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靠电动车无敌古代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8章 .杨瑛的谋算曹义:大哥,我感觉你想多……(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孙谏带着儿子回去了。

    直到他离开,卫俊都未去找曹肃。

    他知道曹肃有本神书,那本书亦是杨瑛所赠。曹顺的暗示再明白不过,但他却不想那样做。

    作弊之事本就羞耻,再加之已答应杨瑛会忠于她一生,那这等撒谎欺瞒之事又怎能做呢?

    做不出不要紧,但绝不能欺骗她。

    那样不但是对她的羞辱,也是对自己的羞辱。

    卫俊将自己关在屋里,日夜研究,时不时出去走访,回来时杨瑛赠予的记录本上总会多出许多见闻心得来。

    他如此痴狂,让杨瑛很不是滋味。

    这搞的……

    自己就像电视剧的恶婆婆似的,在百般刁难儿子的女友。

    这感觉……难受的!

    心里憋得*难受,索性便寻了个借口,走访去了。

    卫俊要跟着,杨瑛不让。理由也很简单:好好琢磨你的发明物吧。

    卫俊心里甜滋滋的。

    玉贞,很急,他得更努力。

    杨瑛骑着车,出门去了。

    朝阳镇的试点成功表明集村并寨是可行的。现在她要再去走访走访,看看能不能说动陈留所有的农村进行并寨。这样做的好处太大了,不但可以将土地空出来进行农耕,还能建设起更好的防御,保护村民的生命。

    更重要的,人多力量大。人集中了,办起事来也方便。

    尝到了甜头的事自然不能停下脚步。这些日子她参考了大昭的烧砖工艺,觉得烧砖窑改一下,材料配比改下,完全可以烧出红砖。

    现在大昭所用的青砖的确是要比红砖好。但是烧制工艺太复杂,能耗高,产量还小,着实不大适合下一步的基建工程。

    所以,这红砖还是有必要搞出来的。以后修路、造墙、造房都用得到。关键,这样还能省下很多钱,用于做别的利民工程。

    而现在劳作基本靠手,所以若是能多弄几个朝阳镇,对于以后的发展来说也是极好的。朝阳镇既成功了,那么就能开始尝试尝试了。

    杨瑛这回去了很远的地方,找了各地乡民了解情况后,写下了一份十分详细的计划。各项迁移补助基本是比照朝阳镇来的,然后根据各村的情况再做适当调整。这些村民倒也配合。虽说消息闭塞,但毕竟杨瑛搞掉张家的事实在过于轰动,连带着集村并寨的事大家也就知道了。

    一些有脑子的村民也去朝阳镇瞧看过。见那儿的人过上了自己想都不敢想的日子后,其实早就心动了。但是有三老、啬夫挡在前,他们也不敢主动说。

    现在见杨瑛主动来询问了,自然是不会错过机会,将心里的想法都说了出来。然后暗示杨瑛,他们怕三老、啬夫。

    杨瑛笑笑,告诉这些村民想去的尽管来登记,至于那些啬夫、三老她会想办法搞定。

    杨瑛走了,很快,她去过的地方上的三老、啬夫就主动过来协商集村并寨的事。态度之好,让杨瑛以为自己遇上了一群大善人。

    各乡三老都极尽谄媚之言,恨不得将杨瑛捧上了天,纷纷拍着胸脯表示,支持集村并寨。只要乡民们过得好,当不当这小吏无所谓。

    人家既然这么有觉悟,杨瑛当然不能辜负他们的好意。立刻就将自己的计划书发下去,让这些三老去执行。

    一群三老拿着计划书回去,心里很纳闷:怎么每份计划书上的字都一模一样?这杨瑛难道真有什么法术不成?

    有法术的不是杨瑛,是曹肃。像活字印刷这样的东西曹老板怎么可能错过?纸都造出来来,印刷术能落下吗?这可是用来攻击世家,掌握舆论的好东西!

    曹老板打的主意杨瑛不是很懂,不过有了活字印刷后,的确办事方便多了。不*用一遍遍抄告示,只要印刷下就好了。

    至于木活字、泥活字容易损坏的毛病,那就只能等着以后慢慢再研究了。反正,就现在这技术搁在大昭,那是妥妥的大杀器!

    三老们回去了,很快便又来了,告诉杨瑛,他们准备好了,就等杨瑛一声令下迁移了。

    杨瑛笑着赏了这些人一人两颗玻璃珠,望着他们欢天喜地离去的模样,咧嘴笑了笑。

    狗系统虽然正经了许多,但不正经的时候还是有的。比如奖励她三十箱玻璃珠啥的。这玩意在后世都看不见小朋友玩了,不过拿到这时代那简直是堪比黄金的存在。用来骗骗这些三老啬夫,正合适不过。

    有钱能使鬼推磨。

    果然,花了“重金”打赏后,这些三老啬夫干起活来就上心多了。大概是觉得只要不跟杨瑛作对,积极配合,杨瑛也不会为难他们。不但不为难他们,还多有赏赐。这样的老板,谁不喜欢?权利虽没了,但只要金钱上的好处够够的,也一样值得“效忠”啊!

    他们招呼了乡民过来,帮着杨瑛挖排水沟,造房。为了能早点集村并寨,这些人可谓是不遗余力。不光让乡民做,自己也下场,干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于是,待小麦能收割时,几个新建的镇子基本就有了雏形了。这速度,堪称奇迹!于是,心情大好的玉贞姑娘立刻又打赏了几颗玻璃珠子,喜得那些啬夫三老纷纷表示,等农忙过后,立刻亲自带着乡民过来继续干活。

    反正需要动土的活都干好了,下面一些补充雕琢的事,放在冬天也能干。

    杨瑛见他们做事积极,便又赏了些东西。这回不是玻璃珠了。物以稀为贵,赏多了反倒让人觉得廉价。干脆,不正经系统奖励的无用之物还有许多,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