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中心小学的春游计划去竹溪村看看吧~……(第1/2页)
徐鹤走了,他的师弟师妹却留了下来。
五师妹名为张岚,九师弟名为牧声,他们俩日常除了主要修习的心法,也在炼器、培养灵植这方面小有造诣,因此才被选来到竹溪村。
人留下来了,竹笙立刻给他们安了个合作社技术部门的职位,算是把这个空壳部门拉了起来,之后又几次去探望,看看他们还有哪些地方生活不便。
张岚和牧声也住在山上。
之前竹笙的竹屋旁边,已经又修了一排竹屋,都是为之后可能招募的员工做准备。
经过这几个月的发展,竹溪村的格局都有些不一样了。
村子原本是四面环山,一条清澈的溪流从山涧中冲刷而出,在谷地渐渐由几条支流汇聚成竹溪,从低处的村落当中直接穿过去。
村子是有些松散地从山坡、山腰处一路向下散居到谷地,下面沿着竹溪两岸建了不少木质房子,有的都有百年历史了。山坡、山腰处则是点缀着零散独居的几户。
村落近处有好几个小山包,大家一直放任他们生长,没有经过开发,只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杂草。
但是现在,村口处直接开辟出一条路来,虽然环绕着山蜿蜒了一段,却能顺利地从村子中出去,向东北方的镇子延伸,从山顶上看下去就像是翠绿的林地上镶嵌了一条浅黄色的带子。
村落旁的左后方一个小山包前年才被竹笙承包下来,山顶上有一片竹林,下方一直快到村子的地方开辟了菜地,农人们在里面忙碌地穿梭耕作,翠绿一片。
右后方也有小山包,去年年末被承包下来的,如今已经修了水库,修了喷灌设施,冬季就种下的一片果树在开春后因土壤解冻,迅速生根发芽生长起来,乍一看树木还显得有些稀疏,但枝头上已经挂起粉色、白色的花苞。
正是四月份,山上气温稍低一点,种下的桃树、梨树花朵将开未开。
合作社新加入了不少人,竹笙重新规划了一下工作,调动一批人从菜地来到山坡上,负责这些果树的照料。
山下蔬菜地上从去年开始就陆陆续续搭建起了蔬菜大棚,从山上看下去也能看到一块块白色的地方。
除了蔬菜,竹溪村仍留出了一小部分地种植水稻,育种后插秧的嫩苗组成了一片青色,映衬着蔬菜地的白色、村落的棕色黑色、道路的黄色、溪流的纯澈透明、山上的翠绿和粉白……
春天的竹溪村,充满了生机勃勃的色彩。
每天在山上的竹屋中醒来,洗漱一番,往下面看过去时,看见这些色彩、看到那一块块被田埂划分得整整齐齐的土地,竹笙的心情就格外明媚起来。
这些改变,都是在她手下一点点发生的。
从第一次耕种,到承包了第一座小山,渐渐竹溪村通了路,到后来办起了合作社,将村子的土地连成片,统一规划各个地块上种什么……
那股成就感在看到这一切时油然而生。
春天的竹溪村太美啦。
竹笙乐了半天,换好衣服继续去合作社办公了。十一月她准备去参加农展会,今年如果在秋季能收获到更好的作物,拿去参展就更有信心了。网店经过这一个多月的尝试,也可以增加点儿产品了。今年村子里种了那么多蔬菜,总有不少味道挺好但是长得不好的,她准备拉几个村民做腌菜榨菜……
盘算盘算,还有好多事儿呢!
“竹溪村好不好玩儿啊?”
此时此刻,竹山镇中心小学内,不少孩子也在想这个问题。
去年秋末冬初播放的那挡综艺,让竹溪村出了一回名。
大家一说起来,你们看过那个节目没有,拍摄的村落就是我们镇子下面的哦!
其他小朋友顿时就会自豪得不得了。
要是有来自竹溪村,或是去过竹溪村的孩子,更是会被好多小朋友包围着追问:“竹溪村是不是真的有熊猫?”
“竹溪村的鱼真的可以用萝卜钓上来吗?”
“竹溪村的饭菜真的那么好吃吗?”
他们往往对于熊猫和鱼也是茫然的,但是蔬菜这个,他们可太自豪啦!
“我家种的就是竹溪菜!下周我带给你们尝尝!”
有些小朋友吃到后惊为天人,在家里撒泼打滚要吃好吃的,把家长都快烦死了,好在竹溪菜镇子上也有,并不难买。
不仅是这些小孩对竹溪村充满好奇,老师、学校的领导们又何尝不是呢?
好不容易附近有个出名的地方了,离他们竹山镇又近,不少人都偷摸着惦记上了。
每年春天和秋天,竹山镇的中小学都会陆陆续续开展春秋游。
去年竹溪村出名的时候,秋游已经过了,错过了机会。
但是现在可是春天,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时间,这时候的竹溪村一定很好看吧?
“校长,我们今年要不春游就去竹溪村?”
“竹溪村我们还没去过呢!”
“附近其他地方都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
对于学生们来说,春秋游是一年一次,年年不同。
对于老师们来说,天哪,在这里教书几十年,简直是无尽轮回,那些老地方不知道去了多少遍,烦都要烦死了。
好不容易有个新地方,绝对不能放过!
学生们也想去,老师们也想去,中心小学的校长想了想,摸着自己的秃头,对大家承诺道,“既然大家都想去,那我和那边联系一下,看看他们能不能接待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