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幼师系统帮我考科举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1章 颜县丞(二)(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颜县丞办公的屋子是大敞着的, 方便人进出和看里面是否有人。

    现下正是秋收刚刚结束,禹南道热得很,良田在冬日还能再种一季粮食, 等过几日秋忙彻底结束他们就得收粮,安排冬日的事宜。这是他最后几日清闲日子了,再过两三日他就要忙起来了。他和胡主簿关系好, 房间又大每当农忙的时候胡主簿就会过来同他在一处办公, 等清闲了再搬回县衙自己的屋子,

    这大晌午的吃了府里的晌食颜县丞就有些犯困, 正拿着一杯茶慢慢品着同胡主簿商量这冬种的事。

    等陈大山和陈二牛拐过府门内的小道,颜县丞就看到了他们父子。

    颜县丞看他们父子俩相互扶持慢慢往前走, 并不着急也没有进县衙的惶惶不安, 他这心中就有了些疑惑, 对这对父子的来历多了些兴趣。

    一直等他将这杯茶喝了个见底两人才走到门口。

    在门口陈二牛和陈大山便停了下来,陈二牛开口问:“小民是长山村属下的渔民,今日来办转为农籍的事,不知道哪位是颜县丞?”

    颜县丞眉头一挑, 这二人看着那么穷,大人衣裳还算齐整, 这小孩穿的灰褐色麻衣已经洗的发白了,真看不出来是能有余力转籍的。

    不光是颜县丞, 同在一处办公的胡主簿和几个文书也不由得抬起头上下打量二人。

    陈大山被看得很不好意思只是傻笑。

    “本官便是。”颜县丞招了招手让他们两人过来, 虽说根据本朝律例他管了这事, 实际上这几年也只出了三四个由旁的户籍转为农籍的。一般户籍等事都是教给主簿办的, 因着胡主簿也忍不住往他们这儿看。

    陈二牛扶着陈大山慢慢走了进去。

    当然是没有他们坐的地方了,陈二牛扶着陈大山微微弯了弯腰,他没想到这里有那么多官, 镇上小衙门的文书都自己一个房间,没想到县丞这样的大官还要和旁人在一处。

    “你们是渔户转为农籍?户籍可带了?我是这里的主簿能给你们马上查验。”这几日还算清闲每日的公文不到戌时就能看完,好容易有些有趣的事胡主簿就默默站起身凑了过来说。

    颜县丞瞪了他一眼,这个老货抢自己的话说。

    “主簿大人好,户籍自然是拿了。”陈二牛从怀里拿出他们一家的户籍递给他。

    胡主簿转手就交给了文书让他核验。

    他们靠的不算远颜县丞就看到了他手中那个帕子包成的包裹。看着上面绣得颇有野趣的小灰兔子更好奇了。他有点想要仔细看,颜县丞咳了两声说道:“这是你们要交的银钱?”

    “是的,是我和我爹换籍的银子,共六十两。”陈二牛伸出手,胡主簿抢先一步拿了过来。

    他对刺绣没什么喜好只是觉得奇怪,这一对父子连身上的衣裳都破烂,拿出来装银子的帕子上竟然有这么精致的绣品,别是户籍有什么问题吧?也不缺那种打家劫舍的人装作良民来换户籍的,不过那是本朝开朝的事了。

    颜县丞从胡主簿手中将包裹拿了过来,看了看直接问道:“这帕子倒是好看,你们买来的?”

    “回大人,这是我娘绣的。”陈二牛回道。

    “你娘还有这等手艺?”胡主簿更怀疑了。

    陈二牛不卑不亢地回答道:“我娘原是本地大户的丫鬟。”

    “哦,原来如此啊。”这事说来也是连年战乱各处都缺人口,这人又不是能当即生出来的,朝中不少措施就是为了增加户口增加人口。南边虽是世家管的多朝廷管的少,但政令下来大户也要做做样子,有些人家就分了不少隐藏起来的贱户出来。看来这人的娘当时就是分出去的人才能有这点本事。

    胡主簿手下的文书也上前来说:“县丞,主簿这户籍没有问题。我还需问问他们核对一下。”光看户籍是否为真可是不够的。

    “那你问吧。”胡主簿摆了摆手让他问。

    那文书就问陈二牛和陈大山家中都有什么人,姓名为何?家中长女嫁到何处,张家有多少人口家住长山村何处,再让他们说出几个村子的事,还问了些比较隐蔽不容易打听的事,比如渔户每年何时交赋税等等。有些问题甚至需要陈大山和陈二牛仔细地想才能勉强答出来。

    他这才低声说:“没什么问题,你们的户籍就落在长山村,地基等你找里长去分,你们办完户籍里长会再核查。”

    里长身上的事多了,组织劳役帮县城收粮食,记录每年有多少人出生计入户籍,记录田亩等等。

    平日里户籍相关完全可以让里长带着去镇上办就成,但是由旁的籍贯换成农籍或农籍转为贱籍不行,不过是要让这事难办些,该捕鱼的捕鱼,该种地的好好种地,需要交那么多钱也是如此。以前乱的很到处都是流民,现在则是住在一处一辈子不离开都有可能。

    一开始许多流民当然还是不愿如此,有些人懒得种地也不想交赋税就四处游荡为祸乡里,这种被抓到处置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送到官田种地,有的去南边开荒,离着北面近的州县更是有拉着人去北边矿场开矿的。

    就这么着十几年过去了,这渐渐都定下来了,已经很少有人会换户籍了。

    “是,我们明白了。”陈二牛回道。

    颜县丞听着没有什么问题了就说:“那你去做新的籍书吧。”他随手拆开那个小包袱,这六十两银子也不是个小数目,哪怕对于他这个俸禄不算低的八品官来说也不低,虽说现在朝中高薪养廉但也不会高到什么地方去,最多是让他们少盘剥下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