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有喜 他在窗户外面待的那半个时辰。……(第2/4页)
阿音回头笑着打断她:“阿娘……”
“你听我说完。”温氏拍拍她的手背,“姑娘家不沉迷情.爱是好的,但你表哥这样的男子,日后也能试试将他当成一个依靠。你遇见什么事,他都能为你解决好,是个好郎君。”
阿音点头:“我明白的。”
同温氏这样交了底,阿音心里头也清楚,自己的婚事大抵是板上钉钉了。只等到几个月后她及笄,若是那个时候没有任何差错,交换庚帖合八字,下聘礼,十里红妆明媒正娶,她便是宋家人了。
这一切都安排的极为妥帖,纪家与宋家始终来往密切,这些时日走得近倒也无人察觉。
冬去春来,京城里的贵女们褪下了冬装,换上了鲜艳的薄裙。
转眼到了两国使臣离京的日子,皇帝的病始终没好,三月底又因着风寒加重了些许。只是这几个月,皇帝好好将养着无碍,蒋皇后的母家却出了事。
蒋丞相身子一直不大行,这些年来蒋家子弟东奔西走四处请神医治病,但到底是上了年纪,再好的药也只能吊着一口气。直到四月中旬,在某个春暖花开的午夜于梦中过世。
蒋家上下悲痛万分,蒋皇后得知此噩耗在凤鸣宫里晕了醒醒了晕,赵承誉受命为外祖父操劳后事,一时间瘦削不少。两国使臣于三日后离京,他无暇顾及,送客的事情便落在了纪大将军的肩上。
丞相出殡这日,赵承誉亲自扶棺。
于他而言,幼年时蒋丞相的确是个很好的外祖父,但前世在阿音死后他得知真相,就知晓除了阿音没有人是真心爱他。如今距离得知自己身世已经过去几十年了,赵承誉对蒋丞相的死,就好比陌生人。
送走蒋丞相,赵承誉入宫看望了蒋皇后。
皇后这半年来连受打击,身子骨已经变得脆弱不堪。赵承誉看着她那双失了光彩的眸子,盛着汤药送到蒋皇后嘴边:“喝药吧,喝了身子才会好起来。”
“连你也觉得,你外祖父是病入膏肓过世的吗?”蒋皇后偏过头,避开那勺药。
赵承誉这些日子疲乏不已,见状也只是收回勺子,反问道:“难道不是吗?外祖父身子骨不好,能被汤药吊着活到现在已是老天庇佑。”
蒋皇后嗤笑:“可太医前几日才来回禀,说你外祖父身子好转了。”
“庸医的话母后也信?”赵承誉淡淡抬眸,凉薄一片。
蒋皇后粗重地大口喘着气,她用力攥着拳头,咬牙切齿:“你外祖父死了,蒋家便没了靠山。赵承誉,你如何斗得过老奸巨猾的郁氏一族。”
赵承誉沉默片刻,缓声道:“儿臣说过了,母后只需安心养病,其他的事情儿臣都会办好。”
将药碗交给伺候蒋皇后的嬷嬷,站起身掸了掸衣袖,垂眸看着她道:“母后好好养病,过些时日儿臣再来看您。如今蒋家式微,郁氏一族定会猖狂起来,母后在后宫也要小心。”
“你就没想过这些日子的事情都是被人算计着的吗?”蒋皇后嘶吼出声,她看着赵承誉不甚在意的转身离开,颤抖着嗓音道:“从大昭寺走水,陛下重病,你外祖父过世……你没想过这都是在针对谁?”
殿内一片安静,除却蒋皇后的喘息声,回应她的只有赵承誉毫无留恋的关门声。
离开凤鸣宫,赵承誉站在长廊下闭了闭眼。
他揉着胀痛的太阳穴,另只手轻轻捏着指骨发出“咯噔”的声响。
蒋皇后的那些话赵承誉当然都知晓,从大昭寺开始,一切好似就没有再走前世轨迹。蒋丞相按理来说,不该是在这年的四月离世,可因为赵承誉改变了太多的事情,于是这一切都变得并不会令人诧异了。
而另外一个同样拥有记忆的,大抵是并不想掺和到这些事情里来的。
哪怕她发觉了,也只是会诧异片刻,随后抛至脑后。
这样也好,不插手,她就不会有危险。
想到阿音,赵承誉往旁边走了两步靠着柱子。生辰那晚过后,赵承誉就再没跟阿音见过面,纵然是去找她,也都只是每两日晨间送花的时候,他悄悄在窗户外面待的那半个时辰。
然而就算是那半个时辰什么都不做,也能让赵承誉一整日的心情都好起来。
“殿下,大理寺那边有动静了。”庆云低声道。
赵承誉睁开了眼,侧目瞧着他:“赵承衍的人又去找巫医了?”
庆云摇头:“这回楚王亲自去了一趟,在里头待了好一阵子才出来。蒋丞相已经死了,他们接下来还能做什么,总不能真是郁氏要造反吧?”
“这些都不好说。”赵承誉眼眸低垂着往宫外走,忽然想到赵承衍自以为缜密的计划其实他都知道,便忍不住嗤笑:“他以为与巫医合谋害死外祖父,本王就会动怒了?简直不知所谓。”
庆云跟在他脚步后,思索道:“殿下认为什么时候才能钓出巫医背后的主使人?”
赵承誉淡淡道:“应当就快了。”
从赵承衍的人第一次去牢狱寻到巫医,赵承誉就拿捏在了手中。包括那之后赵承衍如何想要与巫医合作,巫医同意后又是如何为赵承衍出谋划策,直到害死蒋丞相,这些赵承誉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日后若是要扶持誉王后人上位,那朝堂之上强有力的对手都须得除掉。
于赵承誉而言,蒋丞相首当其冲。
只是蒋丞相是他的外祖父,虽说血亲之于浓,但赵承誉也丝毫没有心慈手软。毕竟还是蒋家人教会了他,皇权之上没有亲情。
至于巫医背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