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高产粮种郭浃:亩产几千斤,我一定是……(第3/4页)
别人一亩地收个五六十斤,多点的100斤,可你们倒好,直接翻几倍不说,现在居然冒出一个能亩产几千斤的东西?怕不是疯了吧?!
杨曹两人完全沉浸在获得高产粮种的快乐中,根本没注意到边上还有两个石化掉的人。
“这样的种子有多少?”
“三千斤。不对,换算成你们这儿的,应该是六千斤。”
杨瑛十分兴奋地道:“一亩地大概要用十斤左右的种子。待明年四五月份,我们就能播种了。玉米生长周期短,是70-85天就能收获。等明年收获一波玉米后,我们就有种子可以向全州郡推广了……”
杨瑛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玉米可以做菜,可以当粮食,将玉米晒干,磨成玉米粉,便能做窝窝头吃。若是加点小麦粉,那会更软和,非常好吃。有了这个,只要我们努力几年,天下百姓就不怕没粮吃了!”
天下……
郭浃心里颤了颤。
被这两字震撼到了!
都在说天下,可世人嘴里的天下只是壮大地盘。可杨瑛嘴里的天下却是让所有人吃饱肚子,这人……
当真是赤子之心,不负高人教导啊!
他慢慢回过神,凑上前去看。见那种子的确如玉般,忍不住道:“玉贞姑娘,这个产量当真那么高?”
“嗯。”
杨瑛道:“我山里老家那边许多人种这个,不过我们那儿吃汤饼和稻米比较多,这个只作为菜品、辅助粮来吃。种这个的目的主要是当作饲料,人吃的相对来说还是少。”
郭浃直接傻眼了。
你们那山里到底是有多富?这好的东西给牲口吃?只当作辅粮来吃?活久见!他长这么大,还是*头次听到“辅助粮”这三个字!粮食还分主要的和次要的?
“那你们山里小麦和稻米能产多少一亩啊?”
戏志凑了上来,十分好奇地道:“按你这说法,那你们的主粮产量应该很高,不然如何能这般吃?”
“哦,我们稻米亩产量不如这个,平均产量在750斤左右,也就是你们的1500斤。其实这样说很不准确,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我只知道,用你们这儿的度量衡来计算的话,低产田亩产在1200斤左右;中产田2000斤左右,高产的大概能达到4000斤……嗳?嗳?奉孝,奉孝,你怎么了?”
郭浃在自己面前瘫软下去了。
翩翩佳公子的形象也随之轰然倒塌。只见他俊秀的脸上泛起了不正常的红,一双略显潋滟的桃花眼也泛了红。他咬着牙,道:“到底是哪里的高人能改良出如此神种?既有这样的神种在手为何不出世?玉贞,你可知这些年我们死了多少人吗?先帝在位时,我们在户的百姓约有五千万左右。可如今,只剩下了四千两百来万人了。若是有这神种,这些人就不用死了……”
杨瑛垂下眼,低低道:“山中人不知山外事……”
“上苍终还是怜悯我大昭百姓的。”
曹肃接话道:“这不是将玉贞送来了吗?她带了整个师门的学问下山,还带了不少东西过来,如今玉米降世,已是福气了。”
这话其实漏洞百出,但郭浃等人都是聪明人,自然不会去拆穿曹肃。他们又不是瞎子,那个骑行营的古怪哪里能看不出来?但这种事说透了可就没命了。
“主公说的对。”
戏志道:“如今神种已落入主公手中,只需时间修养,主公必能完成自己的抱负,平定天下!”
曹肃哈哈一笑,道:“这不光是曹某一人的抱负啊。我等能聚在一起,不全都是这个抱负吗?对了,小妹,我等可能要出兵兖州了。”
杨瑛抬头,眼里闪过一丝惊讶,“济北相鲍昕来请您了?”
郭浃又愣住了。
这个憨憨……
居然有这脑子?
难道真是大智若愚?或者故意装痴?
这到底怎么回事?戏志也是懵逼。
杨瑛不就是个有聪明却又不善谋略、不通人情的憨憨吗?他们都只是做推测,可她却能问得如此肯定,这真得是憨子吗?
“暂时还没有。”
曹肃摇头,“只是白巾死灰复燃,正在兖州青州一带闹得厉害。我本想主动出兵……”
他将郭浃等人的分析讲了一遍后道:“想不到小妹跟他们也是一样的看法,当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杨瑛想翻白眼。老曹,你这掩护打得也太生硬了。我都看出来了,郭浃戏志这样的大聪明能看不出来?
但老曹都这样说了,她也不能给老曹拖后腿,只得硬着头皮道:“这不是很明显的事吗?鲍昕与袁贞不睦,袁贞又抢了冀州。离着兖州最近的只有冀*州和陈留,他不去求袁贞便只能来求兄长,所以恭喜大兄了,这兖州青州必是要落入您手中了!”
“哈哈!”
曹肃十分安慰地大笑。
真是有长进了!
演得还挺像!
他摸着胡须,道:“所以攻城器械还需小妹费心,火器之类的得抓紧了。”
“放心吧。”
杨瑛道:“我会抓紧的。到时,定不会拖大兄后腿。”
一场“抢地盘”计划算是定下来了。计划定下来后,整个陈留便如上了发条的机器,迅速运转开来。
三日后,一群乡贤拖着牛车,送来了上百个工匠。杨瑛将这些工匠安排好,便一头扎进了水磨房的建造中。
小麦能收割了,这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