”

    赵承誉放在被面上的手蜷缩,他好想去摸摸阿音的脑袋,只是可惜他不敢:“这些话原本是上辈子就该告诉你的,只是怪我没能长一张会说话的嘴。”

    “如今该说的我都说了,阿音,我不会再瞒着你了。”

    阿音转过身又盛了碗汤,指尖刮过眼底摇摇欲坠的泪,吸了吸鼻子:“再喝点吧。”

    自从那场梦醒来后,阿音就发现自己的情绪是越发难以控制了。看着赵承誉垂眼喝汤的模样,她的脑海中无端浮现出,被人算计着得知真相后的赵承誉。

    应该是无措不敢相信的吧,疼爱他的父母又怎么会只是因为他能救赵承钺而疼爱他呢。但事实又好像是如此,皇帝因为丧子后对赵承誉突然的亲近,又因为那些流言,而将怨气怒火转移到了本就感情尽失的蒋皇后所出的小儿子身上,冷冷淡淡,不再多留意他一眼。

    真心喜爱他的兄姐前后离去,自那以后,他身边的人都带着各种各样的阴谋算计。赵承誉踉踉跄跄的独自摸索着长大,前半生为亲人,后半生为阿音。

    离开王府前,阿音倾身拥住了浑身僵硬的赵承誉,柔软的小手拍拍他的脊背:“未来的日子都会好的。”

    赵承誉眨了眨眼睛,湿气涌入眼眶,轻轻嗯了一声。

    今年的秋狩因为皇帝的病重而搁置,十月底,随着秋日尾巴的凉意袭来,京中也开始莫名传起当年先誉王通敌一案的谣言。有人说是皇帝下狠手,与大燕设局陷害,有人说是先帝不喜誉王的本事越过他从而动手,只是前者说的有鼻子有眼,大部分人慢慢都开始相信了这一说法。

    消息传入养心殿,蒋皇后气得摔了折子,皇帝侧着头,面容扭曲磕绊道:“是谁……污蔑朕,是谁?”

    蒋皇后这些日子伺候的脾气暴躁,若不是他还吊着一口气,如今赵承誉又一直没有入宫,靖王府围的跟铁桶一样探不出消息,否则她根本不想过来。

    “陛下息怒。”蒋皇后敷衍道。

    皇帝的眼珠子慢悠悠地转向她,艰难出声:“去给朕……查、查清楚。”

    “您还是歇着吧。”蒋皇后气闷,拂袖而去。

    眼前的皇帝哪里还是从前那个指点江山的男人,蒋皇后最初的情.爱也早已被他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消磨得一干二净。如今伺候他,在蒋皇后心中还不如去多问问儿子的下落。

    出了养心殿,蒋皇后当即便撞上了数月未见的赵承誉。

    她眼眶一红迎了上去,上下打量着问道:“子叙,你可算是出现了。这些日子你都去哪儿了,是不是身子不舒服?还是遇上了什么事情,母后都快要急死了。”

    赵承誉神色淡淡地瞥过她,笑了笑:“是有点事情忙。”

    “你没事就好。”蒋皇后松了口气。

    她看着赵承誉的架势,应当是要去养心殿看望皇帝,于是赶紧说道:“你父皇这些日子怕是不大好了,你快去看看他吧。日后若无事多进宫来,别四处瞎跑。”

    赵承誉应下,越过蒋皇后进了养心殿。

    内殿只有盛公公在旁边伺候着,瞧见赵承誉进来,他当即揉了揉眼睛不可置信道:“靖王殿下?陛下,靖王殿下来了。”

    闻言,皇帝的上半身格外费劲儿地朝外头转来,看见赵承誉时亮了眼睛,耷拉在床边的手小幅度的敲打着床沿:“子叙……好、好孩子。”

    赵承誉躬身行了礼,快步行至皇帝床前:“父皇如何了?”

    “一切都好,太医说得慢慢调养着。”盛公公道。

    赵承誉颔首,半蹲下去握着皇帝的手指道:“前些天儿臣受了重伤,没能入宫侍疾,还请父皇见谅。这些日子城里头的那些谣言,父皇不必放在心上,儿臣都会查清楚的。”

    这些天丽妃虽然时常带着十三皇子前来养心殿探望,可到底是尚未满周岁的小孩子,不会说话,瞧着皇帝这副模样还被吓得直哭。皇帝心烦意乱,愈发怀念起昏迷中的赵承誉来。

    眼下被言语安慰着,皇帝格外受用。

    赵承誉又陪着他说了会儿话,伺候着皇帝喝完药睡下,而后随着盛公公离开了养心殿。

    两人站在殿外,赵承誉垂眼掸着衣袖:“本王想听你一句实话,父皇到底如何了?”

    “近日太医给陛下施针,只是并没有什么用处,昨日听院正说起,现下只怕是该准备了。”盛公公大抵是怕被旁人听见,这话说的轻,几乎是压在赵承誉耳边给提醒的。

    赵承誉倒没有别的吩咐,沉默片刻交代道:“父皇向来勤于政务,京中最近的风向,想必父皇是想要时刻留意的。公公若是闲来无事,便多同父皇说一说,免得错过了什么。”

    最近城中这些风言风语已经将皇帝气个半死,再来点别的什么,皇帝这破烂身子定然是撑不住了。只是赵承誉的叮咛,盛公公自然还是得放在心上。

    送走赵承誉后,盛公公抬头看了看天。

    旁边的小太监凑近学着他的动作:“怎么了师父?”

    “要变天了,最近都警醒着点儿吧。”盛公公摇头轻叹。

    那日赵承誉从宫里头出来,京城的那些风言风语逐渐散却开,只是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不知何处来的戏班子日日在城里唱戏。那戏曲明说也看不出什么,可但凡细品就能察觉出,话本子里所唱的尽数都是有关先誉王案情的,细思极恐。

    谣言如同滚雪球,这下已经不只是民间传闻了,就连那些高门贵族里也都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