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生辰 阿音的双手下意识朝宋延年腰身环……(第2/3页)
纪懿淮添了一盏茶水,喃喃:“那药师身边的那人与屈诀可有什么关系?”
“这不好说。”纪大将军摇头,“当年太过混乱,而且时间太久远,如今想要追溯也无处可寻。”
纪懿淮似懂非懂的点头,随后看向赵承誉:“殿下说那男子消失了很长时间,可知从何时没了踪迹的?若是近期的话,或许派人查一查还能有些线索。”
“这个怕是不大可能。”赵承誉道,“不瞒你说,那人已经消失七年之久了。”
纪懿淮面色讪讪:“那的确是有些久远了。”
等到送走纪家两位将军后,赵承誉坐在棋盘前收着棋子,庆云从外头走进来,垂首站在旁边:“回禀殿下,巫医今日又在狱中自杀了,只不过被狱卒发现的早,救了下来。”
赵承誉淡淡的嗯了声:“本王没让他与苏墨茵一道去死,不过是因为想再看看他背后到底还有何人。好好养着他,等时间再久一些总会忍不住招了的。”
庆云低头,只觉得自家主子这心理战术愈发厉害了。
赵承誉十八岁生辰在二月初一,正好是今年花朝节的前一日,因为皇帝重病未愈,蒋皇后提前知会了他不允许大办特办。而赵承誉本身也没想如何操办,便只提前两日请了几位好友来府上喝酒。
至于生辰那日,他只邀请了阿音来,为了避嫌,还思索着要不要将纪慕清与纪懿淮也捎带上。
收到帖子时,阿音正靠在贵妃榻上修剪着花瓶里的红梅。
好像是从今年初一开始,阿音每隔两日早晨,都能在窗户边沿看见一捧格外鲜艳的红梅。久而久之,阿音便已经成了习惯,至于是何人送来的,她也不大想去思索。
画眉将帖子递来,阿音只随意瞥了眼便放在了旁边。
午饭过后,外头阳光正好,阿音带着画眉前去了纪慕云的院子。出门前,她特意吩咐了两个婢女等她走后,洒扫完将窗户打开吹吹风。
纪慕云的院子稍微靠边一些,她这人喜静,又在病中需要休养。
阿音从花园里绕了圈,消食的过程中,忽然听见两个经过的丫鬟低声说着什么。她本意是不喜欢偷听墙角的,毕竟前世给自己留下的阴影过大,若不是那次雨天撞破,阿音或许还傻傻蒙在鼓里。
于是如今她就会刻意避免,可谁知那两个丫鬟竟直挑与阿音有关的聊。
“听说今儿个宋国公家的夫人又上门了?”
“我听前院的姐姐说,好像是为了咱们二姑娘的婚事。”丫鬟低低笑着,语气中包含着的都是善意的打趣,“二姑娘这才回府没多久,三夫人必定不会同意的。”
“那可说不准,宋家小公爷翻过年都十九了。两人从小娃娃亲,又是门当户对,哪里找的这么好的亲事啊。”
“你这话说的有几分道理,但是吧……”
两个丫鬟边说边走远了,阿音听的好笑,回眸问画眉:“阿娘如今已经开始说亲事儿?”
“兴许是吧。”
画眉托着阿音的手,“姑娘的事情老爷夫人定会仔细思考的。”
阿音轻描淡写的嗯了一声,其实对于这门婚事,或许是一早就有了定数,所以并没有过多的诧异。这些日子的接触下,宋延年性子与人品各方面都有了解,不泛为好丈夫。
若父母应允,相伴一生自然是好的,但若说心动谈不上,更遑论喜欢或爱意。
“姑娘会嫁给小公爷吗?”
冬天的尾巴还有些冷,阿音被风扑了满脸,她轻轻吸了下鼻子:“看如今形势,应当是会的吧。”
画眉帮她拢了拢披风的领子:“那姑娘喜欢小公爷吗?”
阿音笑了笑,没再说话。
她见过自己真正喜欢一个人的样子,堪称飞蛾扑火,燃烧自己。可惜这样的热情与精力都是有限的,阿音或许此生都无法再去这样热切的喜欢下一个。
“走吧,三妹妹该等急了。”阿音温声换了话题。
凉风吹过,花瓣跌落枝头飘走。
阿音裹着厚厚的披风,捧着手炉缓慢离开了花园。
前厅里,宋国公夫人果然是在说着两个孩子的亲事:“这些日子我也好好想了想,虽说音音刚回府没多久,但嫁进我们宋家以后,她还是能回来的。日后要是小两口愿意的话,看他们婚后住在哪儿,我和国公爷是绝对不会干预的。”
“你这人如何我还不知道吗,我只是舍不得她。”温氏握着国公夫人的手,轻叹道:“这些年我们找她是真的劳心劳力,如今找回来,我其实是不愿她嫁的这么早。”
国公夫人点头:“我明白。”
姊妹两个闲聊了一阵子,宋国公夫人道:“反正这不是还有小半年音音才及笄吗?这些时日就让他们两个小的慢慢相处着,等到时机成熟了再过明面,也让音音多陪陪你们。”
“你说的也是。”温氏拍了拍她的手,笑着提议道:“听说今年花朝节与二月二重合了,将花朝节改到初一了。到时候河上画舫热闹,叫延年陪音音去看看吧,先前音音应当还没见过。”
国公夫人轻笑着靠近:“我回去便告诉延年。”
两位长辈撺掇着,宋延年果真在初一那日约了阿音出门逛街。
头天晚上阿音忽然想起那日靖王府送来的帖子,她四下找了找,发现并不在桌子上。寻了婢女来问,才知道那日她们上楼打扫,风一吹将水杯打翻弄湿了那帖子,没办法就被扔掉了。
两人内心惶惶,阿音闻言挥挥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