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冬与狮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 3 章节(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十里:“那就是这个理。”

    被他定性到沉默。沉默的妈妈抹着眼泪上菜,第一份碗筷给百里,而菜是这个鱼,饭是那个鱼,天生天养细说起来是能教穷人发疯的事情。

    千里:“我能……我还能做什么?”

    “你不能。”十里想了想,“自己活好。多大出息都回家。”

    现在千里真是没胆看他们,因为爸爸和妈妈一起在看百里,看进去就拔不出来,也不打算拔出来。

    千里:“我真想……我是说,地会有的,国家会分,房子也会有,我回来帮着盖。”

    十里全然不信地惨笑:“贱籍都没得的船民也给地?要阔气了呢。我还以为我穷得就剩儿子……”

    瞪着百里说这话,十里这真是在自戳心窝子,并且终于把自己戳哭了。妈妈哭是无声抹泪,十里是哀嚎,再一把连声音带眼泪鼻涕全抹掉。

    千里真希望死的是自己。

    十里:“……地和房子都不打紧的。可有个事,它真是个事。就剩俩了,你得顾着你弟。”

    千里就看老弟,万里慌忙把什么藏在背后,作无辜状。这货正是叛逆的年纪,只要回家就跟自闭症一样——除了那双贼眼溜溜不像。

    千里:“我顾他。我当然顾他。”

    十里:“活脱就是个找死的螃蟹,横着往人脚下撞。也揍人,可绝多不过他挨的揍。连望他好的人都被他得罪光了。你不顾他,他怕是活不到长出蟹黄。”

    只要能分忧,千里现在是真愿意把心都掏在桌上:“不懂事是吧?这么说,您风浪里活出来的明白,我跟老大……枪炮里找着的了然。还有,中国的仗快被我们打完了,他多是都赶不上——您明白我的意思?”

    明白,但十里因明白而沉默。百里还就在旁边呢。

    然后伍千里被妈妈用一把筷子狠狠打了,打得连叫痛的勇气都没有。

    同样是那把筷子,妈妈敲着碗边招呼百里:“百里,回家啦,吃饭啦。”

    父子俩对视一眼,按说该撇掉是男人就有的那些狂想,可千里撇不掉。

    千里:“爸,妈,百里和我,不是昨天才懂事,可我们今天才回来,图的是在爸妈老去、弟弟长大前,把不得不打的仗打完。现在打完啦。光看见老大,可你们看看老二呀,十年的仗,不还油光水滑一身好肉?!”

    他边说边撕掉了上衣,那个完好无损的背脊确是个能让爸妈犹豫的保证。而万里一手把着什么,两眼瞠然瞪着,他看的是正向:千里的正向纵横着枪痕和看似刀伤,实则出自弹片的划痕。一个迎头冲、阵前疯,背上哪来的伤痕?

    然后,“砰!”趁着千里跑神,万里早偷到了枪,并且都摸索半天了。现在被千里那身伤一吓,直接给扣了。

    确定了三位家人都没事,千里扑过去连下枪带揍:“屈大夫和咱爸妈就是把你喂得太饱了!”

    十里:“伍千里!”

    而妈妈目瞪口呆,一个仨男丁的家庭,自然不会是因为兄弟打架。千里看看自己胸腹的累累伤痕,真是好极了。

    然后十里一个耳刮子呼了过来。往好处想,爸爸的身体相当不错,这个耳刮子劲道十足。

    一七

    毛岸英骑车经过***,快到可以称为掠过。他整个人都似乎是站在脚踏板上的。

    到了一家服装店,取一件定制的衣服。而后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姿势,掠走。

    十八

    毛岸英骑到菊香书屋,自行车扔给了警卫,拿好刚取回来的衣服后,唤人:“思齐!思齐!”

    警卫有点诧异,因为毛岸英从来会打理好自己的一切,不会在父亲思考和工作的地方大声讲话,甚至不会把车骑到这里。

    毛岸英真的很赶。他先就走了,成婚刚一年的妻子刘思齐跟上,匆忙中收拾自己——今天得正式点。

    有些毛糙的匆忙一直到小径转弯才止住:毛泽东和彭德怀正在前院告别——那两位都是毛岸英的目标,他有些忐忑,以至站在他身边的刘思齐也有些忐忑。

    彭德怀:“……决心打赢,但也不怕打烂。戎马三十四年,我不跟你讲必胜这种唯心主义。”

    毛泽东:“再次建议,你把志愿军指挥部设在中国境内。”

    彭德怀:“打烂就是敌进我进,敌退我还进,用距离来扯平敌火力优势。绞成一团的烂战,我在后方怎么指挥?”

    那是实情。毛泽东也不再说服:“防空和防寒我们努力,可你也知道,一穷二白,多少人一件棉衣就是全部家当。”

    彭德怀怔忡了一下。这是两人都忧心忡忡的事,如果也曾想过忍让,这两防都是重要因素,后世说钢少(气多),实则所有要用的都少,少到近于零。

    彭德怀:“既然决定打,那就等不起了。”

    毛泽东也同意,诸事早就商议过了,他们只是在最后确证。他终于有暇看了眼儿子:毛岸英局促不安地平托着衣服,这种局促并不是因为父亲。

    毛岸英:“爸,这是思齐和我给您定做的大衣。”

    即使满腹心事,毛泽东也是高兴的:“很贵吧?”

    本该看着老朋友安享天伦之乐,可彭德怀不得不给打断了——因为毛岸英那双眼睛根本藏不住事,至少在他面前藏不住:“我先回饭店。”

    并不是赴朝,所以他和毛泽东也就是相互点点头,随意得很,不随意的是毛岸英。

    毛岸英急欲上前:“彭伯伯我送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